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6-03-22王进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4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王进祥

【内容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认真思考,认真总结。我们要运用新课程理念,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通过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们的物理思维,最大程度地来优化我们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键是教师要抓好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我们所说的优化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优化的课堂又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平台和载体,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一、强化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诱思教学”思想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指导思想作为一条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差异,采用积极的师生情感交流来帮助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转变师生的教与学中的地位。我们要加强师生互动,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研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困惑,对于不足的地方并加以改正。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带笑容,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

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后,在学习中较少依赖教师的指导和学习同伴的帮助,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学物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就是说,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要设法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性,增强他们学物理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实施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关键在于改变教与学的手段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加强激发和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把课内和课外的以及涉及到生活的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科学实用。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新颖性,时代性,要有趣味性,要避免单调枯燥。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思维

有人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学习成功的一大半。这一点都不假。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记笔记,复习的习惯。并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及时消化。

实验是中学物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物理教学也离不开实验。高中阶段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比较理论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使相关理论得到验证。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习惯。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实验学生才会对相关知识有更深的体会,同样实验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创造力的提高。

四、加强学法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目前不少学生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重复上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势在必行。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物理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互帮互学等学习物理的方式。

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我们要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作一些必要的启发式、渐进式的讲解和说明,让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奥秘。

五、学生规范化答题的习惯养成的要求不可少

不少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表达不完整,思路不严密,步骤不全面等不良现象。特别是在考试中解题的不规范化往往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甚至能使有的同学因此而遗憾终身。为此,教师平时一定要强调规范化答题的习惯养成。我们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学反思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为此,我们要经常提醒学生: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我们物理学习成功的关键。让学生解题时注重由思路定步骤,真正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熟悉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