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2016-03-19徐志兵陈书琴

关键词:学生能力教学改革课程

徐志兵,陈书琴

(安庆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徐志兵,陈书琴

(安庆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摘要:“环境工程学”课程是环境类专业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本文介绍了我校“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环境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能力

DOI:10.13757/j.cnki.cn34-1150/n.2016.02.038

自1999年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安庆师范学院建立环境科学专业以来,我校“环境工程学”课程一直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于2007年获批为校级精品课程,于2014年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年来,在“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利用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物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等方法来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污染治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现将经过探索和实践取得的一些经验与同行们进行探讨、交流。

1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环境工程学”理论课为68学时,实验课34课时,选用的课程教材是以国内同类专业中广泛使用的蒋展鹏主编的《环境工程学》,以高廷耀主编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和郝吉明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为参考教材。实验指导用书采用我校教师编写的《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该书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并参考了目前一些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材编写而成,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等实验项目。此外,在我校环境科学培养方案中还设置了一周的环境工程与环境监测专业实践,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工程学”课程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他们对环境污染治理工艺和设备的感性认识。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校“环境工程学”形成了由理论课、实验课、课程实习三部分组成的教学内容[1]。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动手解决问题,还要求他们能够发现新问题,并通过理论或实践创新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因此在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和研讨式、实践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聘请教学督导员进行督察,以保证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

案例式教学法。“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对污染物处理方法的讲授坚持与实际工业生产相结合,通过介绍各种环境污染物处理实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知识,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法。根据“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进度,围绕当前环境工程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课下去翻阅资料,把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带回到课堂上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扩大阅读量和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践式教学法。“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难点在于污染物处理的工艺流程、条件、设备结构等方面。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我校环境科学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加深了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物理性污染物控制等专业知识的理解。

多年来,我校“环境工程学”课程组老师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了学生专业素养。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各专业前列,就业率达95%以上,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环保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可见,我校“环境工程学”的课程改革,增强了环境科学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3结合专业理论开展学生实践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学课程内容丰富,包括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以及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学生结合“环境工程学”课程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3],近年来,组织了多个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环境工程学专业知识,积极开展各种环境要素监测与分析、环境污染物处理等科技活动。如我校每年都要组织环境科学学生参加当地环保部门开展的环境污染源调研、环境保护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企业提供水质监测和水处理装置调试等技术服务。此外,还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理论,参加各项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其中,“我国典型地区农业机械使用现状调查及其节能减排对策研究” 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工业城市环境质量分析及居民环保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以安庆市为例”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比赛二等奖;“安徽安庆破罡湖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危害调查研究”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同学们通过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加深了对“环境工程学”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创新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由理论课、实验课、课程实习3部分组成的“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和实践能力培养。改革“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动学生结合环境工程学基本理论开展各种形式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志兵,孙慧群.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1):96-98.

[2] 蒋艳红, 蒙冕武, 邓华. 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工程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50(12):64-65.

[3] 徐志兵, 钮志远.浅谈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大学生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3): 127-128,131.

Teaching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ndTrainingofStudent’sAbility

XUZhi-bing,CHENShu-qin

(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nqingNormalUniversity,Anqing,Anhui246133,China)

Abstract:Trainingstudent’sabilityisveryimportantforscienceandengineeringstudents.Thecourse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isaprofessionalappliedcourse.Inthepaper,ouractionsandexperienceswereintroducedbyseveralaspects:student’scapacityofproblemsfindingandsolvingisimprovingbasedonreformationofteachingmethod,andtheinnovationcapacityofstudentsisimprovingbasedonthestudent'senvironmentalengineeringpracticeandscientificresearch.

Keywords:environmentalengineering;course;teachingreformation;student'scapacity

* 收稿日期:2015-07-2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2014gxk061)和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教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徐志兵,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及光催化。 E-mail: xuzhingbing@163.co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60(2016)02-0155-02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8 12:57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150.N.20160608.1257.038.html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教学改革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