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2016-03-25

关键词:手机学习运动

刘 叶 茜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刘 叶 茜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国内大学生使用手机对个人的影响。通过描述性统计、列联分析、方差分析和参数估计等统计学方法对大学本科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九成以上学生使用手机,多用于休闲娱乐功能,用于学习、运动等方面的较少。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管理者急需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大学本科生正确使用手机。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学习;运动;生活

1引言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受到追捧,手机作为其中的代表产品,深受广大青年人的喜爱。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12月公布数据显示,国内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12.92亿,网民规模为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5.57亿。20~29岁中青年人群占手机网民的一半以上,达2.77亿人,且高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最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新鲜的电子产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欲望,在手机使用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本文通过了解手机使用的时间、地点、软件种类以及手机使用对运动、学习等方面的影响,针对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本科生在研究小组所在的全校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利用Excel、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结合文献综述法、调查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列联表分析、数据透视表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手机使用的利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合理化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健康地使用手机。

2统计分析

2015年6月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为94.60%。

由于理工类院校参与调查的男生人数明显多于女生人数,由此给调查结果带来了一定的误差。其中,男生291人,女生182人。一年级167人,二年级177人,三年级83人,四年级46人。

2.1描述性分析

问卷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上课是否使用手机”。这是关于本科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基本分析,旨在通过调研发现本科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情况,同时对比分析“关于何种课程使用手机”等问题,从而探究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是否需要建议学校对于这样的情况给予关注等。从调研的数据及折线图的走势可以分析出,居于“经常”和“偶尔”的频率几乎相近而且频率极高,分别占到178和180人,并且合数超过50%。据此可以推测大多数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十分频繁,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听课质量以及老师的授课效果。

其次,对于“联系人时是否尝试用手机代替面对面?”这项调查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字,一种是电话语音沟通。调查结果显示52.9%的学生偶尔使用手机代替面对面沟通,22.4%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进行相互沟通。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在逐渐增强,希望通过手机交流代替面对面沟通,这种省时省力的方式逐渐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同。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是否尝试过远离手机”的问题,以此来检验学生是否对依赖手机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只有5.9%的学生尝试过不带手机,而很多人在认知了这样危害的情况下还是不能克制自己,无法抵制手机的诱惑。21.8%的人从未尝试过远离手机去专心学习。通过配合“是否会下意识拿出手机查看”问题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并不希望自己刻意远离手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下意识的行为首先是出于习惯的原因,故而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使用手机,习惯了经常查阅手机,则会有下意识的查看手机的行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占比最高的是“经常”这个频率,216人选择了这个频率,可以看出习惯性使用手机的学生占主导,对于手机的依赖性明显。

图1 手机日均使用情况

如图1所示,日均使用2~4 h的人数最多,而且相比第二位的多出了4%,最少的是不一定的人员,8 h以上和小于2 h属于两个极端方向,所占比例相同,均为10%。

手机的使用时间与手机用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从爱情、亲情、友情、工作等相关方向进行侧重比较。A代表了亲情,B代表了爱情,C代表了工作需要,D代表了娱乐,E代表了学习方向的使用,F代表了其他。分别使用了饼状图、条形图、环形图来描述和表示搜集到的数据。结果显示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娱乐消遣,现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便于运用手机进行娱乐消遣,同时也会有玩物丧志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现象。过度的娱乐,浪费了本应该运用到关键事件上的时间。

图2 手机使用雷达图

图2是根据数据进行整理后的雷达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其中手机用于娱乐消遣时间的比重较大,占32%的比例,联系家人、朋友的比例占27%,居第二位,学习只占15%的比例。这侧面说明学生对于手机有着轻度的依赖。通过对周围学生的调查访问发现,之所以用于娱乐消遣时间的占比较多,是对于大学的认识,即非常轻松地可以度过大学时光,对于考试更是抱着一种只要求过就好的心态,较为浮躁,这也是学生对于手机依赖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下来的问卷中,设置了手机辅助软件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运动方面,如图3所示:

图3手机对运动的影响图4学习软件应用情况

表1 数据汇总表

分析图中数据,选择手机对于运动类软件基本没有影响的学生占比42.7%,通过探访周围学生,推测该类学生可能认为运动是不需要靠手机来维持,有没有手机对于运动而言没有影响,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他们认为运动是自己的事情,使用手机来运动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是对学习类软件影响v因素的调查:通过SPSS数据分析和散点图发现拥有2个以上学习软件的人数为201人,比例为43%,接近50%,而使用学习软件的总比例为90%,未来相信可以有更多、更实用的手机学习类软件得到开发,相关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表2 性别对手机状况的反应

另外,对音乐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77%的学生们会选择听音乐的同时学习,可以肯定地说,音乐不但能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还会使人保持长时间的兴奋而不疲倦。例如,有一位学生原来学习一个小时就感到疲劳,后来边听音乐边学习,坚持学习3~4 h,注意力也不致分散,而且也不知疲倦,后来他在不听音乐的情况下也能坚持长时间地学习了。

2.2列联分析

考虑到较大的男女比例差异对本次调研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对性别与手机的依赖关系问题进行了独立性检验。

表3 列联分析

H0:性别与手机没电或者没信号时的反应之间是独立的

H1:性别与手机没电或者没信号时的反应之间不独立

令:a=样本中男生的事件b=样本中属于a选项的事件

P(第一单元)=P(ab)=P(a)

P(b)=(291/473)(189/473)=0.24583

第一单元的频数期望值为:0.24583×473=116.27

自由度=(R-1)(C-1)=3

令a=0.05,查表可知:7.815>5.13

通过独立性检验发现性别与手机没电或者没信号时的反应是独立的,没有发现性别方面的差异。

2.3方差分析

针对大学生自习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对自习时听音乐的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依据表4表的数据分析,由于F=3.631 17大于F0.05(3,12)=3.708,表明μ1、μ2、μ3、μ4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即自习中使用手机听音乐对学习频率有显著影响。

2.4参数估计

学生对于“上课玩手机是否影响听课”的认识,1为“不影响”,2为“有一点影响”,3为“影响较大”,4为“十分影响”。

表4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2.4.1大一学生受影响情况

通过总体区间的参数估计,可见大一学生对于“上课玩手机是否影响听课”的认识的置信区间在2.87到3.05之间。

2.4.2大二学生受影响情况

通过总体区间的参数估计,可见大二学生对于“上课玩手机是否影响听课”的认识的置信区间在2.82到3.08之间。

3结论

大学生的手机占有量在98.96%左右。手机已从原来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开始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发挥着联系、方便的基本作用。

根据以上一系列调查研究以及后续的细致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开辟了大学生的事业,促进自主学习;手机网上平台的交流提升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同时也塑造务实的价值观。其次同样是在学习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下降,产生不良学习习惯和惰性思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造成长期的身心疲劳。希望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强课堂使用手机的相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手机对自身的利弊关系,从而合理控制使用手机,使手机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大学应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大胆尝试把手机渗透于大学生教学工作之中,使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夏领婕.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影响——以武汉两所高校为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马烨.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基于对北京市24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3]刘鹏.改变与被改变——大学生手机的使用分析及影响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佟西原.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5]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心理科学,2011,(06):2-3.

[责任编辑:刘守义英文编辑:刘彦哲]

Analysis on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

LIU Ye-qi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the influence of using mobile phone on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was studied.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undergraduates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contingency analysis,variance analysis,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The consequences reveal that more than nine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re using mobile phones more for entertainment function but less for learning,sports,etc.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managers need further standardizing and guiding undergraduates to correctly use their mobile phones.

Key words:undergraduate;mobile phone;study;exercise;livelihood

DOI:10.3969/j.issn.1673-1492.2016.01.010

中图分类号:G 526.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叶茜(1994-),女,天津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在读。

来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欢

手机学习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