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高校后勤队伍转型建设的思考
--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视角

2016-03-19

高校后勤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谢 宇

现代高校后勤队伍转型建设的思考
--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视角

谢 宇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后勤队伍存在的不适应现代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需要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建议。培育开放的后勤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新观念;加强后勤队伍的培养与开发,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增强制度化和队伍执行力建设,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一支团结、高效、有战斗力的服务型队伍等。

现代高校;后勤队伍;保障体系;转型建设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服务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广泛的延展。如何在新环境下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对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队伍的转型建设是实现现代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高校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内涵和特点

现代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产物。高校现代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是指高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市场为依托,充分整合资源、规范服务,使用高效、便捷、多维度服务功能的保障手段,建立承载各类服务需求的综合保障服务体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基石,也是高校各项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经济性和公益性平衡的特点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和管理,以效益为目的,[1]但我国高等教育亦属公共服务产品的范畴,其公益性质决定了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突出公益性,兼顾经济性,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个性化服务和系统化服务兼顾的特点

个性化服务主要针对后勤保障中特殊群体的一种服务。[2]目前高校中高达65%的独生子女学生、学科带头人、特困学生等都有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系统化服务主要是从高校整体而言的一种全面性的服务。随着高校一校多区的情况增多,对后勤服务系统化需求日益增强。

(三)数字化服务和精细化服务相长的特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国际化及特色化办学的涌现,教学、科研大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后勤服务保障从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时空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延展,要求高校构建起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必然对其建设主体—-后勤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代高校后勤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经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广州电大后勤队伍为例:在2006年前,后勤人员近3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人,无硕士以上学历人员。2015年,后勤人员49人,其中初级职称2人,中高级职称5人,取得硕士学位3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36%以上。但是,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后勤队伍建设落后于现代高校整体建设的发展

后勤队伍建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落后于高校的整体发展。传统的后勤观念认为后勤工作属非主流工作岗位,以简单重复的劳动为主,科技含量低。后勤队伍的地位在高校中日益被边缘化[3],导致了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后勤队伍人力资源开发的明显不足;二是优秀人才难以吸引到后勤队伍中去。三是后勤队伍人员自身认可度相对较低,忽视自身的学习和素质的提升[4]。

(二)缺乏开放理念和创新意识

高校现代后勤保障体系是建设现代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后勤人员大部分工作岗位内容是基础的保障性工作,与高校教学、科研等主体工作相距甚远,且局限于后勤保障工作的“一亩三分地”,按部就班,未能积极主动地创新工作。

(三)管理型人才和后勤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技术的日益发展,目前现代高校积极开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办学功能的拓展,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后勤队伍管理型人才和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缺乏,将成为数字化、信息化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瓶颈之一。

(四)服务意识薄弱,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在高校建设日益发展,市场环境更为复杂的条件下,主动性、创新性、前瞻性、全局性、开放性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将是高校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石。但在后勤保障工作被关注度低的背景下,后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充分调动。同时,由于后勤队伍的整体培养不足,岗位工作内容单一性,岗位交叉培养欠缺,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还有待增强。

三、对现代高校后勤队伍转型建设路径的思考

(一)培育后勤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开放、创新的后勤服务新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培育后勤文化尤其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以高校文化建设为契机,以“开放、创新、服务”理念为中心,构建起后勤服务新观念。

1.通过宣传资料、视频、会议、培训等形式加强对组织文化的灌输,加强对高校文化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塑造后勤队伍开放、创新的新理念。

2、以信息化、数字化的校园建设为契机,通过征集方案、岗位竞赛活动等形式鼓励后勤工作人员以创新形式参与到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去,切实培养和构建创新精神。

3、以 “三服务”和“三育人”为目标[5],树立“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新观念。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师生的服务需求放在首位,为广大师生提供人性化、细节化的贴心服务;二是把后勤队伍成员自身成长放在重要位置,使其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构建和谐、团结、进取的后勤团队。

(二)加强后勤队伍的信息化、专业化培养,优化队伍结构

培训与开发是组织提升员工和组织本身的重要途径。[6]要适应现代高校建设的需要,加强后勤队伍的培养与开发迫在眉睷。

1.做好后勤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根据现代高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后勤队伍培养目标可设定为培养复合管理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专家型监管人才[7];可以通过高校自身资源培养、交流学习等形式全面对后勤队伍进行培养。

2.优化队伍结构。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来看,合理的团队结构,将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要根据现代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从学历、专业、知识、年龄等方面对后勤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通过后勤队伍岗位调整、校内调配,或是校外引进等方式,充实、培养适应现代高校建设需要的后勤队伍。

3.做好后勤队伍建设规划。后勤队伍的建设需要做好近期和长远规划。据调查,北京高校后勤已经制定队伍建设规划的只有30.5%,大多数学校还处于考虑阶段[8]。现代高校后勤队伍建设需以高校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数字化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构建为目标,及时建构后勤队伍建设近期和长远规划,促进后勤队伍的良性发展与成长。

(三)重构后勤保障制度化和队伍执行力建设,实现高效、有序的服务保障

首先,制度是组织运行的基础,执行力则是组织运行的保障。为适应现代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后勤队伍需加紧修订和完善各工作岗位制度,并制定以高效率和可操作性为目标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循。

其次,现代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在时空和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延展,需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对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学习与理解,提高其在岗位工作中的执行能力和效率。针对后勤队伍结构层次多,人员能力水平等不同,需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培训和教育,避免有章不循,有据不依,影响后勤保障服务的效果。

再次,建立起“事务公开制”、“首问制”、“即时处理制”和“失职追究制”等一系列的工作执行管理制度,确保后勤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后勤保障服务的效率;培养后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后勤保障服务。

(四)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培育适应高校建设需要的后勤队伍

在高校后勤队伍转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现代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廉洁教育,培育适应现代高校建设需要的后勤队伍。

1.完善后勤队伍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之一。高校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仍具有吃大锅饭的特点,未能起到对员工应有的激励功效。可依据后勤岗位特点,从奖优罚劣、收入与贡献对等等基本理念出发,从工资结构、福利待遇发放等方面着手修订能体现岗位差别、能力差别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根本上对后勤队伍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构建后勤队伍考核体系。后勤岗位种类多、差别大,高校后勤队伍考核需依据自身岗位特点,以量化指标或实操等形式,修订能真正检验后勤岗位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绩效考核。同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实施奖惩,奖优罚劣;同时,作为岗位调整、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

3.打破身份限制,构建后勤人才合理流动平台。高校后勤队伍构成复杂,主要由在编和非在编人员构成。要结合高校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后勤岗位管理机制,淡化身份管理,做到按需设岗,打破身份限制,构建后勤队伍人员公平竞争和合理流动的环境,促进后勤队伍可持续发展。

由于传统高校后勤观念根深蒂固,加上高校后勤队伍本身结构层次参差不齐,后勤队伍的转型建设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做好后勤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促进后勤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为高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弓永华. 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757-759).

[2]黄林山 .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内涵与评价[J].高校后勤研究,2013(2):8-9.

[3]商建华、曹秀平、李淋.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12-14.

[4]傅祖浩.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基于我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12(6):55-57.

[5]吴丹梅.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研究,2012(1)62-64.

[6]董克用、叶向峰、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1-294.

[7]郝志如.北京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现状分及对策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2(4)43-47.

[8]郝志如.北京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现状分及对策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2(4)43-47.

[作者: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陈卫东)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