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社政课中引入时政热点的几点思考

2016-03-23李存飞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时政热点

李存飞

当前的社政考题与时政热点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入时政热点。

听了雒军萍老师的关于时政热点的讲座后,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近几年我市的中考社政试题不再单纯地考查理论知识,而是结合社会生活背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命题形势下,仅仅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社会动态,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中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因此教师要将时政热点引入日常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参加了鄞州区的教师交流活动,并有幸到洞桥中学进行交流,这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机会。

1.运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考压力下,学生很难对社政课产生学习兴趣。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就要在讲课的时候结合最新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例如,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运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时政新闻,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时政热点可以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时政热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2.运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感受社会生活,提高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2015年9月2日,一名叙利亚3岁男童伏尸土耳其海滩的照片在全球热传,激起了许多人的同情心。教师可利用这一时政新闻,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观念。

在社政课上引入时政热点是有利无弊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入时政热点呢?对此,我吸取了教学专家的经验,然后结合洞桥中学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尝试。

我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事先准备时政新闻,由小组长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新闻,在课前播报给全班学生。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观看新闻的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国内外重大事件,增强学生对社会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3.运用时政热点导入新课。

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时政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播放视频《最美宁波人》,展现宁波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学生就能在真挚情感的驱动下,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明白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还有责任。

4.运用时政热点加深理解。

在社政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而如果教师适时引入时政热点,学生就会感到生动有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解宁波市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如增设公共自行车、开辟公交车专用车道等。这样学生就能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做到绿色出行,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结合现实进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理解。

以上就是我所做的尝试,希望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时政热点
保护环境
热点
保护环境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