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境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警务课题和警察训练研究

2016-03-18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南京210042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边境警务

李 明(国家林业局 警官培训中心,南京 210042)

边境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警务课题和警察训练研究

李 明(国家林业局 警官培训中心,南京 210042)

自由贸易区建设事关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自由贸易区警务管理或警察训练,已经具备作为独立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条件。因此,应立足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背景和边境的区位特征,分析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有涉外、涉国家安全、涉宗教和民族关系等特点,有提高警察国际理解、国际素养和外语沟通等能力要求。将坚定政治信仰和立场、反“内乱”技术、规范和文明执法以及服务自由贸易区经济建设等内容作为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教材体系构成的必然内容。

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管理;警务内容;警察训练

毫无疑问,我国的边境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必然面临经济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必然遭遇治安维护、人口流动、危机防控、国家安全以及消防、交通、通讯、服务管理等的各种挑战。现在,经济形势不仅可以用作改变社会形态的动力,而且可以当作战争或战场作战的手段,直接服务或作用于政治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因此,当自由贸易区降临在边境地区的时候,我们的边境地区人民警察准备好了吗?能够不负众望地为经济腾飞保驾护航、为祖国安全站岗放哨、为社会安宁守夜值班,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重任吗?所以,针对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的边境地区警务新要求、警察能力新规格、培养训练新途径等问题的研究,应该属于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一、自由贸易区和边境地区

所谓自由贸易区,《京都公约》的定义是: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美国关税委员的定义是:自由贸易区对用于再出口的商品,在豁免关税方面有别于一般关税地区,是一个只要进口商品不流入国内市场即可免除关税的独立封锁地区。据资料,2013年,全世界已有1200个自由贸易区(425个由15个发达国家设立,775个由67个发展中国家设立);我国在2014年初,浙江、广东、天津、苏州、无锡、山东、辽宁、河南、福建、四川、合肥、广西、云南等多个地方政府,都将申报“自由贸易区”列入了年度的重点工作;8月,湖北省政府宣布,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主体,力争创建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15年,广州、厦门、珠海等地,自由贸易区发展建设已有更大突破。显然,这种相关两个以上国家,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众多领域的“游戏”规则,已经成为国家多双边合作战略实施的一种重要手段,被用来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邻近国家人员往来和物流方便、语言文化相近、宗教习俗接近和生活习惯相似、思维方式类似等各种便利条件,则是推动和促进其迅速、蓬勃、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

因此,就发展自由贸易区经济来说, 边境地区地缘优势显著。我国陆地边界线2.2万多公里,与东北地区接壤的国家有朝鲜、俄罗斯、蒙古,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与西南和南部接壤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菲律宾、老挝、泰国、缅甸文莱、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建立。这是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涵盖人口约19亿、国民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元、贸易额在4.5万亿美元左右。我国的陆地边境地区主要包括在东北、西北、西南等3个自然区划地区内。东北地区有黑龙江、辽宁、吉林3省,西北地区有陕西、甘肃、青海3省和新疆、宁夏2个自治区,西南地区有四川、云南、贵州3省以及重庆1个直辖市和西藏1个自治区。另外,南面的广西和北面的内蒙古2个自治区,时常也会被包括在西南、东北地区中一起阐述。这3个自然区划中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这3个自然区划中,直接与境外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云南5个省和新疆西藏2个自治区。这5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总人口,约占3个自然区划总人口的45%;总面积约占3个自然区划总面积的60%。据资料,201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黑龙江省位居全国第17位,宁夏自治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分别位列全国第29位、30位和31位;3个自然区划当中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四川省,位居全国第8位。[2]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中的大部分地区,即使扩大到自然区划这样广阔的范畴,他们大多也应属于是地大、人稀、经济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区,今后随着边境贸易的蓬勃发展,边境地区的警察、警事、警务也将会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难题。

二、边境自由贸易区提出的警务课题

自由贸易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基本特征,客观上决定了自由贸易区所在地的警务“国际化”趋势。因此,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边境扎根,边境自由贸易区新警务必然接踵而至。

(一)边境自由贸易区提出的警务内容

1.涉外警务:虽然不能说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所有警务全都是国际警务,但是绝对能说,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所有警务,全都涉外。它的涉外不一定直接和显性,可能间接、也可能隐性;涉外程度的多少或大小不一定完全相同,可能很多很大或很小很少。因此,涉外警务并不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它包含有警务技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警察能力等许多实实在在的内容。

2.国家安全:边境是国家的前哨和前沿,现在,以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向外国和外国人敞开大门,划出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合法经营的场所。因此,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这并不只是对警察的要求,而是要求警察帮助全体边民都能达到的要求。[3]换句话说,就是保卫国家安全是一个“全民皆兵”的系统工程,警察必须发挥组织、领导等作用。

3.信息管理:随着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的不断增大和日益加剧,信息安全管理已成国际性的重大难题之一。边境自由贸易区更是如此,而且传统领域与非传统领域的信息大都交织缠绕,不易辨识、难以甄别。因此,关于边境自贸易区的警方信息管理,需要提高设备设施技术含量和积极技术创新,更需要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建设。

4.人口管理:主指境外人口管理,一是流动管理,他们的出入境、在我国境内流动等;二是行为管理,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我国法律规范,是否有如:酒后驾驶、伤害他人、窃取军事或经济信息等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德良序等行为;三是安全管理,依法保护他们的生命、身体和财产安全。毫无疑问,其中也应包括境内的相关人口管理。

5.内保督促:自由贸易区应有自己的安保系统和人员,自由贸易区的企业还会有自己的安保系统和人员。因此,警方要根据法律法规,督促他们完善安保制度、加强队伍管理和相关设施建设,还要主动强化与他们的联系沟通,监督他们的安保系统在法律容许的范畴之内运行,不能“越界”,指导并引导他们向着依法配合警方、共同做好安保工作的“一体化”方向努力。

6.经营监管:自由贸易区的企业经营管理当然不在警察管理范畴,但如果企业的经营涉及到了犯罪,如:金融诈骗、洗钱、走私贩毒、有组织国际犯罪等,警察管理就是责无旁贷了。现在,围绕经济的新型犯罪不断出现,自由贸易区自然也会进入犯罪组织犯罪分子作案目标的视线范围。因此,边境警方对自由贸易区的企业经营监管,要注重技术投入,还要突出和强大智力投入。

7.突发事件:关于边境地区自由贸易区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警方应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是区位特征决定的。警察要在防范上动脑筋、下功夫,要在做好治安事件、刑事案件、暴力恐怖事件等案事件的分类工作,做好自由贸易区内、自由贸易区所在地区内、自由贸易区内企业国家等影响分级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防范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8.生态保护:自由贸易区不是“法外之地”。因此,警察必须在保持自由贸易区“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中,在“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和“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中,发挥应有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是警方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也是警方监督自由贸易区企业必须规范的经营方式和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

9.舆情导控:边境的区域特殊性和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化特征,需要积极引导和努力保持舆情即社论、民议、网谈、街聊等,能在有利于自由贸易区发展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迅速腾飞和有利于区域社会和谐稳定的轨道上前进,是警察必须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要求掌握的技术和具备的能力。当然,导控的重点和关键是“导”不是“控”。

10.群众工作:边境自由贸易区的警察群众工作,首先,工作对象是边民、外国人和内地人等的“混合体”或“共同体”;其次,工作性质是“国际群众”工作或涉外群众工作;再次,工作要求是边境标准之上的国际化标准。因此,如果再算上边境邻国的群众,警察的群众工作难度会更大,创新要求会更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能力提升和知识结构调整会更迫切更强烈。

(二)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能力的要求

1.国际理解:主要是指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一要培养自己尊重和理解不同习俗、文化、宗教、法律等的态度和习惯,二要提高自己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生存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2.高新技术:主要是指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起码应该做到如下两点,大体掌握本自由贸易区内企业高新技术装备的知识和基本了解世界警用高新技术装备的动态。

3.语言沟通:主要是指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要把学习外语、努力提高自己外语交流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作为警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更大的投入。

4.国际法律:主要是指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要在深刻理解我国法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际法律、自由贸易区企业国法律,根据事情、事件或案件等的需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或交汇点,更好地服务于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5.国际素养:主要是指要求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必须牢记,自己的言行举止代表着中国人民警察的形像,涉及到至少两个国家的(国际关系,要在规范执法的基础上,注重非执法警务活动中的礼仪、礼节和礼貌,不断提高执法的文明程度和文明层次。

三、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的思考

要想有效处理高效应对跟随自由贸易区落户边境而来的警务问题,就要具备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要求的能力素质,组织警察进行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一)确立训练目标

关于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的目标设立虽说紧紧围绕的是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的具体需求,但却是个具有一定政治含量的技术活。简单说,就是通过训练,使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把握涉外警务的特点,了解涉外警务基本知识,掌握涉外警务技术技能,熟悉涉外警务高新技术装备及其运用,初步建立涉外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具备或基本具备处理应对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的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质体能。另外,还要训练他们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正确思维,站在国际的高度把握中国政治的深度,不断提高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的创新能力。

现在,由于我国的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还处于初始或起步阶段,暂时还不能把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拆解成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等不同的部分,根据不同部分的具体需要,制定技术训练指标、体能训练指标、外语能力标准、心理训练标准等细分或量化的具体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目标的完美,还需要积累、沉淀、提炼和不断修正、及时调整。它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保持耐心和恒心。

(二)选择训练内容

关于训练内容的选择,应该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1.意识培养与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位置和国际性质,要求警察训练必须优先保证涉外意识培养和国家安全意识建立等内容。关于这一点,在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界定还不太准确、技术还不太成熟、方法体系还没有建立等的“始发”阶段,尤其重要和突出,要有认识高度和理解深度。当然,关于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的内容,也应包括其中,不可忽视、不能省略。

2.技术掌握与运用: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是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现在虽然还不能细分和确认系统中的警务内容,哪些属于主干警务,哪些属于辅助警务,哪些属于兼顾警务等;也还不能清晰和明确主干、辅助、兼顾等的警务内容定位能否变换,或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进行什么样的变换等,但是只要围绕对人、对物和对环境等的管理,以对人、对物和对环境的管理为中心来选择和设置技术训练内容,就不会远离实际需求和具体需要。

3.装备了解与操作:这部分的训练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局限性的特点。直白点说,除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之外,就是了解装备的训练内容,必须针对本边境自由贸易区企业的技术装备;操作装备的训练内容,必须针对本边境自由贸易区警方实际拥有的技术装备。重点应是现有装备性能拓展的技术创新,如:配置改进或与其它装备整合功能就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提升等。另外,关于技术装备使用的法律规范培训,也应重视和加强。

4.体能与心理训练:根据训练学理论,体能和心理训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讲究科学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马到功成。因此训练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应以介绍训练的手段、步骤、指标和监测等方法为主,重点应该落在体育生活、健康生活的良好生活方式培养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建立以及健康心态的保持等方面。

5.规范和文明执法:执法对象的境外身份,要求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的规范和文明执法活动的内容,不能停留在依据中国法律和国际法律执法、依据中国法律和国际法律文明执法的层面,还要求能够尊重和理解执法对象国家的法律执法和文明执法,如:宗教仪式过程中不传讯犯罪嫌疑人,晚上九点以后一般不询问证人等,都应纳入训练内容,以提高规范、特别是文明执法的水平层次。

6.反“内乱”技术: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边境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要求反“内乱”技术必须得到充实和加强,如:冷战的苏联解体、美国的“2011利比亚战法”、一场一场的颜色革命、美国战略东移引发的我国南海动荡、“北约”东扩引发的俄罗斯安全危机以及我国疆独分子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藏独分子达赖的境外流窜煽动、台独分子的肆无忌惮,包括香港的“占中”事件等等,都是可以使用的素材和教材。[4]

7.服务自由贸易区经济: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因自由贸易区而出现,边境自由贸易区因经贸发展需要而出现。因此,警察服务于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并不只是理念,也不能永远停留在“间接服务”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就是“做实”服务经济发展,赋予服务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把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保驾护航边境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的方法、内容、手段以及装备等,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教材体系。

8.开阔视野和思路:在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中增选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等内容,是由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化特点决定的,它要求训练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立足本职岗位,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即从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政权安全等角度,从社会发展的高度即从人类经济国际化进程、信息化发展和科技技术进步等角度,思考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工作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当然,在训练内容的把握上,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状况,要高于现实,但不能完全脱离实际或距离实际太远。

(三)创新训练方法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第7条之规定,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应该归属于“专业训练”范畴。因此,创新训练方法的基础和前提,都是对“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的充分认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所以,我国自由贸易区和边境自由贸易区的起步阶段,客观地决定了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等,目前处于“建设”过程当中以及需要进一步完整、完善和完美的现实状况。换句话说,就是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的方法创新,暂时、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或阶段之内,仍应以理念、理论研究等为主。

当然,强调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自身的“成熟度”,是影响或关系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方法创新速度快慢和层次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意味着现阶段或现状下,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方法的创新实践只有或只能等待。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大胆探索,就有可能重点突破或突破局部,也就有可能以点带面地推动全局,进而加快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方法创新的前进步伐。另外,缩短理论研究为主的时期,变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并重,也是攻关的重大课题和主要任务之一。

(四)积极训练研究

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涉外”特征、“边境”特点和“始发”的特殊阶段等,对训练研究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立足边境自由贸易区,不仅要求探讨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国家经济新增长点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警察训练;而且要求探讨保卫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政权安全中的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探讨人类经济社会国际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中的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当然,还要探讨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自身的分类、归属、地位等问题。研究的重点和核心,即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把研究成果迅速转化成训练的效能效益。因此,关于我国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研究的腾飞发展,不仅需要思想的重视高度,还需要经济投入、组织保证、人才支撑、施训机构配合等的保障落实。

综上所述,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它的区位特殊性、涉外国际性和关联的经济性、试点的标志性、始发的尝试性等等,已经具备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或独立研究方向条件,即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务研究或自由贸易区警务研究而存在的条件要素,组织人财物力专门攻关,是边境管理、边境自由贸易区管理、边境警务管理等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点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等的需要。因此,立足警务管理,站在警务之外的经济发展、国际形势和保卫国家安全需要上,探讨边境自由贸易区警察训练等问题,且非常有必要纳入重大课题序列,集中力量、集体攻关。

[1]网编.自由贸易协定[EB/OL].(2014-11-20)[2016-02-20].http://baike.so.com/doc/.

[2]网编.2013年全国各省国民生产总值[EB/OL].(2014-02-02)[2016-02-20].http://www.360doc.com/.

[3]李明.基于国家安全的警察培训课题思考[J].公安教育,2014(4):23-27.

[4]李明.论中国警察教育训练面临的新课题——利比亚战法思考与启示[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82-85.

责任编辑:杨 蔚

A Research on Police Training and Policing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 Free Trade Zone

LI Ming
(Police Training Center, National Forestry Bureau, Nanjing 210042, China)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zone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ing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Policing administration or police training in free trade zone already have the conditions as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field and direc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ing background of China's free trade zone and the zone features of border,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features of the policing issues in the free trade zone of border areas are related to foreign country, national security, religion and national relations, so the police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s. Such contents like firm political beliefs and positions, anti-civil disorder technique, standardized and civilized law enforcement and services for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zone are proposed to become parts of policing train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incorporate into teaching materials.

border free trade zone; policing management; policing content; police training

D631.15

A

1671-5195(2016)04-0123-06]

10.13310/j.cnki.gzjy.2016.04.018

2016-04-05

国家森林公安局工作项目《我国边境警务发展中的互嵌式职能结构和森警履职能力提高对策研究》(2015-39号);国家林业软科学项目(基于生态安全的森林警察能力结构分析和训练体系研究)(2016-RQ2)。

李 明(1961-),男,河北冀县人,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国家公安发展战略和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边境警务
边境扬威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环球警务专访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