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生活力:品德课教学科学设计谈

2016-03-22张国勤陆晶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交友友谊生活化

张国勤+陆晶

让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理念,《品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化的教育理论相融合。所以,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主题,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学生用心去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用所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是品德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确立

品德社会课教学要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就是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未来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将道德认知变成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因而面向学生实际,围绕学生的生活情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尤为重要。如教学《真正的友谊》这一课,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基于学生实际,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一个交友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交友价值观,但还处于一个比较浅的层次,迫切需要进行正确的交友指导。所以我们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理解真正友谊的含义,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朋友之间发生的事。

二、兴趣激发:生活化导入创活力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新课导入得好,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了。所以在《真正的友谊》这一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好朋友介绍会”。这个环节通过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来思考“我为什么喜欢跟他做朋友”。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朋友,跟朋友发生的事情都很多,所以这个环节学生们兴趣大增,踊跃发言。并且这个环节也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

三、生活力课堂:生活实例中绽放生命异彩

在教学时要抓住生活实例,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难点,激发思维。所以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这一环节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表演教材中的事例这一活动。通过表演,让学生有亲身体会,使他们更能认识到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样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帮朋友做,从而形成初步的正确的交友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到的认识,能否得到现实生活的认同,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的冲突所在。从这一点切入,我们的课堂应该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样的评价?”从而使之逐渐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善恶观念,自主建构起个性特色的内心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真正的友谊》这一课,我创设了“交友咨询台”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分小组向咨询员咨询交友方法和交友烦恼。而且这个咨询台不仅在课上进行交流,在课后也可以进行,真正实现了课内课外互动,场内和场外互动。通过这个情境互动,从上一个环节对真正友谊的理解上升到实际生活应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一切学都是为了做。”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交友方式来指导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多样化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学会把握自己的生活方向,学会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走进生活,认识社会,健康成长。

四、价值达成:拓展延伸中改变生活质量

品社教学要回归生活,不仅要面向内容充实的课内教材,而且还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的友谊》这一课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设计了给四年级其他班的学生写交友卡片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乐于交友,善于交友,拓宽了课程领域和学生的情感范围,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交友,提高孩子的交友质量。

总之,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提高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关键。小学品社课堂通过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活动、体验、内化,才能促使其道德认识的深化,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与信念,并以此来指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作者单位:姜堰行知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交友友谊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闲谈“交友”
友谊之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