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6-03-17谭宇筠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安全性

谭宇筠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希舒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CAP患者98例,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 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 对照组为79.5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 略低于对照组的10.20%,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头孢呋辛治疗更有优势, 且安全性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临床疗效;安全性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卡他莫拉菌、嗜肺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而入院后在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的特点, 对非典型病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由此, 作者对CAP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治疗, 效果令人满意, 现将所得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院治疗的CAP患者98例, 入选标准: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版)》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10×109/L或WBC<4×109/L;胸部X线检查大多呈支气管间质型。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及哺乳妇女。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 女20例, 年龄42~72岁, 平均年龄(53.6±7.5)岁。对照组男30例, 女19例, 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54.4±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痰热清(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30054)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d;口服磷酸可待因溶液(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3689)10 ml, 3次/d;口服茶碱缓释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284) 0.1 g, 2次/d;口服四季抗病毒合剂(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27669)10 ml, 3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3558)0.75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2次/d。观察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常州爱利欧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636)0.5 g+生理盐水250 ml, 1次/d。两组患者治疗12~14 d, 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痰细菌检查。

1. 3 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胸片X线检查阴影消失, WBC恢复正常, 微生物检查由阳性转为阴性;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 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但不明显;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 对照组为79.59%,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1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 1例出现胃肠道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 对照组3例恶心呕吐, 2例疼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45, P=0.0928>0.05)。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多发生于冬春季, 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胸痛等症状[3]。国外研究表明,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原, 其中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率也较高, 约占50%~60%[4]。由此表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头孢呋辛钠属于二代头孢菌属, 可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 且抗菌谱广, 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一些厌氧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但由于病原体的变迁, 治疗效果欠佳。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CAP治疗中具有以下特点:①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衣原体、军团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②组织渗透性较强, 在肺组织中有较高浓度, 且半衰期较长;③通过可逆地与原核生物核糖体50S亚基中23SRNA结合,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可起到杀菌作用[5]。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 对照组为79.59%,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似[6]。

综上所述, CAP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加上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 可作为CAP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刘英明, 王伟业.两种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比较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31):3735-3737.

[2] 陈小波, 龚央央, 王华富, 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荟萃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3(8): 1022-1025.

[3] 何添标, 黄祥亚.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青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1):3484-3485.

[4] 高微华, 吴开松, 林宇辉, 等.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对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22):3105-3107.

[5] 安晓武, 王晓玲, 胡树名, 等.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60例的回顾性分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5):30-32.

[6] 姜大勇.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22):1761-1762.

[收稿日期:2015-09-14]

猜你喜欢

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测定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