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宁蚕桑产业的兴衰和发展趋势

2016-03-25董瑞华

蚕桑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饲养量蚕种桑园

董瑞华

(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 嘉兴 314400)

海宁蚕桑产业的兴衰和发展趋势

董瑞华

(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 嘉兴 314400)

1 产业历史

海宁蚕桑产业历史悠久,至唐代已具一定规模,并把蚕丝作为贡品之一。宋室南迁,大批官兵南渡,将北方的先进经验带到江南,使海宁蚕桑有了较大发展。元末蚕桑生产遭受破坏。明代提倡种桑养蚕,至中叶已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副业,蚕桑产业的发展,使桑苗、桑叶、丝绸等产品的商品交易及缫丝、织绸等手工业生产随之加快。清初因战事影响,蚕桑受到一些损失,后经康熙、乾隆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使蚕桑产业又开始回升。鸦片战争后,生丝出口增加,农户养蚕采茧后大多缫丝出售,城镇出现了缫丝工厂,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至1911年全县桑园面积15533 hm2;养蚕农户6.2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86.7%;产茧2100 t。

1912~1924年海宁蚕桑产业逐步回升,1925年起发展加快,至1929年桑园面积达到历史最高峰,全县有桑园2333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4%;养蚕农户7.49万户,占总农户数89.0%;产茧5500 t。此后价格惨跌,蚕丝滞销,全县到处伐桑种粮。抗战爆发海宁沦陷后,日军为保障铁路安全,强令农民将沿线桑树砍伐殆尽,使海宁蚕桑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浙江省政府为恢复发展蚕桑产业,制订了《浙江省蚕业复兴实施计划》,但因蚕丝外销不振,所以除桑苗生产曾一度得到发展外,蚕桑产业未能明显恢复。至1949年桑园面积只剩11034 hm2,产茧1148 t,分别比抗战前高峰时期减少52.7%和79.1%。

2 新中国成立后产业的兴衰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茧丝绸一直是海宁工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茧款收入成为农户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农村历来有“蚕好用一年,粮好吃一年”的说法。因此,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茧丝绸产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种桑养蚕和丝绸加工业得到恢复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从桑苗繁育、蚕种制造、养蚕直至缫丝、织绸及服装加工的完整茧丝绸产业链。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效种养业发展迅速,加上工业经济蓬勃兴起,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务工经商转移,导致种桑养蚕比较效益和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全市蚕桑产业规模总量大幅减少,呈快速萎缩态势。

纵观60余年海宁蚕桑产业的兴衰历程,大致可分为6个时期:

2.1恢复发展期(1949~1960年)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为保证粮食生产任务,全县桑园面积按计划从1949年的11034 hm2,逐步减少至1960年的7189 hm2,但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县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量分别从1949年的9.51万张、1148 t,增加到1960年的37.03万张、2765 t。年均饲养蚕种17.99万张,年均产茧2497 t。其中蚕种饲养量巨幅增加,主要受1958~1960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瞎指挥、浮夸风”影响,提出“蚕吃百样叶,无叶保丰收”等口号,从上到下硬压任务、滥发蚕种所致。全县蚕种饲养量1958年比1957年增35.6%,1959年比1958年又增81.5%,但张产均不到10 kg。

2.2开始发展期(1961~1971年)

1961年全县饲养蚕种15.98万张,产茧1323 t,分别比1960年下降56.8%和52.2%,恢复至正常水平,随后逐年增加。各级政府为鼓励和扶持蚕桑产业发展,实行交售蚕茧奖励粮食、化肥、棉布等政策,并下拨钢材、木材、水泥、砖瓦等物资,用于蚕室等基础设施建设。1965年起增养早秋蚕,形成全年5期的养蚕布局。至1971年全县饲养蚕种18.33万张,产茧5109 t,分别比1961年增加14.7%和286.2%。该时期全县年均饲养蚕种15.07万张,年均产茧3447 t。

2.3稳定发展期(1972~1982年)

20世纪70年代起,各级政府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蚕桑技术部门在桑园建设上学习推广云龙大队经验,开展以“三增四改”(即增株、增拳、增条和改低产桑为高产桑、改稀植为密植、改靠天桑为旱涝保收桑、改劣种为“四大良种”)为主要内容的桑园改造。在养蚕技术上,全面普及以炕房育、塑料薄膜围台育等为主的集体小蚕共育,改良蔟具,应用防病消毒等新技术。该时期全县蚕桑生产年际间呈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年蚕种饲养量稳定在20~25万张,年均23.92万张,年均产茧7625 t。期间钱塘江公社云龙大队(现周王庙镇云龙村)成为当时全国蚕桑生产先进典型,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1978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受到国务院嘉奖。

2.4高速发展期(1983~1995年)

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90年代起以农桑系列为主的高产优质桑品种全面推广及小蚕两回育、大蚕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的逐步应用,不仅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而且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全市蚕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每年冬季农业主管部门下发文件,明确全市670 hm2改种桑指导性任务,市政府多次召开冬季改种桑现场会,推动全市桑园改造工作的开展。蚕种生产通过各级业务部门资金扶持,开辟原蚕生产基地,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实现了蚕种供应自给有余。同时,1987年开始的“蚕茧大战”,既导致蚕茧收购价格上涨,又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从而使该时期全市蚕种饲养量和产茧量分别以年均6.2%和4.5%的速度递增,年均饲养蚕种39.48万张,年均产茧12434 t。其中1985年全市蚕茧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达到10859 t。1992年全市饲养蚕种53.05万张,产茧16082 t,蚕种饲养量居历史之最,蚕茧产量创20世纪新高。

2.5震荡调整期(1996~2002年)

蚕桑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国内外茧丝绸市场供求关系失衡。1995年夏茧收购起茧价的大幅下跌,直接导致1996年全市蚕种饲养量比1995年减少27.7%,降至40万张以下。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发展,高效种养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务工经商转移,导致全市蚕桑产业进入震荡调整期。1999年起调整养蚕布局,取消早秋蚕饲养,全面实施“三秋改两秋”。21世纪初,全市结合大规模土地整治,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开展路渠配套、能灌能排的集中连片标准桑园建设,使优良桑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明显改善了桑园基础条件。在2000年茧价大幅回升的刺激下,2001年全市蚕茧产量达18007 t,创历史新高,当年起调整蚕品种结构,全面推广“秋种春养”。该时期全市年蚕种饲养量33~44万张,年际间震幅较大,年均饲养蚕种38.34万张,年均产茧14319 t。

2.6快速衰退期(2003~2015年)

大气氧化性OX(OX=O3+NO2)表征大气的氧化能力(安俊琳等,2007),同时可以很好地反映O3的化学生成潜势(Shiu et al.,2007)。OX区域贡献和局地贡献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区域背景O3的影响,一般是夏季最强。

随着茧价的波动下行,2003年全市蚕种饲养量降至30万张以下,比2002年减少25.6%。2006~2007年虽受茧丝市场行情短暂走高有所回升,但随着以水果、苗木、花卉、特种养殖等高效种养业的发展和茧丝市场行情的持续低迷,种桑养蚕比较效益日趋下降。同时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劳动工值和务工收入比例不断提高,从而导致全市有桑不养蚕农户逐年增加,产业规模总量急剧减少,开始步入快速衰退期。2009年起全市蚕种饲养量降至20万张以下,并以年均9.2%的速度递减。至2015年全市桑园面积4663 hm2,养蚕农户4.28万户,饲养蚕种10.01万张,产茧5001 t,分别比2003年减少26.9%、50.0%、63.7%和54.8%。蚕种饲养量和产茧量已分别倒退至1951年和1969年的水平。

3 产业衰退原因分析

市场与社会需求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比较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蚕桑产业基础不稳、动力不足、效益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导致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快速衰退。这既有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因素,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经济功能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产业自身劳动密集、技术进步滞后、生产规模受限等一时难以克服的弱点所致。

3.1人造纤维多样化,冲击天然纤维消费市场

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具有舒适、透气等特性,素有“人体第二肌肤”和“纤维皇后”之美誉,历来为朝廷贵族所享用。20世纪初开始,随着结实耐穿、易打理,且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人造纤维发展和产品的多样化,逐步挤占了天然纤维消费的市场份额。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纺织技术突飞猛进,通过生产工艺改进和仿真技术应用,使人造纤维一些特性媲美甚至超过天然纤维,仿丝、仿麻和仿毛等产品日新月异,导致蚕丝产品消费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近20多年来,除了蚕丝被消费量逐年扩大外,其余蚕丝产品已远离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视野。且作为一种小众纤维,全球年需求量很少,2002年真丝纤维占世界纤维总量不到0.15%。在需求决定价格的市场经济规律下,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品一旦失去市场承接,产业就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丝绸消费市场无法有效扩大和蚕丝色牢度差、易绉、难打理等缺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国内外茧丝绸市场行情的频繁波动和茧丝绸产业链各环节经济效益的不稳定,从而首先影响到经济发达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

3.2经济社会发展,导致产业转移或衰退消亡

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以及劳动力价值逐年上升,首当其冲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外蚕桑产业兴衰史无不证明这一点。日本蚕桑产业“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快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是日本蚕丝业的辉煌时期,被誉为该国的“功勋产业”。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而蚕桑产业则于70年代中期起进入衰退期,80年代起快速萎缩,进入90年代后已趋向消亡。全国桑园面积、养蚕农户和年产茧量分别从1990年5.95万hm2、5.21万户、2.49万t,下降到2000年的0.59万hm2、0.33万户、0.12万t。

本市原许村镇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以织机为主的家庭工业后,蚕桑产业快速衰退。全镇年蚕种饲养量和产茧量从1985年的7459张、253 t,下降到1995年的255张、9 t,到90年代末完全消亡。还有长安镇2000年蚕种饲养量和产茧量分别达4.08万张、1512 t,随着花卉、苗木和葡萄等高效产业的发展以及工业用地、工程建设等挤占桑园,到2015年仅剩7870张、403 t,16年间降幅分别达80.7%和73.3%。

3.3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区域内产业的更替

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他们拥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寻求市场销路好、比较效益高,且投入产出比和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的产业。90年代起政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和引导力度,使新兴高效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而费工费力、比较效益低的传统产业则逐年衰退直至消亡,产业更替加快,周期缩短。如本市的络麻产业,1952年种植面积达1542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2.3%,至80年代中期每年稳定在6700 hm2左右。1990年全市尚种植4394 hm2,但到2010年仅零星种植27 hm2。还有棉花产业与络麻如出一辙,下降速度均出乎意料,所以作为产业络麻、棉花在本市早已不复存在。而全市以苗木、水果、鲜切花和大棚蔬菜、特种养殖等为主的新兴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无到有,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至2015年全市有苗木3779 hm2、葡萄和南方梨等水果3052 hm2、鲜切花634 hm2,分别比2001年增长7.7倍、2.7倍和6.4倍。新发展的产业大量占用桑园地,因此,按近年来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蚕桑被其他产业所取代为期不远。

3.4技术进步缓慢,规模生产和市场消费受阻

蚕桑产业既是种植业,又是养殖业,生产期间用工量大而集中,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大,无论是水稻种植等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种养业,机械设施推广速度加快,科技贡献率和劳动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但蚕桑产业除桑、蚕品种更新较快外,在种桑养蚕机械设施等方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全过程目前尚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上,与其它农业产业在装备技术上存在明显差距,致使产业仍沿袭一直以来千家万户小规模的生产模式,难以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在丝绸印染后整理技术、产品设计、工艺装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丝绸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仍处于价值链末端。

3.5经济功能弱化,导致产业社会地位下降

茧丝绸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全市农业生产上经济作物种类很少,养殖业不发达,工业生产上能出口创汇的产品屈指可数,所以茧丝绸成为当时海宁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蚕桑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例最高年份达到近30%,丝绸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在25%以上。不仅种桑养蚕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丝绸成为全市出口创汇名符其实的拳头产品。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效益好、种类多的高效种养业的不断发展和以皮革、家纺、经编等为主的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以及作坊式家庭工业的大量涌现,使茧丝绸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逐年下降。2015年蚕桑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6.7%,丝绸企业产值和出口创汇额基本可忽略不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产业一旦对社会贡献度下降,经济功能弱化,则势必导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降低,从而影响到各级政府对产业的重视程度和财政资金扶持导向,也直接造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农业其他产业和工商业转移。

4 发展趋势和工作方向

4.1发展趋势

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衰退、转移或消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符合物质世界此消彼长的客观规律。新中国成立66年来,海宁蚕桑产业从发展到鼎盛,再到逐渐衰退,是我国东部蚕桑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国内外蚕桑主产区的兴衰史也充分证明,在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当一个产业比较效益低下、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技术进步滞后、社会经济功能和产品市场需求弱化、生产要素大量流出时,在一定区域内的衰退甚至消亡就不可避免。

海宁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15年GDP达700.23亿元,居全国百强县第29位,是嘉兴市唯一进前50名的县(市),在浙江省54个县级市中名列第8。且进入21世纪以来,全市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经营纯收入占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19.0%,下降到2014年的7.9%。这足以说明,随着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目前除从事高效种养业的规模大户外,农业已成为绝大多数农民家庭的附带产业,主要是一些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人员在坚持。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蚕茧价格与社会经济增长不同步,大大滞后于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大宗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工值的上涨幅度。因此,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产业在海宁必将逐步衰退,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4.2工作方向

面对蚕桑产业难以逆转的衰退趋势,我们今后的工作除了继续通过提高产业的组织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尽量延缓产业衰退速度外,重点要针对产业经济效益一时难以提高等问题,转变传统观念,在产业综合利用和社会、生态效益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是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改一直来以蚕丝生产为核心向多元化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一方面要在继续抓好蚕茧生产的同时,发动广大蚕农充分利用桑园和养蚕设施,发展桑枝食用菌和桑园养鸡、套种蔬菜等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到桑果生产饮料和酒;蚕蛹生产优质蛋白质、复合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和生物制药等;缫丝企业下脚料开发用于化妆品生产的丝素、丝肽等原料;桑枝条生产复合板材等蚕桑副产物的深度开发上,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是注重产业生态效益,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积极作用。种桑养蚕全过程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绿色生态型产业。家蚕对环境非常敏感,是空气质量的风向标;桑园在净化空气环境、保护水土流失上作用显著。特别在平原地区,桑园不仅是广大农户养蚕采茧的经济作物,而且其绿化功能短期内难以全面取代,在本市森林覆盖率18.8%中,桑园占11.5个百分点。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稳定我市蚕桑产业,既是改善全市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是弘扬蚕业文化,发展以蚕桑丝织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蚕桑丝绸近5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农耕社会留存至今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宝贵资源,目前仍具有可挖掘利用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省政府将蚕桑定义为历史经典产业。因此,要通过对当地传统丝织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和与产业相关历史遗址的修复保护,结合当前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以蚕桑民俗体验、丝织技艺展示、家蚕饲养示范和果桑采摘等为主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这样既可保护和弘扬古老的蚕桑丝织文化,又能通过产业链的延长,成为产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猜你喜欢

饲养量蚕种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全国各蚕桑产区饲养量、产茧量及推广品种10年间的变化
浅谈“桑园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