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言语智慧,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

2016-03-25蔡顺喜福建省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福建平和363700

学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言语智慧价值

蔡顺喜(福建省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福建平和 363700)



指向言语智慧,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

蔡顺喜
(福建省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福建平和 363700)

摘要: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我们要带着学生走进文本用词,丰富学生的言语表象;要立足文本叙述,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要依托文本内容,促进学生的言语运用;要抓住文本矛盾,让学生感悟言语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言语;智慧;文本;教学;价值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运用,以便真正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走进文本用词,丰富言语表象

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在用词上都是非常讲究的,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渲染情感在里面。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这些词语直指文本中心,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带着学生慢慢品味这些词语,也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这些句式结构的基础上活用这些词语,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表象,促进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一篇课文中,有许多词语用得都是非常精妙的。比如“灿烂的红霞”,前面的灿烂已经代表了晚霞的美丽,为什么还要强调是红霞呢?“船在树下泊了片刻。”为什么要用“泊”而不用“停”呢?“起初,周围是寂静的。”为什么要用“寂静”而不用“安静”呢?“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如果用“我注意地看着,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可不可以?“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其实在前面已经多次用“茂盛”这个词语来形容榕树了,为什么最后结束时,还要用上这一个形容词?在教学时,带着学生走进这些词语,让他们感悟到这些词语用的精妙之处。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语言表达时,就会注意自己的用词了,就会明白要想更好地表述出某一个事物,用词就一定要精准,从而促进学生在语言表述时养成一个良好的用词习惯。

二、立足文本叙述,提升言语能力

每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都代表着作者的一种自我心声的表述。所以,单单从叙述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样的叙述,就会代表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每一个文字,每一种语气,每一种表述角度,都能够充分地将作者的情感表露出来。所以,在带着学生解读文本时,我们就要从语言运用的视角出发,立足于文本的这些独特的描写与叙述,让学生来思考这些叙述的好坏,也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描写中的文字,或者变换一下叙述策略与表达顺序。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文本中的语言运用形式的精妙,感受语言表述的含义,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这一课中,也有很多叙述是非常妙的,能让读者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游览时的心情。比如,在“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这一句话中,一个“可爱”就把榕树的叶子给写活了。在读者的心中,它不再是一个植物,而是具有生命力的人,从这一个词语中可以反映出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之情。又如,在“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的叙述当中,表达非常个性化。因为树叶怎么会像新的生命在颤动呢?这样写就赋予了树叶的生命力,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在里面,非常形象生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爱与赞叹。同样,颜色应该是我们用眼睛看的,而在这里,却用“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也让人感觉是不合乎常理的,但是却能说明榕树树叶是非常绿的,通过照耀也反映了榕树叶子的稠密程度,阳光照到树叶上,它就像一块翠绿的镜子一样,反射着太阳的光芒。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叙述方法可以更好地传递着作者的心理感受,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也是语言运用更高水平的体现。再如,“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一排比句简单、明了,让人一读就可以明白这儿的鸟之多,作者的赞美之情在文字中就可以呼之欲出,促使学生能够感悟到叙述的策略与方法,从而积淀学生的言语能力。

三、依托文本内容,促进言语运用

指向言语的阅读教学关键就是要让学生要学会运用语言。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时,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感悟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言语交流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言语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言语能力。

例如,在教学这一课的第12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最后的一个排比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一下榕树中的鸟儿还会有什么样的姿态,然后用“有的……有的……”来说几句话。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言语能力。学生就可以依照文本中的叙述,根据自己平时看到鸟儿飞翔的姿态经验来发挥想象,创新出更多鸟儿在榕树上栖息的姿态。我提醒学生最好也能够用拟人的句式来说一下,比如“有的像……,在……;有的像……,在……”。这样就可以运用想象说话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说话,而不是机械式的练习。

四、抓住文本矛盾,感悟言语内涵

有一些文本在叙述时,从表面上看好像有一定的矛盾冲突,让读者不得其要领。其实,这些矛盾冲突往往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悟言语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让学生将课文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智慧,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达能力。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中,我紧紧抓住文本中的“鸟的天堂”这五个字,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前面的叙述中要加上引号,而后面的叙述中却没有加引号。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解读过程中不断思考,从而明白前面加上引号是因为作者没有看到一只鸟,所以对这儿的榕树是鸟的天堂表示怀疑,而后面看到那么鸟的时候,才真正相信,这儿就是鸟的天堂。这样,学生通过比较文本之中的矛盾,可以一下子感受到语言运用一定要准确的道理。

总之,要想让语文教学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我们就要将语文课上成言语训练课,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谭轶斌.语文教学的现实与图景[M].商务印书馆,2014.

[3]赵景瑞.优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透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张翼翔]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1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90

猜你喜欢

言语智慧价值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智慧派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