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部农村金融抑制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6-03-24裴丹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因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裴丹(1990.12-),女,满,辽宁省葫芦岛市,学生,研究生一年级在读,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

摘要: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金融市场扭曲而造成的资本利用效率低下,进而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轻农村,重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出现需求抑制和供给抑制并存的状况。农村金融抑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克服金融抑制,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从成因、表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针对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西部农村;金融抑制;现状;成因;对策

一、我国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现状

我国城乡二元模式使我国金融体系在形成初期就将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割裂开来,造成由农村向城市输入资金的单轨道局面。

(一)金融机构所包含的涉农功能弱

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现行的政策主要包含政策性的农业贷款,这种贷款种类单一,无法完全满足农村地区对信贷的需求。而邮政储蓄的存款只有小部分是用于农村贷款,大部分资金都流失在外。四大国有银行涉农业务少,针对农业方面的金融服务不健全。很多金融机构没有准确定位,从而导致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的“边缘化”现象,很多贷款都投入到城镇的工商企业中,而对农业企业的帮助力度明显不够。

在我国西部农村金融市场上,虽然组织体系类型众多,但是这些金融组织之间却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竞争模式。农业发展银行没有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源,并且很多农产品在进行收购时总会受到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影响。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最正规的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在实际工作中却没能发挥农村金融组织的实际效用。

二、金融工具单调

西部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落后。一些中间业务并未在西部农村地区得到真正的开展,比如银行票据承兑、代理收费等业务或者是一些常规的金融业务,比如股票、企业债券、国库券和金融债券等。

(三)发展资金的大量损失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最后获得的资金流入东部发达地区,这样就使得“三农”的发展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在大多数西部农村地区,信用社都是位于绝对地位,但近几年来,很多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距逐渐拉大,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民得不到充足的贷款资源。农村信贷经营中存在更大的风险和更高的成本,很多金融机构在农村只进行资金的吸收而不帮助贷款。

(四)保险业发展速度减慢

我国农业保险处于初期阶段,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使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变大,保险公司不愿进行农业方面的相关保险。现阶段,我国没有相关的担保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障,当出现了意外状况或市场价格发生突变时,农民无法偿还的贷款,就要由银行来承担风险,因此挫伤了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积极性。

(五)农村地区金融资金来源有限,业务发展模式单一

我国金融机构“重城市、轻农村”的趋势愈演愈烈,在工、中、建三大银行相继撤并大量西部农村地区分支机构的同时,农业银行也撤销部分营业所,与此同时,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格局尚未形成,因此,很难弥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而造成的空缺。同时,尽管邮政储蓄的规模迅速扩大,但大多数都奉行“只存不贷”的政策,因此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农村资金“抽水机”。

三、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的成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问题,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只有了解农村地区金融抑制成因,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机制。

(一)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供给不足

我国西部农村的金融制度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安排。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影响下,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先天市场条件不足,农村金融市场日益走向扭曲和衰弱,金融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减弱,金融供给不足。

(二)金融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贷款风险高

农业生产收益低、高风险的特点,是导致西部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小农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的收益率低于平均收益率,因此农民和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都很低;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受自然灾害的限制,农业担保和法律制度不健全,无法规避西部农村金融机构在农业贷款方面的风险。

(三)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西部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大多数金融机构只提供存贷款业务,保险、信托等业务发展严重滞后,使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得不到满足。

(四)西部农村地区利率抑制

政府对金融进行管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率管制,我国长期实行统一利率。西部的利率抑制现象极为严重,资金效益和边际利润很低,因此信贷资金的实际利率也很低。在西部农村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下,较低的实际利率加剧了资金从农村大量流向城市。并且,更低的实际利率会使某些低效企业加大贷款,迫使高效企业退出市场,造成农村贷款资金利用率低。

(五)金融深化水平低

随着金融深化发展,西部农村地区金融相关率高,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工具种类单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偏低。西部农村金融资产表现为快速增长的状态,这得益于西部农村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从而导致收入增加。但是,西部农村地区贷款增加速度低于储蓄、资本大量向外流出、贷款量增幅小的现状导致西部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受到更为严重的抑制。

四、改善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的对策

金融抑制会阻碍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农村经济的停滞又将进一步限制农村资金的积累和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农村金融的不断深化,才能使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一)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作用,着力解决资金外流问题

首先,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适度放松外汇管制,使利率、汇率水平能够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适当放松对农村的金融管制;对监管达标、风险管控能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硬性指标方面放宽政策。其次,明确银行机构在西部农村的资金使用比例,推动资金回流。最后,严格按照“三农”贷款发放规模,对金融机构给予一定风险补贴或贷款贴息。

(二)加快西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按照“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原则,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积极拓展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二是农村信用社要明确利率浮动幅度,严禁“一浮到顶”。三是扩大邮政储蓄银行的涉农业务范围,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业务经营体系,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三)加快西部农村金融创新,提升融资效率和质量

一是围绕“土地”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推动“土地变资本”。同时,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二是围绕“风险分担”成立农业政策性贷款担保机构。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为“三农”提供政策性担保。三是强化西部农村金融组织的领域合作。通过增加可融资银行的数量、放宽融资规模等措施增加可用资金。四是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

(四)加强建设农村信用环境,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地区的信用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失信行为,改善西部农村地区信用环境。二是将信贷登记系统运行范围扩大到西部农村地区。三是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成因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