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6-03-18陶泱霖

高教学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实力中华传统

陶泱霖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陶泱霖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如下两个思考问题: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征程中的实际作用,作者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视角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总结出可行性较高的路径措施,以期望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概述

文化软实力自从被正式提出以来就得到了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与认可,同时还成为了我国学术行业中的一项研究热点。如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之所以会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主要是由于国人已经开始重新意识到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经济水平与军事实力不断上升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口号一经提出就在全社会引发了高度的共鸣。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最早出现于由西方著名学者爱德华·泰勒所创作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爱德华认为,文化应当是整个社会在发展与进步过程当中所有产生事物的总称,其本身具有着同政治、历史以及经济相对应的内涵概念。我国著名的传统文化研究学者梁漱溟表示,文化所指的应当是文学、思想、学术以及教育等等。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很多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具有着普遍性与整体性的特点[1]。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从之前的诸子百家还是到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几乎在所有发展阶段中都能够看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归根结底来看,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大致包括如下的三个方面:首先,人文精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遵守基本的做人原则与学习做人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从古时所倡导的“仁者爱人”到现代社会所贯彻的“以人为本”,无一不充分展示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修养与教育内涵。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社会发展与进步以后,以人为本已经同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紧密的关联在一起,并且充分的展示出了马克思主义中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其次,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这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时代发展与历史沉淀所逐渐形成的,非常的符合于历史时代潮流中的精神实质;最后,顽强精神。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处,民族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均离不开顽强精神的支持,只有保证每个中华儿女都具备成熟且积极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中继续发光发热[2]。

(三)文化软实力的内部要素

1.文化凝聚力

中华优秀文化的凝聚力是由传统文化所独有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所形成的,这不仅需要人们对已有文化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维护,同时还要对当代人的文化涵养与责任意识进行积极的培养。为此,文化凝聚力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动态化与多元化的特点。

2.价值感召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会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后仍然如此的繁荣且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我们拥有着一脉相承的道德观念与人生追求[3]。

3.文化创新力

传统文化如果想要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去不断的磨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针对现有的多元文化与异质文化展开有选择性的吸收与消化,在此基础之上实现高度整合后的再次创新。尤其是在信息发展速度飞快的新时代中,文化软实力的展现尤其需要得到创新能力的支持。

(四)文化软实力的外部要素

1.文化吸引力

由文化所产生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文化的形成背景,在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当中,处于高势状态的主体文化会将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吸收过来,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来形成自己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形成令人着迷的文化吸引力。

2.文化辐射力

文化辐射力又可以被理解为是传统文化在国际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文化辐射力本身具有着超强的延续性特点,并且能够对传统文化带来非常明显的传播效果。

3.外交影响力

外交能力是国家实力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而外交政策则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项外在表现。我国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运用好软实力来完成外交工作,同时还要制定出符合当前国际发展形势的外交政策,为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创造出更多良好的外界条件。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一)兼容并蓄,促进文化的多元化融合

文化能够被分为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落后与创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开始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并且不断的朝向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方向所发展。传统文化如果想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得以更加顺利的传承,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传统意识形态领域中所拥有的指导地位,充分运用爱国主义思想来激发出中华人民的精神斗志,让我国的各族人民能够互相督促、互相监督,进一步增强人民对民族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1.充分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最好动力。首先,要针对有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料进行科学化的整理,并且要在其中发掘出符合历史发展与进步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将那些带有不良分裂意愿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筛选出去,避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其次,要从根本上杜绝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产生盲目的排他性与自大性,要在发扬本土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来不断的注入文化活力、提升文化自信,尽可能的增强民族文化所具备的自主创新能力[4]。

2.学会包容与欣赏,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要在包容多元文化与吸收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将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在强化一体与凝聚共识上。毋容置疑的是,如果只是去一味的强调“多元化”而忽略“一体化”,那么将会对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需要在积极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掘出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释家以及道家的精华内涵,充分利用诗词歌赋以及古文戏曲来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理政智慧

1.“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

传统的儒家思想所推崇的是仁政治国,所反对的是过于重视刑罚而忽略掉道德的制约作用。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曾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事实上,在我国古时所拥有的优秀思想和重视民众的理念却仍然值得人们去学习和借鉴。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所提倡与坚守的以人为本为的就是要让国家群众过上更加平和与富足的生活,通过增强社会生产力的方式来不断的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要确保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都可以享受到应有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以及文化权益,同时还要去尽可能的满足于人民群众所提出的物质需求与文化标准,努力将文化成果转变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

2.“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

我国的传统儒家思想所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的形成需要以道德作为基础保障,并且要重视修身律己。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实践智慧不仅具备着伦理性的特点,而且也应属于是道德知识的范畴中,其关键之处就在于知行合一与言出必行。本篇文章所讨论的知行合一虽然并不仅仅针对于道德伦理的层面,但是同样却要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给予高度的重视。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言:“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的整体战略布局,尤其要重视理论学习过程中的改革与创新,不断的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战略意以及问题意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三)增强中华优秀文化对外的影响力

作者在这里要借用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的确,莎士比亚所创作出来的戏剧不仅对英国的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然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同样也蕴含着非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例如诸子百家的文学著作以及四大名著等等,它们的艺术性与思想内涵虽然并不逊色于莎士比亚,但是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却相差甚远。在日后的工作当中,需要充分发掘出传统文化作品的精髓,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早在1988年,在世界范围内的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联合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事实上,孔子所提出的很多学说都成为了西方国家所认同和信奉的黄金法则,尤其是在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我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均成为了世界各国所学习和效仿的主流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而且在其中还蕴含着很多西方文化所无法领悟的思想内涵,人们所要做的就是结合当前时代的文化特点与国际中的思想潮流来完成深层次的发掘与创新,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1]孔宪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5(1).

[2]张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访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J].中国国情国力,2014(12).

[3]龚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探讨[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2).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13(15).

At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llectiv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Bureau,Xi Jinping,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once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how to treat our own history and how to treat our own traditional culture.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actual effec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historical journey of achiev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the author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ing our nation's culture soft power.At the same time,it summarizes feasible measures,combined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e soft power,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opinion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traditional culture;the national culture;soft power

G40-055

A

2096-000X(2016)20-0017-02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专项课题《坚持“两个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格局》阶段性成果之一。

陶泱霖(1981,11-),女,汉族,湖南湘潭,毕业于中南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实力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实力抢镜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