APP下载

渭南名优特品种种质搜集和保护思路

2016-03-28张爱瑛尚花莉郭东伟

中国种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渭南种业种质

张爱瑛 尚花莉 郭东伟

(1陕西省渭南市种子管理站,714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712100)

渭南名优特品种种质搜集和保护思路

张爱瑛1尚花莉1郭东伟2

(1陕西省渭南市种子管理站,714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712100)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础,其健康发展以新品种培育改良为本源,取决于作物优良种质的有效利用。随着全球气候回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也因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而急剧减少,部分优良地方品种的生存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开展农作物优良种质资源的调查、搜集、保护和评价,将是今后现代种业高效发展的基石。本文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渭南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路,以期为进一步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种质资源;搜集挖掘;保护思路

渭南是传统农业大市,种业是农业发展的核心产业,种业的健康发展在于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其主要取决于宝贵种质资源的利用。随着全球气候回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以及种业发展方式的改变,渭南原有的一些优良地方品种几尽灭失,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也因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而急剧减少。开展地方名优品种的搜集和挖掘保护工作是摆在渭南种业发展面前的最大问题(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中,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是改良和选育农作物的基因来源)。

1 地方名优特色品种搜集挖掘保护的重要意义

1.1重要性种质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战略性基础资源,更是作物新品种改良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种质资源,作物育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地方名优特品种的挖掘保存和利用是当地作物育种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宝贵的种质资源,是生物种类丰富多彩的“基因库”,是人类应对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及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生命源”。优良的种质资源是一切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遗传物质基础。现代种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清晰的指明:谁占有了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选育品种的优势,也就具备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

1.2必要性渭南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之乡,是一些知名品种的原发地,具有丰富的种质多样性。挖掘本地固有的一些优良种质资源,采用有效的手段加以保护,为渭南种业的发展提供品种培育和作物改良的种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搜集,了解渭南长期农耕文明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地方农家种及优良种质资源,为进一步利用优良种质研发农作物新品种提供必要信息。大家都知道种质资源具有不可恢复性,一旦丢失几乎无法逆转,其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水平从大的方面讲是反映一个国家的育种水平,从小处说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快慢的风向标。

1.3意义一是通过搜集重在挖掘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特色种质新基因,突破性品种的选育往往与优良的种质资源的发现有关,农业生产上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品种的贡献。二是建立渭南名优特品种的基本性状、分布区域和评价指标;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异种质资源。三是利用多样化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中的优异特性,创制出一批突破性的新种质和新材料。四是为优良农家种的复兴和产业发展提供可靠参数,其具有科学研究层面上的理论意义,也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实际意义。

2 搜集和挖掘利用的现状

2.1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渭南地处关中东部,南邻秦岭山脉,北靠渭北黄土高原,201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约69.7万hm2,粮食总产量211万t,分别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16.6%和总产量的17.4%,粮食产量和面积均居全省11市(区)之首。因此,渭南是陕西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传统农业区,素有“陕西大粮仓、瓜菜之乡”的美誉。

2.2多样化地方特色品种渭南市从南到北依次经秦岭山地、关中灌区及渭北旱塬3种生态类型区,多样的气候类型以及长期的农耕驯化造就了这一地区丰富多样的作物类型,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地方特色种质和农家品种。如粮油方面有:华阴的华山新麦草、小冰麦;白水白子多穗玉米和野鸡红野生玉米;瓜菜方面有华山豹斑百合、华县赤水大葱、大荔沙苑的黄花菜、高明的高石脆瓜、富平的九眼莲菜等等。

2.3名优特品种濒临灭绝20世纪80年代在白水县山区发现有成片的多穗野生白子夏玉米,由于未加保护,现在也找不到踪迹了;以前享誉海内外的赤水小叶大葱(俗称水上漂,十里香),现在也基本失传;还有大荔的沙苑黄心红萝卜,以质脆、味甜、好看而出名;还有合阳黑池的红胜利红薯,曾在陕西西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等等。像这种知名有特色的品种还有很多很多,有些现在还有零星的种植,而有些产值太低、效益差,基本濒临灭绝。

2.4保护利用工作缺失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由于科研导向、经济导向、城镇化建设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重要的种质资源的调查及保护利用研究一直停滞不前,许多优良品种及农家特色品种的生产、生长、保护利用等相关工作几乎处于缺失状态,特别是一些特有野生种的原生地被破坏,更使名优特品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3 挖掘、搜集、保护、利用种质资源的具体做法

3.1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单位要高度重视抢救野生种质资源,尤其是地方名优特品种是目前我国育种界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当然也是国家种业战略转移的重要方面,更是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关键点。生产适销对路,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就需要既考虑产量,又考虑需求,所以品种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全国第3次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的机遇,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形成文件,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并号召全民参与收集,认真组织实施。

3.2成立种质资源搜集挖掘保护办公室地方政府要成立由农业局、种子站、科研所和农技推广中心等机构的农业专家组成的种质资源搜集挖掘保护办公室,主要负责对本地一些名优特农家品种,有优良性状的野生种进行性状、分布、环境的调查,并组织有关育种家对收集到的地方特色品种和野生近缘种通过简单科学的分析和必要的原生境保护种植,特别是对一些濒临灭绝的特色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它们。可有效地促进农家特色品种的科学种植和产业发展,也可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3.3制定地方种质资源搜集挖掘实施办法一是地方政府要树立对名优特农作物种质搜集和保护的认识,号召全民行动起来,广泛征集农作物地方名优特品种和野生种质材料。二是政府要把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追加种业专项资金投入。种质资源是国家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育种工作的前提和物质材料的基础,更是种业发展的基石,搞好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护工作是当务之急。三是通过政府力量,对由施工或开垦等因素造成的原生地破坏,政府规划好新的种植地,做好种质资源的异地搬迁等工作。四是对蓄意破坏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加大查处力度,形成自上而下的普遍保护意识。

3.4建立规范的搜集档案及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是对曾经在本市种植过的影响比较大的名优特种质的生长情况、生产现状、区域分布、种群数量、表观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科学分类,分门登记并及时整理,建立本市详细规范的种质资源档案。二是种质资源办公室可组织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方面的专家根据不同作物农艺、产量、品质、抗逆、抗病等方面性状,结合生物和分子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农艺性状鉴定和品质评价指标。

3.5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和信息共享机制2015年全国开展的种质资源大普查行动已经为地方种质资源的搜集开了好头,全社会对种质资源的共享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借助“互联网+种业”,实行全国地方统一联动,建立种质资源信息网和大数据平台,提供共享平台和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种质资源实物共享,为品种的改良和育种工作提供基础和支撑,让其真正发挥资源对人类的作用。

[1]李琼,陈业渊,刘建玲,等.中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思考.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1):2174-2179

[2]李一丁.种质资源国家惠益分享法律机制构建初探.中国种业,2016 (1):9-10

[3]佟屏亚.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成就.中国种业,2001(3):7-8

[4]陈新保.阳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与分析.中国种业,2016(2):32-33

2016-02-25)

郭东伟

猜你喜欢

渭南种业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三国渭南之战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