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教育为什么失败
——以阿尔喀比亚德为例

2016-03-16樊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比亚城邦雅典

樊黎

(圣安德鲁斯大学 哲学系,英国 圣安德鲁斯)

哲学教育为什么失败
——以阿尔喀比亚德为例

樊黎

(圣安德鲁斯大学 哲学系,英国 圣安德鲁斯)

同古典时代相比,广义上的哲学教育和伦理教育的位置发生了逆转,哲学教育取代伦理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情形背离了柏拉图等古典思想家对教育的论述。作为哲学教育的经典案例,苏格拉底与阿尔喀比亚德的交往揭示了哲学教育的成败与其内在特性的关系。对这一案例,古典思想家多有反思。色诺芬、柏拉图和普鲁塔克都为苏格拉底辩护,但方式有所区别,反映了他们对这一哲学史事件的不同理解。但同时,修昔底德帮助我们理解到,苏格拉底尽管没有“败坏”阿尔喀比亚德,但使阿尔喀比亚德败坏的诱因同哲学的内在特性有着某种相似,从而使哲学易被误解成某种具有败坏作用的东西。这是哲学教育的内在弱点,也是必须以伦理教育为其基础的理由。

哲学;教育;阿尔喀比亚德;苏格拉底

在绝大多数场合,哲学教育远不是西方古典教育的主流。然而哲学教育实质上构成了现代教育的主流,在某种意义上,哲学教育甚至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唯一形式。这里所说的哲学教育,当然不是指现代哲学学科的专业教育,而是指这样一种渊源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学园的教育形式:以确定性的、关于原因的知识为对象①,以道理的讲授和论辩为主要形式②,以各式学说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哲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主导地位最尖锐地体现在如下对比当中: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专为哲学家设计的课程——算数、几何、立体几何、天文、乐理和辩证法——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普遍的基础教育的一部分③。与之相对,《理想国》第二、三卷论述了一种古典世界更为熟悉的基础教育形式,即诗教。虽然苏格拉底对荷马等诗人的批评让他的论述染上了鲜明的革新色彩,但同更传统的诗教一样,苏格拉底的新型诗教也是以涵养性情、变化气质为目的的伦理教育。按照柏拉图的论述,哲学教育的受众较伦理教育狭窄得多,而且必须以后者为基础④。因此,柏拉图会认为,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受教育者缺乏进入哲学教育之前的准备。那么,哲学教育为什么需要以伦理教育为准备?单纯的哲学教育有什么弱点?这种弱点是否仅仅来自哲学教育的普遍化,还是说,除此之外,哲学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弱点?

本文将尝试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做出初步的思考。我们思考的切入点是古代哲学教育的一个实例,苏格拉底与阿尔喀比亚德的交往。苏格拉底对阿尔喀比亚德的哲学教育可以说彻底失败了,这一失败的后果极为重大,不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而且改变了整个希腊世界的格局,因而成为古典文献中经久不衰的主题。相比之下,柏拉图对小狄奥尼修斯教育的失败,虽然改变了哲学家的个人命运,但却不足以具有前者的广泛影响;而关于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我们缺乏足够的文献材料考察哲学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因此,苏格拉底与阿尔喀比亚德成为了最合适的考察对象。

一、哲学教育的受害者

长久以来,尤其在苏格拉底同时代的雅典同胞看来,苏格拉底同阿尔喀比亚德的交往是哲学家“败坏青年”的主要罪证之一。而按照柏拉图的理解,与“不信城邦所信之神”之类针对不虔敬之罪的指控相比,“败坏青年”是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主要原因⑤。按照色诺芬的记述,指控苏格拉底的人提出的主要罪证,就是阿尔喀比亚德和克里提亚。后者是寡头政体中最贪婪最暴戾的人,而前者是在民主政体中最放纵最肆无忌惮的人。“没人比他们带给城邦的损害更大”,而这些都是他们与苏格拉底交往的结果⑥。

这两人当中,阿尔喀比亚德无疑是更受人瞩目、日后给城邦带来更大损害的一个。阿尔喀比亚德出身高贵,样貌俊美,才干过人,抱负远大,又有伯利克里做监护人,雅典人普遍认为他将是雅典未来的希望。然而他奢侈放荡的生活方式为人诟病,因此也招致了人们的猜疑,认为他想要成为雅典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的僭主⑦。阿尔喀比亚德自视甚高,极为傲慢地对待他的所有追求者,唯独对苏格拉底俯首帖耳⑧。这样看来,雅典人认定苏格拉底对阿尔喀比亚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败坏了他们的希望之星,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阿尔喀比亚德的生活方式只是招致猜疑的话,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就彻底证明了他的“败坏”。他先是破坏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间由“尼西阿斯合约”所缔结的和平,随后又鼓动雅典人违背伯利克里的遗嘱和尼西阿斯的建议,发动了一场极为冒险的西西里远征。这场远征的失败让雅典彻底失去了赢得战争的希望。远征的失败同样与阿尔喀比亚德有莫大的关系。在远征前夕,阿尔喀比亚德卷入了一场诉讼,被指控参与了渎神事件。雅典人认为这一事件是更大的僭政阴谋的一部分。阿尔喀比亚德素来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猜疑让雅典人认定他是整个阴谋的幕后主使,并判处他死刑。此时已带领雅典远征军出征的阿尔喀比亚德叛逃到了雅典的敌人斯巴达一方,并推动斯巴达迅速增援叙拉古,最终让雅典输掉了这场远征。“这是这次战争中希腊人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修昔底德在描述西西里远征的结尾处写道,“照我看来是我们所知道的希腊历史中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对于胜利者来说,是最光辉的一次胜利;对失败者来说,是最悲惨的一次失败。因为他们在一切方面都被彻底击败了,任何一点上都没能幸免;他们所遭受的,诚如俗话所说的,是彻底毁灭,步兵、舰队——一切都毁灭了。许多人中间很少有回到故乡的”⑨。

按照修昔底德和其他许多雅典人的看法,这样一次冒险行动是为了阿尔喀比亚德个人的私利与虚荣,而非城邦的公益⑩。对这场远征导致的军事、政治灾难,阿尔喀比亚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或许有人会说,如果雅典人不猜疑阿尔喀比亚德,雅典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很有可能征服西西里乃至迦太基,建立一个日后罗马所建立的地中海帝国⑪。而且,修昔底德说得很清楚,征服西西里并不是阿尔喀比亚德一个人的野心,而是大部分雅典人的野心(6.15.1)。当远征军覆灭的消息传到雅典之后,修昔底德不无嘲讽地写道,人们愤怒地指责当时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8.1.1)。尽管如此,正是阿尔喀比亚德决定性地卸下了伯利克里和尼西阿斯试图驯服雅典人的缰绳,将城邦中危险的激情释放了出来。而雅典人对阿尔喀比亚德的猜疑,很大程度上也是阿尔喀比亚德自身的性格导致的。修昔底德认为,正是阿尔喀比亚德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毁灭了雅典城邦”(6.15.3)。难道真的像雅典人所说的,是苏格拉底败坏了阿尔喀比亚德,间接导致了雅典的毁灭?

二、为苏格拉底辩护

柏拉图显然认为,在阿尔喀比亚德的问题上,苏格拉底是无辜的。与其说是哲学教育败坏了阿尔喀比亚德,不如说是阿尔喀比亚德根本上错过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在《会饮》中,柏拉图以高超的笔法将阿尔喀比亚德错过哲学教育这一事件表现了出来。只有在苏格拉底借第俄提玛之口将关于爱欲和哲学的最高智慧透露给在场听众之后,阿尔喀比亚德才姗姗来迟(212c)。这并不是后者第一次错过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在阿尔喀比亚德回忆同苏格拉底交往的秘史时,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引诱苏格拉底,试图从他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智慧(217a-219d)。急不可耐的阿尔喀比亚德为了让苏格拉底“臣服”,打断了苏格拉底接下来可能要说的话⑫。柏拉图表明,即使在最私密的场合,在阿尔喀比亚德最接近苏格拉底的时候,他也没能从后者那里真正得到哲学教诲,因而不可能是苏格拉底的教育“败坏”了阿尔喀比亚德。

阿尔喀比亚德所错过的哲学教育是什么呢?从苏格拉底被打断的上一句话看来,应该是关于最好的生活的教诲(219b1-2)。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苏格拉底转述的第俄提玛的教诲。第俄提玛告诉年轻时的苏格拉底,主宰人类生活的爱欲就是对好的东西(tagatha)和美好生活(eudaimonia)的欲望(204e-205a),而这种欲望的最高满足在于超越了政治生活的静观沉思当中(208c-212a)⑬。但阿尔喀比亚德却从未能将他的欲望提升至这一境地。如普鲁塔克所言,阿尔喀比亚德多变的性格背后,不变的是他对胜利和荣誉的极端热爱⑭。他爱苏格拉底,并不是想要过苏格拉底式的生活。“如果神明让他们(阿尔喀比亚德和克里提亚)在一辈子度苏格拉底那样的生活和死亡之间作一抉择的话”,色诺芬说,“他们是会宁愿选择死亡也不会度苏格拉底那样的生活的”⑮。阿尔喀比亚德在《会饮》中的行为和发言表明,他所爱慕的苏格拉底的智慧,不过是后者的雄辩之才⑯。他相信,得到这种智慧,就能在政治生活中取得胜利和荣誉。

然而,这个辩护并不能够完全让人满意。它固然表明了阿尔喀比亚德没有被哲学教育败坏,同时似乎也暗示了,哲学教育无力改变阿尔喀比亚德的天性,引导他走向更好的生活。换句话说,哲学教育虽然不是危险的,却是无用的。考虑到这一点,色诺芬的辩护似乎更加有力。在色诺芬看来,苏格拉底不仅没有败坏阿尔喀比亚德,而且的的确确让他变得更好、至少是更节制了。只是后者在城邦中的地位让他承受了太多的诱惑和逢迎。正是这些诱惑和逢迎抵消了苏格拉底的影响,最终败坏了他⑰。普鲁塔克延续了这一思路。他笔下的阿尔喀比亚德处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和小人的诱惑逢迎的夹缝之中⑱:

尽管许多强有力的竞争者,苏格拉底的爱最终征服了阿尔喀比亚德。由于优秀的天性,他被苏格拉底的言辞攫住了,他的心被拧了过来,他的双眼被灌满了泪水。但有些时候,逢迎者用许多快乐诱惑他,他会将自己交给他们,从苏格拉底身边溜走,出逃后又受到追逐,但他只对那个人(苏格拉底)抱有羞耻与敬畏,瞧不起其他人。

普鲁塔克将阿尔喀比亚德比喻为一块铁,这块铁被逢迎者带给他的虚荣与傲慢的烈焰烧软,又被苏格拉底的冷水浇得坚硬(6.4)。但最终,真正的败坏者占了上风。

柏拉图不会反对这种解释。事实上,他将这一解释提升到了政治哲学的层面。《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的结尾,苏格拉底表达了他对阿尔喀比亚德的担心;从对话作者的角度而言,这一担心也就是对阿尔喀比亚德的败坏的解释:“我愿意你继续下去:尽管也担心,倒不是不信任你的本性,而是担心城邦的实力,比你我的更强大”⑲。不单是城邦中少数小人,而是城邦本身的力量造成了阿尔喀比亚德的败坏。该如何理解这里所谓的“城邦的力量”(hē tēs poleōs rhōmē)呢?《理想国》第六卷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同时,这一解释也可以被看作对阿尔喀比亚德的败坏所做的解释。

在谈到城邦对哲学家根深蒂固的偏见时,苏格拉底解释了大多数哲学天性必然被败坏,而哲学并不应为此负责(490e-495c)。苏格拉底说,每一种让人成为哲学家的天赋,都有可能让人离开哲学。天赋卓越的人一旦被不当的教育败坏,其结果将比天赋较差的人更坏。那么败坏哲学天性的是谁呢?并不是像大众(hoi polloi)认为的那样,是被所谓的智术师败坏的。实际上,败坏青年的正是大众自己。在影响年轻人方面,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同大众的好恶相提并论。大众在集会、法庭、剧院、兵营和其他公共场合主宰了善恶的判断,甚至将他们的判断通过法律凝结为城邦的意志,用惩罚的威胁来逼迫人们就范。如果说败坏青年的是智术师的话,城邦自己就是最大的智术师。而那些收取学费的智术师所传授的,不过就是同大众这头野兽打交道的技术,让人知道如何迎合众人的意见罢了。

城邦中天赋卓越的青年,自小就被寄予厚望,受到众人的逢迎⑳:

在这种情况下,你以为这个年轻人会怎么样呢?尤其是,假如他是一个大邦的公民,在这里富有财产,出身高贵,再加上人品俊秀身材魁伟的话?他不会充满不切实际的幻象,以为自己不仅有能力支配希腊人的事务而且有能力支配希腊世界以外的事务,于是乎妄自尊大骄奢自满丧失理智吗?

这不是对阿尔喀比亚德栩栩如生的描述吗?即使他被引导走向哲学,众人的嫉妒也会拉着他背离哲学(494d-e)。他的一切优秀品质,都让他成为双方竞逐的焦点。而这里竞逐的双方,不再是哲学家和小人,而是哲学和城邦,或者说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哲学沉思的生活和城邦的公共生活。而在这场竞逐中,除非机缘相助,哲学几乎一定会败下阵来(496d ff.)。

可是,为什么选择政治生活就一定意味着败坏呢?显然,这种选择本身很难说就是败坏。但哲学天性去选择政治生活,则相比别人更加容易受到败坏。这仅仅是因为哲学天性在许多方面都十分优秀,以至于免不了受到更多的诱惑和逢迎,还是说,哲学本身也扮演了某种角色?具体到阿尔喀比亚德身上,即使并非苏格拉底败坏了阿尔喀比亚德,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阿尔喀比亚德的败坏有关?我们将进一步反思这个问题。

三、哲学教育的过错

同现代读者的一般印象相反,在古代不乏攻击哲学的人,甚至有不少重量级的反对者。这些人并不是猥琐小人,而恰恰是品格高贵之士,其著名者如阿里斯托芬和老加图(21)。但随着广义上的哲学传统在现代的最终胜利,苏格拉底作为哲学的英雄和圣徒的形象成为思想史的固定模式,他所受的非议渐渐被遗忘。即便他的学说在今天遭到了无数的挑战(假使不是被完全抛弃了的话),也是从哲学的角度受到的挑战。换句话说,当我们说苏格拉底错了,并不是说哲学错了,而是说苏格拉底的学说没能符合(挑战者所认为的)哲学的要求,例如,不具备逻辑上的严格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立场并未受到挑战。然而,即使雅典人错误地处死了苏格拉底,难道阿里斯托芬和老加图对哲学的攻击也没有任何道理吗?

让我们考察一下在阿尔喀比亚德的问题上反对苏格拉底的观点。M.Gagarin在其论文《苏格拉底的hybris与阿尔喀比亚德的失败》中提出,阿尔喀比亚德失败的教育同苏格拉底的hybris,他的高傲与放肆,不无关系。反对苏格拉底的观点同为其辩护的观点一样,也来自柏拉图。在Gagarin请读者在关注《会饮》中苏格拉底的发言之余,也听一听阿尔喀比亚德自己的说法。Gagarin注意到,除了在《申辩》中被指控者莫勒图斯说成是hybristēs之外(26e8),苏格拉底仅在《会饮》中被说成一个hybristēs(22)。我们可以补充说,同《申辩》一样,这也是一场审判。阿尔喀比亚德明确地把自己当做原告,将苏格拉底置于被告席上,请在场的诸位做法官(219c)。苏格拉底的罪名来自他假装对美少年感兴趣,其实对他们毫不在乎,甚至藐视阿尔喀比亚德的美貌。在Gagarin看来,苏格拉底的hybris是双重的,他一方面高高在上,对常人重视的一切都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却隐藏自身的优越,假装无知,假装垂涎于美貌。而看穿这一切的人会将这种隐藏——苏格拉底式的反讽——看做极度的轻蔑。正是这种轻蔑伤害了阿尔喀比亚德,让他逃离苏格拉底和哲学。

然而,Gagarin的这种解释并不能成立。苏格拉底虽然并不真的在乎美貌,但绝没有对阿尔喀比亚德不屑一顾。如前所述,是阿尔喀比亚德打断了苏格拉底想说的话,而不是苏格拉底冷淡地对待阿尔喀比亚德。而且,并不是苏格拉底的冷淡(假定这一个论断成立的话)让他转而在政治生活中寻求安慰。无论是同时代的修昔底德、柏拉图,还是后来的普鲁塔克都可以证明,阿尔喀比亚德在遇到苏格拉底之前一直渴望着建功立业,是苏格拉底一度让他对哲学发生了兴趣。更重要的是,Gagarin的解释不仅不成立,而且缺乏哲学意义。他将苏格拉底教育的失败同第俄提玛教育的成功对比(23),使得苏格拉底的失败仅仅代表了他个人教育方式的弱点,而非哲学教育的内在弱点。这样一来,柏拉图记述这一失败的哲学意义就仍不清楚。

尽管Gagarin的解释并不成功,但他跟随阿尔喀比亚德自己的发言为其辩护的思路得到后来学者的继承。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M.Nussbaum在《善的脆弱性》一书第六章中对《会饮》的解读。Nussbaum认为,阿尔喀比亚德控诉苏格拉底的实质,是爱和爱所代表的人世生活的个别性同哲学的普遍性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跟随第俄提玛的教导逐渐上升到美本身,个别的事物将遗落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按照Nussbaum的看法,爱必定是关于个别事物和个体的,因而通向普遍性的“爱的阶梯”实际上是爱的取消(24)。在《会饮》中,并非苏格拉底的教导,而是阿里斯托芬的故事才能够解释爱的个别性。只有在这个故事里,爱的对象不是任何可以普遍化的性质,而是独一的个体。

与Gagarin的批评不同,Nussbaum并没有认为苏格拉底隐藏了他的智慧,或刻意疏远了人事。而是说,苏格拉底式的智慧是关于普遍性的智慧,这种智慧即使是最高的智慧,却不是阿尔喀比亚德所知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的那种关于变动不居的人世、关于如何在这样的人世中处理个别事物的知识(25)。Nussbaum认为,《会饮》所传递的信息,是这两种知识绝无可能兼得,我们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无论我们是否同意这一判断,Nussbaum的解释实质上取消了对苏格拉底的指控,因为她的解释意味着,不仅苏格拉底对人事一无所知,而且人所居处的世界同最高的存在是两个相互隔绝的领域,一个绝无可能对另一个发生作用(26),苏格拉底也就绝无可能用他的哲学教育“败坏”阿尔喀比亚德(27)。可以说,Nussbaum最终否认了哲学是危险的,但肯定了哲学是无用的;阿尔喀比亚德的指控揭示了某种深刻的冲突,但这一指控本身并不成立。

那么,我们究竟能否为阿尔喀比亚德的指控找到某种合理的理由?在Gagarin和Nussbaum的解读中,苏格拉底都被理解为拥有对最高存在的知识,他的生活也以某种方式被吸收进了最高存在的境地:恒常不变、自足无待(28)。然而,这并不是《会饮》对苏格拉底和哲学生活的理解。哲学家是某种居间的东西(metaxy):他居于完全无知(冥顽不灵)与完美的知识之间(29)。他是爱欲(erōs)或欲望的化身。哲学家不是一块与世无争的石头,也不是与人事隔绝的神。他对美貌无动于衷不是因为他消弭了一切欲望,而恰恰是因为他有最大的欲望,大到希腊最美的身体都不能够满足他。强烈的欲望正是苏格拉底与阿尔喀比亚德的共同点。普鲁塔克说,阿尔喀比亚德的性格多变,但不变的是具有强烈的激情(megalōn pathōn)。对他来说,这种激情体现在热爱竞争(philoneikon)、热爱成为第一(philoprōton)(30);而苏格拉底的激情则体现在热爱智慧。尽管如此,二者具有类似的精神气质。强烈的欲望让他们不满足于城邦为它的公民所规定的视野,而以各自的方式超越了这一视野。对苏格拉底来说,超出城邦的视野意味着获得自然的视野;哲学家热爱真理,憎恨虚假,即便是高贵的假话(31)。如果哲学家来统治一个城邦,他将不是把高贵的假话当真的护卫者,而是把习俗仅仅当成是习俗的立法者(32)。他是以真实存在为尺度,从习俗外部打量习俗的人,因而超越了习俗(33)。而这种超越在阿尔喀比亚德眼中,仅仅呈现为对城邦的习俗(nomos)不屑一顾(34)。阿尔喀比亚德错误地模仿了苏格拉底;而这种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哲学的巨大欲望同样超越了城邦所规定的视野(35)。

在这个问题上,修昔底德深化了我们的理解。修昔底德借伯利克里之口将雅典的伟大和雅典帝国的扩张追溯到雅典的生活方式。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力量和德性,并非来自法律的强迫,而是来自每个人被允许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自由(36)。借用柏拉图的说法,民主政体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政体,在这个政体中包含了所有的政体(37)。因此,只有帝国才能满足雅典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但帝国的扩张必然以其他城邦的自由为代价。因而雅典帝国主义的内在原则同伯利克里口中雅典德性的另一面相互冲突:伯利克里说,雅典人虽然在私人生活中随心所欲,但在公共生活中敬畏并服从法律,尤其是援助受害者的法律(38)。法律是自由的界限;如果突破了这一界限,雅典帝国之于希腊世界就如同僭主之于城邦。雅典的生活方式既是她力量的源泉,同时也是藐视法律的危险之源。关于雅典帝国与雅典的生活方式,阿尔喀比亚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六卷的两次演说中表达了同伯利克里类似的理解。但在他身上同样表现出了雅典帝国主义的僭主化:他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正是雅典使节在米洛斯辩论中为雅典辩护的理由:强者理应随心所欲地行使他们的权力,弱者只能忍受他们所必须忍受的(39)。阿尔喀比亚德实际上模仿的不是苏格拉底,而是雅典城邦。在这个意义上,修昔底德肯定了柏拉图的诊断:是城邦而非苏格拉底败坏了阿尔喀比亚德。但哲学的责任在于:哲学由于她自身的性质,极易被误解为民主城邦身上那种不受节制的欲望。哲学家与僭主都是爱神的化身(40)。

在谈论哲学家的教育时,苏格拉底特别叮嘱在辩证法训练时必须多加小心,因为辩证法可能让人违反法律(paranomia)。苏格拉底解释说,正如一个富裕之家的养子,在得知自己的父母并非亲生父母之后,可能因此不在乎父母的教导,而屈服于小人的谄媚。法律教导的意见,就像养父养母;而辩证法让我们发现法律的统治并非自然。那些不够正派的天性就会被引诱到邪路上。为了避免这种危险,哲学教育必须施加在健全的伦理人格之上。苏格拉底于是说(41):“上面所有这些话我们说出来正是为了预防这一点。我们要求参与这种讨论的人具有规矩和坚定的天性,而不是随便什么不合适的人,像现在那样。是这样吗?”

注释:

① 参考柏拉图《高尔吉亚》对知识与伪知识的区分(464b-465e);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对知识和经验的区分(981a12-981b10)。文中所引柏拉图文本,见Platonis Opera,5 vols.Edited by J.Burnet.Oxford:Clarendon Press,1899-1907.引用以Stephanus页码为准;英译本见Hackett版 PlatoCompleteWorks.EditedbyJ.M.Cooper.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1997.亚里士多德文本以Bekker页码为准;英译本见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2 vols.Edited by J.Barn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形而上学》中译文见吴寿彭译本(商务,1959)。下皆仿此,不再注明。

②除少数例外(如哲学),现代各学科的后缀-logy/-logie清楚地表明了它们同logos(道理)的渊源。

③《理想国》522b-535a。中译文见郭斌和、张竹明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下皆仿此。

④《理想国》535a-536a;537b-539d。

⑤ 柏拉图《申辩》24b8-c1:“(诉状)是这样说的:苏格拉底行了不义,因为他败坏青年,并且不信城邦所信之神,转而信新神”(吴飞译文,有改动。见氏译疏《苏格拉底的申辩》,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比较色诺芬《申辩》将罪名转述为“不信城邦所信之神,却引入新神并败坏青年”(10)[色诺芬文本引自Memorabilia,Oeconomicus,Symposium,Apology.Translated by E.C.Marchant and O.J.Todd.Cambridge/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3.下皆仿此];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中将针对苏格拉底的指控记述为“不虔敬以及败坏青年”(2.38.5-8)[中译见徐开来、溥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柏拉图不仅颠倒了不虔敬之罪和败坏青年之罪的次序,而且在紧随其后的对控告者的反驳中直接省略了不虔敬,将自己的罪名描述为“败坏青年”:“他说我因败坏青年而行了不义”(24c4),并进一步在后文中将不虔敬之罪理解为“败坏青年”的手段:“可你要告诉我们,莫勒图斯(苏格拉底的指控者——引者案),你说我怎样败坏青年?不过很明显,根据你写的这份诉状,我是通过教他们不信城邦所信的神,而是信新的神灵这件事(败坏了他们)”(26b2-6)。参吴飞,前揭,页173。

⑥《回忆苏格拉底》1.2.12(中译文见吴永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⑦ 柏拉图《普罗塔戈拉》316a;《阿尔喀比亚德前篇》104a-b,105a-c;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15(修昔底德文本引自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4 vols.Translated by C.F.Smith.London:William Heinemann Ltd./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0.中译文见谢德风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普鲁塔克《阿尔喀比亚德生平》(Plutarch’s Lives,vol.4.Translated by B.Perrin.London:William Heinemann Ltd./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6.);参D.Nails.The People of Plato(Indianapolis:Hackett,2002),页10-17;梁中和译疏《阿尔喀比亚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页15-17。

⑧ 普鲁塔克《阿尔喀比亚德生平》4.2-5.3。

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7.87.5-6。谢德风译文(商务印书馆,1985),有改动。

⑩《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12.2,6.15.2-3。

⑪ 普鲁塔克《阿尔喀比亚德生平》32.4-5。

⑬ 关于爱欲的奥秘,第俄提玛第一次论述的顶点是诗人和立法者的事迹(209b-e)。此时她特意提醒,关于爱欲的终极奥秘超出了迄今为止她的论述,青年苏格拉底在当时未必能够领悟(209e5-210a2)。这个终极奥秘的终点并非任何政治生活的成就,而是对美本身和存在本身的观瞻(210e1-211b5)。

⑭《阿尔喀比亚德生平》2.1。

⑮《回忆苏格拉底》1.2.16。吴永泉译文(商务印书馆,1986)。

⑯ 阿尔喀比亚德将苏格拉底比作西勒诺斯(Silenus)或萨提尔(Satyr)已经成为苏格拉底的经典形象(215a-b)。西勒诺斯外表的丑陋和内里的神像象征了苏格拉底表现出来的情欲和他内在的节制(216d-e)。然而,这是阿尔喀比亚德对这一比喻做的第二重解释。苏格拉底和萨提尔首要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能够让听众入迷(215b-216a)。阿尔喀比亚德将这一点当做苏格拉底的智慧的首要特征,这一看法反映在他将原本颁给阿伽通的“最有智慧的人”的桂冠转赠苏格拉底,解释道:“在言辞方面,你(阿伽通)只不过前天赢了一回,他(苏格拉底)在所有人面前从来没有输过”(213e3-5)。普鲁塔克追随柏拉图的看法,认为阿尔喀比亚德最重视的能力就是雄辩(《生平》10.2)。色诺芬也佐证了这种观点。在他看来,阿尔喀比亚德之所以同苏格拉底交往,乃是为了成为一个“精于言谈和行动的人物”(《回忆苏格拉底》1.2.15;参1.2.39)。

⑰《回忆苏格拉底》1.2.24-28。

⑱《阿尔喀比亚德生平》6.1。

⑲《阿尔喀比亚德前篇》135e6-8。这篇对话自施莱尔马赫以来被认为是伪作,但近年也有学者认为这篇对话的确出自柏拉图之手,见梁中和译疏《阿尔喀比亚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导论第二节“《阿前》被认伪以来的错综纠缠”,页6-15。无论这篇对话的真伪,都不影响结论,因为这并非孤证。

⑳《理想国》494c4-d2。郭斌和、张竹明译文(商务印书馆,2009),有改动。

(21)阿里斯托芬《云》;普鲁塔克《马可·加图生平》22-23。

(22)Gagarin,‘Socrates’“Hybris”and Alcibiades’Failure’.Phoenix 31.1(1977):22-37,页24注11。Gagarin将《阿尔喀比亚德前篇》认为是伪作,但同时指出在114d7处,阿尔喀比亚德也指认了苏格拉底的hybris。

(23)Gagarin前揭,页36。

(24)Nussbaum,TheFragilityofGoodness.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1986,页183。

(25)Nussbaum前揭,页195。这一解释回响着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评:医生并不研究健康本身,而是研究这个或那个个别的人的健康(《尼各马可伦理学》1097a11-14);或者说,医生并不为人本身治病,他只为个别的人治病(《形而上学》981a18-20)。

(26)这实质上就是柏拉图笔下的巴门尼德对青年苏格拉底的批评,见《巴门尼德》133a-134e。

(27)实际上,无论是阿尔喀比亚德,还是《会饮》的复述者阿波罗多洛斯,都无可怀疑地证实了苏格拉底决定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173c-e;215b-216c)。

(28)Gagarin前揭,页27-28;Nussbaum前揭,页195。Nussbaum将哲学生活比作石头的存在,不向任何东西敞开,也就拒绝了任何东西向它敞开。石头的比喻让人想起海德格尔的著名分析(《存在与时间》2.12,页55-56,中译本64-65;《艺术作品的本源》“作品与真理”)。可以说,Nussbaum将苏格拉底比喻为一块石头,其含义正是海德格尔在“石头是无世界的”这句话中所表达的东西。Nussbaum笔下的苏格拉底并不“在世界之中存在”。

(29)《会饮》202a;参202d-e。

(30)《阿尔喀比亚德生平》2.1。

(31)《理想国》490b-c;414b-415d。

(32)苏格拉底在414b8-c2暗示,统治者未必会相信高贵的假话。第六卷告诉我们,不相信高贵的假话的统治者就是哲学家——王。但护卫者中的辅助者则会相信这个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对护卫者中统治者和辅助者的区分,就发生在使用高贵的假话之前(414b1-6)。

(33)《理想国》504b-505a,尤其504c1-2。

(34)柏拉图《会饮》216e,219c,220b-d,221b。

(35)参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1.2.40-46,记述了一段阿尔喀比亚德同伯利克里辩论什么是法律(ti esti nomos)的对话。对话的而问答方式像极了苏格拉底对话,并且同后者一样挑战了对话者最初表达的城邦的公共意见。

(36)《伯罗奔尼撒战争史》2.39.4。

(37)《理想国》557c-d,561e。

(38)《伯罗奔尼撒战争史》2.37.3。

(39)《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16.6,比较5.89,5.105.2。

(40)《理想国》573b。

(41)《理想国》537d-539d;引文在539d3-6。

The Failure of the Philosophic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Alcibiades

FAN L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University of St Andrews,St Andrews,the UK)

Unlike in the ancient ages,the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in generic sense has taken the place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primary form of education.This change deviates from the teachings of the classical thinkers like Plato.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philosophy is revealed in the association of Alcibiades with Socrates.Their relationship received plenty of reflections in classical thinkers.Xenophon,Plato and Plutarch all defended for Socrates,in various way though,indicating their respective understandings of this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However,Thucydides makes us realize that,although Socrates did not“corrupt”Alcibiades,what did corrupt him has some similarity to the intrinsic character of philosophy,so that philosophy is easily misunderstood as a kind of corrupting power.This is the intrinsic weakness of philosophy because of which Plato makes it preceded by moral education.

philosophy;education;Alcibiades;Socrates

G40-02

A

1671-6124(2016)04-0041-06

2016-03-10

樊黎,圣安德鲁斯大学哲学系(英国KY169AL)博士候选人。

猜你喜欢

比亚城邦雅典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巴伦比亚Piur餐厅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雅典学院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穿着防弹衣去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