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应在新课标轨道上运行
——注重贴近学生实际,立足学生生活

2016-03-25杨春玲河北省东光县南霞口镇大胡小学河北东光061600

学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学生实际

杨春玲(河北省东光县南霞口镇大胡小学,河北东光 061600)



作文教学应在新课标轨道上运行
——注重贴近学生实际,立足学生生活

杨春玲
(河北省东光县南霞口镇大胡小学,河北东光 061600)

摘要:作文教学应注重贴近学生实际,立足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而使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对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更要有一颗慧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想象,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造性的表达,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关键词:学生实际;自由表达;创造性表达

一、作文教学注重贴近学生实际

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生活,给学生作文提供素材。对此,教师可以选好一个情境,围绕主题添加一个细节,或者一个小景,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作文《找秋天》时,由于我经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使得学生通过在大自然中观察、拾零,有了实际的感受,再加之丰富的想象,最终使得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如有的学生写出了秋天的收获,有的学生则将秋天的收获与祖国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例如,有学生这样写道:金色的秋天,好一个丰收的季节!白山一样的棉花田,远看像高空的白云,近看又像朵朵银花挂满枝头……呲着大黄牙的玉米,笑弯腰的谷子,涨红脸的高粱,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啊!这不正象征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吗?学生写得多好呀!学生的作文有了真情实感,自然就有创意了,这样学生走进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就愿意写作文了。久而久之,就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实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接触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学生要参加社会生活,让多彩绚丽的自然景色印在自己的脑海中,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中寻求体验,寻求认识,在点滴的生活中发现惊奇。同时,教师要用慧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时时走进生活,知道生活是一个五味瓶,要时刻品尝它的酸甜苦辣,勤于动笔,才能让学生写出通顺、流畅的作文来。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生体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生活的同时,教师要及时设计课堂练笔或布置袖珍小作文。如一次,我偶然发现教室的垃圾箱里有半块馒头。然后,我随手捡了起来。等到上课时,我问是哪个学生扔得馒头,但没有人吱声。于是,我随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此时此景会怎么想?随后,我给学生讲了一大堆道理。学生听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趁机,我说道:是哪个同学仍得半块馒头,这不是天大的浪费吗?同学们好好想想,你想对这个同学说些什么?就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可以详细写,也可以提纲挈领。写好之后,我让学生读给同学听。全班同学都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这个同学的行为是不对的,影响极坏。我们都是农村孩子,哪个不知道父母种地的辛苦?例如,学生这样写道:

“哎呀!老同学啊,你真的太傻了。你知道浪费粮食这是罪过吗?可耻!扔半块馒头不要紧,可你的良心何在?”

“这位同学,真是太浪费了。咱们的父母可都是庄稼人啊!都是农民啊!想过没有?咱们的饭是怎么吃到嘴里的?”

“我们虽然生活富裕了,但还有许多山区孩子有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就算现在富裕了,也不能这么浪费吧!平时咱们不总是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吗?”

“亲爱的同学,就算咱们现在还小,没吃过苦,生长在蜜罐里,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珍惜粮食,做好宣传。”

令我惊讶的是一个学生塞到我手里一张纸条,是这样写的:“老师,我错了。半块馒头是我扔的。我本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我又没勇气,怕班里的同学嘲笑我。我知道我不该随便扔馒头,我真的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老师原谅我吧!”

在我们中间浪费粮食现象不少,就为这半块馒头,我又让学生写了一篇有关珍惜粮食的作文。学生这下可有话可写了。学生写出了那么多的感慨,那么多的指责、提醒,再加之自己的感悟……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结合实际的想法和做法,写出了心声,写出了身边的小作文。所以,教师就是要用自己的慧眼既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又要加固作文的基石。

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造性的表达

除了让学生有很多可写的话外,教师还需要使学生的作文有创意和个性,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内容,词语空洞,失去了学生应有的天真烂漫和顽皮个性。

要想让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不要急于用所谓“框框式”来锁住学生的作文,而应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文,知道怎么写作文,怎么写真,怎么写实,达到预想的效果。比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发现秋天”的活动。我带领学生来到草地上,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我问学生:你们听见了什么?有一个学生说:我听见“呼呼,呼呼”的风声。另一个学生说:我听见了“沙沙,沙沙”的树叶摩擦的声音。因为风一吹,树叶动了起来。又一学生说:我听见了“簌簌”的落叶声。因为他们曾用自己身体打扮这个世界,使大家都得到美的享受,人们不会忘记他们的,而且他们明年还要再来,又会有新的花瓣开放……这样,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教师倾听学生的表达,就能使学生更自由、更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样,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所受到的启发、激励、指点,所体验到的兴趣、欢乐、热情,所迸发的奇思妙想,都将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历程中熠熠闪光。这种智慧情感和灵性的积淀,远比学会几个词语、掌握几个句式、记住几种写作方法更有好处。

参考文献:

[1]丁礼元.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8).

[2]王智超.谈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0(8).

[3]徐霞.通过画图提高作文教学成效[J].语文天地,2012(12).

[4]刘军.让心灵自由飞扬——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9).

[责任编辑张翼翔]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1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98

猜你喜欢

学生实际
我的教学生涯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