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探微※
——以湖北地区为例

2016-03-20○苏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集群文化产业动力

○苏 娴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探微※
——以湖北地区为例

○苏 娴

文化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探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进而获取文化产业集群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文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有着复杂的构成要素和作用原理,如何界定文化产业动力机制并予以清晰地描述,迄今仍然是学界聚焦的一个话题。

从文化产业集群动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表现为生成动力和发展动力,而发展动力相对于生成动力而言,则是一种更高层次、更为复杂的动力机制,它含有较为稳定的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合作竞争、网络协作、政府行为、区域品牌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文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应该是驱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各动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其运行规则的总称。

文化产业集群动力要素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既有集群内部的利益驱动、协调沟通、创新驱动,又有构成集群创新发展外部环境的市场推动、资本运作、网络平台等。

(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动力要素

文化资源禀赋、文化历史积淀、文化信息交流等资源要素是构成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禀赋。文化资源的竞争实力实际上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动力的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及其相关产业是文化产业集群赖以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基础。这种文化资源禀赋包括实体资源要素和无形资源要素:实体资源要素是文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尤其是在当今人才主权时代,文化资源禀赋中的人力资源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能力;无形资源对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也起着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包括集群企业品牌意识、企业家精神、企业商誉以及集群文化等。

(二)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动力要素

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高度的创意和创新,由此,人才便成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性动力因素,人才的新创意、新观念、新技术构成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思想源泉及动力机制。一方面,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为人才的创意、创新,以及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合适的语境和氛围,激发人才的创意、创新互动;另一方面,人才的创意创新又不断推进文化产业集群的拓新与发展。

因此,创新性的人才不仅是文化产业集群活动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更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性推动力量。

(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动力要素

环境也是竞争力。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竞争优势,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市场机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在动力源于文化市场的争夺,即对文化产品消费与服务的争夺。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决定着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另一环境因素则为政府行为,主要是指政府的决策、信誉、效率、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政府的公信力、行政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市场环境为文化产业

集群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直接动力,政府行为环境则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发挥激励作用。

(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动力要素

从理论上讲竞争动力要素源于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转化为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当这种竞争动力要素不断规范成熟时,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也随之不断提高。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积累和提升的,并由此形成集群竞争优势。在集群内部,由于竞争的存在,会自发的产生一种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不仅会积累形成竞争优势,而且还会促进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五)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动力要素

创新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要素。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是以集群创新网络为平台,以创新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为纽带,以协同合作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各种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过程。在集群网络系统中,各创新主体既竞争又合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彼此连接的动力体系。作为集群创新主体,因人才、物资、技术和信息的不断交换与流动,引发协同创新行为的不断产生,进而增进各种创新动力要素的活跃程度,促进集群内部新创意、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二、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意识滞后

观念是制约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思想“瓶颈”。文化产业与一般的工业制造业不同,它是在精神文化领域实现的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若缺乏文化经济意识,不能正确把握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能正确区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必然导致这一产业的经营者失去市场主体地位,无法做出合理的市场化战略选择,也不可能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只能是沿用行政管理的模式,阻碍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

(二)体制机制僵化

从实践来看,文化产业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至今仍然存在多头监管、条块分割的现象。以湖北为例,宣传、文化、出版、广电、发改、财政、工商、税务、旅游、商务、工信等多个部门都在抓、都在管,但因缺乏明确完善的协调合作机制,政出多门,资源分散,各行其是,最终导致管理缺失,而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应起决定作用的市场机制却未能健全完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资源禀赋优势难以发挥,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市场化运行。

(三)人才集聚乏力

湖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首先是人才短缺且流失严重,而现有的人才也多集中在高等学校,文化企业和文化领域仅占15%,结构也极不合理。其次是文化产业的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如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的公共服务相关人才、现代高科技复合型文化人才、文化艺术原创人才、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等都不能满足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动力机制就难以形成。

(四)环境创设不力

宽松、有序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是一种外部动力要素。目前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这种社会文化环境尚未形成,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压抑了文化产业人才的创新热情,也造成一些文化资源浪费。由于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在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文化企业的扶持又往往不能到位,对于文化集群发展极为不利。据调查,湖北省近30%的文化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紧张,其中突出问题是融资渠道不畅。另外,国家级产业园发展严重滞后,缺乏在文化产业集群中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文化信息交流拓展平台的建设也严重滞后,各种有关文化产业的学术论坛、会展、新闻发布会、文艺演出以及传媒和网络的创新作品展播与推介活动也相对较少,这些均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五)有效投入短缺

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不活,有效投入不足,投资效果较差。就湖北的情况而言,一是投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银行贷款,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很少,这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资本需求极不适应。二是缺乏必要的投资指导,投资方向的随意性较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显得较少。在投资项目确定之前缺乏全面的研究和论证,在运作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监督与保障机制,有限的资金投入还往往造成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三是资金整合力度不大,使已有的资金投入未能统筹协调,使用效果不明显。

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的建设

(一)创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区域大格局竞争”阶段,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前期政策扶持等原因,已形成相对战略优势,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日益面临被“锁定”在产业低端的危机。湖北的文化产业已被推到“下

行通道”的入口,尤其是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正处在政府强力推动和市场内生驱动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实现湖北文化产业在新一轮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弯道超车、后来居上,首先必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省委省政府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区域改革发展和创新驱动的战略视野,由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组建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调度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人财物,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并负责检查、督办、考核、推进和落实。同时,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建立省、市、县上下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界定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权限和责任,加快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把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纳入湖北省发展战略和新型产业振兴规划,同时研究制定相关细分行业的发展规划。突出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并以文化品牌战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人才战略为抓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其外在动力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要重点引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通过省内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支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实现强强联手,做大做强,打造全媒体文化企业集团。

(二)优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布局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除了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禀赋的优势以外,产业布局也极为重要。根据湖北省的实际,首先是要优化文化产业地域布局。可根据“两圈两带”①“两圈两带”是湖北省第12届人大2次会议提出的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两圈两带”即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种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以武汉为龙头,打造文化产业金融、人才、科技、创意设计等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以襄阳、宜昌为中心,打造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发展强势文化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为目标,打造武鄂黄(武汉、鄂州、黄石)、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阳、十堰、随州)三大文化产业功能带,促进产业带内外联动和协调发展。

统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链的建设发展,引导文化相关产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确立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确立“武汉·中国文谷”②“武汉·中国文谷”为湖北省重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即通过整合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城市圈丰富的优质文化资源,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催生一个千亿元文化新产业,计划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位于东湖西岸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形成年产值过千亿元的“武汉·中国文谷”。为全省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抢占战略制高点,形成多个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等园区,并使之成为产业集中度高、要素聚集度高、智力密集度高、充满创新活力的文化创意城。

(三)加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扶持力

首先,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与市场共同投资文化产业的协同机制,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包括对骨干广电网的建设、出版数字化转型、政府新闻采购等方面的投入。同时改变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各方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其次,狠抓人才建设。一是制定、完善文化产业人才战略规划,把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真正纳入地区各类人才建设计划。二是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远中近期相协调的文化产业领域的技术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探索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培养机制。三是通过引进、培养、选拔等途径造就一批文化产业高端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从政策上落实文化产业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再次,加强载体建设。要按照政府主导、区域承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下大力建设省域文化产业网,打造一个集信息发布、政务服务、政策咨询、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统计调查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要做大做强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形成区域性的文化资源、文化资产、文化产权、版权转让交易平台。加强集群文化及相关行业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层次的文化行业协会管理服务格局。

(作者单位 武汉传媒学院文化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周吟吟)

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14g527)成果。

猜你喜欢

集群文化产业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动力船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