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2016-03-17湖北丁仕国任美玲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6年4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新课标

湖北 丁仕国 任美玲

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湖北 丁仕国 任美玲

【知识建构】

【疑难突破】

1.全面理解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 内容目的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①民主: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②专政: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发展教科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此处社会公共服务服务对象是全体公民,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障生活环境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准确理解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关系

关系 依法行政 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区别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主体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联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是执法的主体;依法执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三者统一于宪法和法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分类

内容按民主与法制标准 类别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群众通过法定渠道法制监督 司法机关、政府系统内部、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监督主体权力机关 人大及其常委会政治、社会团体 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人民群众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政府自身 上下级政府(行政机关)、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按行政系统行政系统外部 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行政系统内部 上下级政府(行政机关)、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4.正确理解政府权力运行的环节

决策科学决策 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决策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依法决策 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执行 依法行政要求 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监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意义①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决策环节);②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执行环节);③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监督环节);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综述)措施 ①关键是建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②建立行政监督体系

5.政府为何要做“某一件事”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2)政府负有五大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3)这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这是政府坚持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

(5)这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要求。

(6)这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打造有权威政府的要求。

6.政府如何做“某一件事”

(1)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要履行管理和服务的基本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

(2)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坚持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5)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监督。

(6)提高政府公信力,打造有权威的政府。

【备考通鉴】

□考情回顾

本专题考点属于核心高频考点,新课标高考多次考过政府的职能、原则和宗旨、依法行政、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权威等考点,对本专题考查的试题类型既有选择题,又有主观题。2012年、2014年、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38题都考查了政府职能、政府责任、宗旨、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等本单元的知识。2013年新课标Ⅱ第16题,2014年新课标Ⅱ第17题、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7题,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8题,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本单元知识。

□命题预测

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预计2017年本专题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以政府在现实生活中的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建设法治政府、支持双创等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政府的职能、宗旨、依法行政、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权威等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仍然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

【高考真题】 (2015·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思路分析】本题是措施类试题,设问主体是政府,涉及本单元的知识是依法行政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依据材料可知,政府要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强化监管,并公开预算,接受权力机关和社会的监督。

【思维阻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强,抓不住关键词,不能迅速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规律方法】从设问的类型看,本题属于措施类题目。解答此类题关键是先从材料中找出某项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根据限定的知识从问题中一一找出解决的措施。

参考答案: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依法行政 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
依法行政 执法为民
——湖南省工局2016年工作掠影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