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基层农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18蒋晓茹李红军蔡淑红宋建新康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农情农资调度

蒋晓茹, 李红军, 蔡淑红, 宋建新, 康振宇, 许 宁, 单 芳, 王 淼

(1.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石家庄 05001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21)



河北省基层农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蒋晓茹1, 李红军2, 蔡淑红1, 宋建新1, 康振宇1, 许 宁1, 单 芳1, 王 淼1

(1.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石家庄 05001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21)

基于对河北省藁城、晋州、曲周等地农资经营情况的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农民选择需求、农资经销渠道及农资储备情况,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针对农资供需及调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高农情监测、农资调度与应急服务效率,完善农资质量安全信息服务通道。

农资;农情监测;调度;效率;河北省

农资(农药、化肥、种子等)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关系着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益。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已经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1-3]。为此,农业部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治理目标及“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发展目标。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正在向农业强省跨越,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科学施肥施药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摸清基层农资有关情况,笔者在粮食生产关键时期,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河北省藁城、晋州、曲周等地,对基层农资的需求、运营及调度情况进行调研[4-6],针对基层农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河北省基层农资现状

笔者调研所指的农资主要包括农药、化肥、种子3种主要农业投入品,调研对象包括种植大户、协会、合作社、农资零售商、农资批发商、县(区、市)农业执法大队、县(区、市)农技人员等,调研范围以藁城、晋州、曲周等核心示范区村、乡镇为主。

1.1 农资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供应总体供大于求 目前,藁城区有农资店737个,晋州有294个,曲周县有64个,农资销售网点覆盖到了每个行政村,甚至有的村设有4~5个经销点。另据市场管理部门不完全统计,县(乡)农资市场常年拥有农资品种 400余个,其中,小麦、玉米品种均在100种以上,化肥品种近100个。

由于农资市场准入经营条件的放宽,加之庞大的农资销量带来的利益驱动,越来越多的集体股份制企业、个体经营者加入到农资经营队伍,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也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农资经营[3]。农资产品种类繁多,供应充足,农药、化肥、种子等不出乡镇,甚至不出村就能买到,而且利润可观。乡(镇)街道农资网点林立,少则七八家,多则十几家;行政村两三家不等,有的甚至以家为店,走村串户,送货上门。

1.2 农民对农资的选择需求多样,均能得到满足 统计表明,藁城、晋州、曲周3个示范区小麦年用种量为1 687.5万kg左右,玉米年用种量为307.5万kg左右;年用化肥总量约16.0万t,其中氮肥需求量5.3万t,可供应量6.2万t;复合肥需求量10.9万t,可供应量11.6万t。以往,农民大多使用单一功能的农资商品,近年来随着农村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资的需求已多种多样,如农民对施肥由以往单纯用氮肥变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复合肥备受农民青睐;既能治虫、又能防病的多功能农药也颇受农民喜爱。过去农民选购农资商品只图便宜,要求经济实用,跟风购买,而近年来选择品牌的农户则居多,农民十分注重农资商品的质量和生产厂家的知名度、信誉度。

1.3 各级农资经销商均有自己销售渠道,市场竞争激烈 县级批发商和零售商为主要销售主体。批发商以现款或部分现款交易的方式直接从厂家购买农资,储备在其建立的仓库,然后通过跑业务的形式,与分布在各个村庄的零售商建立商业关系,由零售商为其销售。零售商一般采用售完付款的方式,零星地从批发商处拿货销售[7-8]。除此之外,个别地区存在小的农资生产厂家直接入村销售、邮政部门依托其营业网点进行农资销售等。在价格上,大宗农资价格是透明的,特别是一些大品牌,其经销商获利很少,而一些小的农资生产厂家,其农资特别是化肥,由于有效成分含量普遍偏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质量缺少保障,出现问题也无法追究责任,但其在营销上直接进村入户,存在让利、赠送的商业行为,对大厂家农资的销售存在一定的冲击。

1.4 农资的储备及应急调度主要靠经验,农药存在应急突发需求 农资经销商对于农资储备量主要根据农资经销商往年的销量情况来确定。对于耕地面积的减少、种植结构的变化等情况,农资经销商只能靠走村串镇,通过目测种植面积变化或与有关农民交流后,对种植面积进行估算,难以掌握确切的耕种面积。

对于种子的调度,大部分商家通过提前预定的方式,降低了商业风险,也保障了供应。如果出现超储备的需求,经销商则会通过周围县市的调度,或直接从种子生产企业调货,满足本地需求;在化肥的调度上,小麦玉米生长期间对于基肥和追肥施用量可根据播种面积及品种特性进行估算,农资经销商会提前做好化肥储备,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应急调度问题;由于气候问题,在生产中病虫害的突发现象较频繁,这将造成对某些农药的应急调度情况。对于调度量的确定,农药经销商一般依据农技部门的预报、农资零售点的反映,通过估计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严重程度,结合自己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确定进货量,进货过多会造成积压,过少则会错过商机影响收益。

2 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座谈和走访调研,笔者对掌握的基层农资经营和使用信息、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了解到当前示范区农资供需及调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场的开放式经营,容易造成无序竞争、秩序混乱 农资市场的经营门槛比较低,很容易给假冒伪劣产品以可乘之机。由于农资经营网点数量多、规模小、承担经营风险能力低,造成市场经营混乱,无序竞争加剧,市场管理难度增大。特别是近几年,农资进货渠道复杂,经营行为极不规范,一些不合格的劣质农资产品流入市场,坑农害农。

2.2 农民对农资信息的了解非常有限,需要正规渠道的信息服务 农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信息渠道闭塞,生产技术大多是依靠经验积累或者村里“能人”手把手教授,跟风购买是农民购买农资的常见特点。大部分农民都是商家卖什么就买什么,对农资产品根本不了解。通过正规渠道为农民提供农资产品介绍、农资价格信息、农资使用技术等信息,对解决农民盲目购买十分必要。

2.3 农资经销人员素质不高,售后服务不到位 农资经销人员尤其是农资零售商的技术能力普遍低下。据了解,市场上经营农资的个体经营者较多,而这些农资经销者大部分缺乏专业知识,多数农资经销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未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因而在农资进货等方面存在难以识别、把关不严等问题。他们一般只关心如何出售,不能正确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资产品,售前、售后服务不到位,造成农民农资投入过量,利用率不高,同时过量购买使用农资会给农民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2.4 应对突发农情,农资调度需要农情信息的辅助 突发农情的出现,比如病虫害的发生需要调度农药、灾情出现后的补种等,由于农资经销商对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判断只能是经验性的定性判断,缺少精准的、空间分布的农业种植信息,判断上的错误往往导致农资储备及调度上的偏差。因此,需要农情信息的支持和调度信息技术的辅助[9-10]。目前,农资调度完全是市场行为。调研发现部分农资经销商会到农业相关部门咨询农情信息,比如病虫害情况、农业种植结构信息等,而农业相关部门也只是提供农情调查中获取的一些不完整信息。农情信息获取技术的短缺影响到了突发农情应对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3 对策建议

在对基层农资情况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笔者将农情遥感监测和农资调度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农资经营主体、农户之间搭建了互通互联、多级联动的基于农情遥感监测和WebGIS的区域农资联合调度信息服务平台。遥感监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可以宏观进行区域农情监测。基于农情遥感监测结果开展农资调度服务,针对不同区域的农情遥感监测结果提供精准及时的农资应急调度信息,可以提高农资调度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农资质量安全信息服务通道。

3.1 整合基层农资经销商、新型经营主体和农资农技指导专家信息,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作为平台基础支持 对示范区农资经销商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建立包括县级批发商、村级零售商、种粮大户、合作社、农技专家的基本信息、空间分布信息,以及批发商、零售商的销售情况,大户和合作社对各类农资的需求信息等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的匹配,为农资进行供需对接,减少供需双方在农资营销和调度方面的成本消耗,同时扩大农业大户、分散农户对农资的选择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本村或部分的经销商。

同时,以该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支撑,对接农资销售部门信息化设备系统(如销售终端POS机等),可打通农资市场“最后一公里”的流通监管渠道,实现农资销售“质量可追溯、流通有监管”,从而促进农资“安全下乡”,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农户的根本利益。

3.2 开展多种农情快速遥感和监测技术的研究,为农资科学调度提供详尽的农情信息和农资需求信息 依据农情遥感信息显示的农情发生程度、区域分布,推演所需农资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为农资经销商提供营销依据。除此之外,耕地面积、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种植结构及其调整等信息都可以通过遥感获取。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为农资经销商提供化肥、种子、农药的需求信息,从而实现农资的科学调度。

3.3 搭建县域农资调度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资调度的效率和时效性 鉴于农资调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对农情信息支持的急迫性,围绕小麦玉米长势、病虫害、干旱灾害、种植结构等进行遥感监测,在分级及损失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农资、农情监测相结合的农资调度分析模型,建立基于WebGIS的区域农资联合调度信息服务系统,发布全县作物生产信息,提高从农情监测到农资应急服务的效率。

该次调研获得了3个示范区的合作社、农业大户信息,以及各类农资批发商、村里零售商的分布数据,后期可以与遥感农情信息、农资需求信息进行耦合分析,为农资应急调度提供信息服务。农资调度信息服务平台在发布农情信息、区域各类农资需求信息的同时,为农资供需方(主要针对农资经销商、农业大户、合作社)提供供需信息发布平台,从而加快农资供需的对接,实现高效调度。

3.4 提高农资经销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完善农资服务队伍售后技术水平 在农资调度综合服务平台上开辟专栏,设立农资使用技术信息,适时发布,提高业务素质。农资厂家技术人员可对农资经销人员从基本素质、营销素质、文化素质、产品素质4个方面有效指导,也可联合当地农技人员和农业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发挥其专业知识性强的优势,通过培训、科技讲座、下乡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资经销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将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将优良农资产品介绍给农民,指导农民开展好农事生产,既可以全面提升农资经销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又能规范农资经营市场,提高农资售后技术服务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4 结语

河北省是农业生产大省,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拼资源、拼消耗的现象,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上限。要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和精准农业[11],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形成“质量可追溯、流通有监管、决策有依据”的良性循环体系,从而推进农业节本增效、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

[1] 夏敬源. 我国农资连锁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技推广, 2005(1):4-6.

[2] 杨毅, 王保利, 万广圣. 我国农资连锁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市场论坛, 2006(1):49-52.

[3] 赵永宏, 邓祥征, 战金艳,等.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5):2548-2552.

[4] 杨文. 关于黄平县农业信息化的调研报告[J]. 农技服务, 2014, 31(1):2-3.

[5] 伍金条, 成晖, 周冬初. 增收减负 喜中有忧:江西省农情调研报告[J]. 审计与理财, 2005(4):11-13.

[6] 成春枫, 刘常珍, 束汉良. 镇江市农情信息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调研[J]. 农业装备技术, 2015, 41(6):48-51.

[7] 孔祥智, 钟真, 李明.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农资供应商:困境与出路[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1(2):21-26.

[8] 任登魁. 现代农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7(1):72-75.

[9] 吴东庆, 刘任, 郭世仁. 广东省农资营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16):217-220.

[10] 侯云鹏, 谢佳贵, 尹彩侠,等.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8):9452-9454.

[11] 林飞, 刘玉琴. “五位一体”语境下中原经济区山东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36):13099-13100.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ans in Hebei Province

JIANG Xiao-ru1, LI Hong-jun2, CAI Shu-hong1et al

(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1; 2.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1)

Based o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ans in Gaocheng, Jinzhou, Quzhou in Hebei Province, the operation main body, farmers choice demand, distribution channels, reserve condi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ans were studied, relevant data and information were analyzed,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upply, demand and man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an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he aim was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situation monitoring, scheduling and emergency service efficiency, perfect safety information service channel.

Mea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situation monitoring; Manage; Efficiency; Hebei Province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4BAD10B06)。

蒋晓茹(1974- ),女,河北盐山人,硕士,从事农业信息化研究。

2016-08-31

S-9

A

0517-6611(2016)31-0204-03

猜你喜欢

农情农资调度
重庆市农情调度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基于 Zigbee 网络的农情监测系统设计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新疆农情信息调度系统建设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