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思考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24期
关键词:国有经济薪酬国有企业

王 政 黄 鹤 莽 芳

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思考

王 政 黄 鹤 莽 芳

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国有企业在“十三五”时期的改革发展,事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事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事关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创新。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措施

1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国有企业在“十三五”时期的改革发展,事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事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事关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谋划好国有企业“十三五”的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十三五”时期以下三个主要改革发展目标。

一是保持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一致协调的增长速度。国有企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底线是不能跑输大势,应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目标,到2020年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上缴税费+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这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从做强做优做大角度考虑,“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增速应在7%左右。

二是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到2020年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国有企业要发挥好国民经济排头兵和领头羊作用,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国家“十三五”定性目标,应当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提出具体的量化的可考核的质量效益目标。

三是实现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国有企业目标。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和政治基础。要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

2.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根本问题是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公司结构治理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现代产权制度调整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政企分开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产权明晰、权利责任明确、管理科学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效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归属的历史问题,进一步明确国家和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助于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产权结构的治理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利益制衡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国有企业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2.2 调整国有经济的发展战略

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调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合理降低国有经济比重,不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向可以将公有资本集中到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的领域,在策略的选择上应有进有退,调整国有企业布局,采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新兴科技产业,推动国有经济可持续增长。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由国家经营外,其他领域逐步放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当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程,鼓励非公有民营资本参与国有经济运营,产权主体形成多元化的模式,按市场竞争要求和效率原则重新构造国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产业升级,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2.3 制定良好的薪酬制度,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革要遵循先内后外、内外协调并进的思路,外部发展合作与内部充实教育要同时抓。当前改革的环境和政策都非常好,打破了封闭的环境,让企业有机会多与外界合作。因此,深化国企改革要致力于建立良好的薪酬制度,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一方面,国有企业不同于民营企业,企业的社会效益不应该在经济效益之下。民营企业或许可以强调经济效益,但国有企业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应该同时倡导并实现其社会效益。因而要充分考量国有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职工群体利益的、具备现代企业理念的薪酬制度。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历史较长,职工在职时间均较长,不同于民营企业人员流动快的情况,因而薪酬制度改革就会面临比较多的考量标准。这需要充分结合国家薪酬政策、地方平均薪酬水平和企业自身情况并进行充分比较,以工龄、岗位、职称、绩效和软贡献值这几个维度考量,制定出科学先进的、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薪酬制度。

2.4 创新投入

随着国有企业对技术开发越来越重视,对于技术研究的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多;从创新的产出来看,国有企业通过销售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发明专利;从创新的机制来说,国有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

总之,在多元经济国际化背景下,改革发展是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全面分析国有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正确解决对策是当务之急,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王正宇.关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先锋队,2015,20:24-26.

猜你喜欢

国有经济薪酬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经济改革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