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寸到英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关系的困境与走向

2016-03-16张承安谢丽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印关系一带印度

李 妍,张承安,谢丽娟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114)

从英寸到英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关系的困境与走向

李妍,张承安,谢丽娟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114)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印两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印关系发展,对促进两国关系“从英寸到英里”的迈进及印度的积极参与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有望与印度的战略对接并为两国带来现实可观的经济利益,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重因素阻碍,中印双方依然面临困境,因此,要从多角度分析中印关系,努力构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双方的利益均衡。

一带一路;中印关系;利益均衡

balance印度总统莫迪曾使用了一个新词来形容印中双边关系的发展,这就是“Inch toward Miles”(从英寸到英里),这里Inch代表印度和中国(India and China),Miles是“卓越协作的千禧年”(Millennium of Exceptional Synergy)。他希望印中两国将共同合作迈步向前,认为双方合作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中印交流始于秦代,经两汉、隋唐时期频繁交往,在宋元时期更加深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在漫长的交往史中,中印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印度三国。在出访过程中,关于“一带一路”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的提议获得了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热烈回应,然而印度对“一带一路”战略没有给予明确的回应。对于已经成为亚投行(AIIB)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跨入“一带一路”的大门,却在和中国合作时犹豫起来。如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印关系发展提供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的背景将促进中印在文化认同的框架下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全面的高度,以“从英寸到英里”的精神推动双方的关系向前发展。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印两国的时代发展机遇

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是连接东西方国家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分为陆上和海上两种运输方式。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中国与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来在印尼再次明确指出,中国将加强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

中印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合作必不可少。印度莫迪政府上台以来,主要着力于国内经济建设,但基础设施薄弱、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等状况成为其实现制造业强国和出口大国目标的严重阻碍,而“一带一路”无疑将为印度的基础设施改善带来契机,并且“丝路基金”、“亚投行”以及“货币相通”的政策,将有助于印度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因此,中印在“一带一路”中的合作存在可能性、必要性。“一带一路”作为新形势下我国寻找对外开放新突破点的尝试,既是历史发展的传承,也是中国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交往与合作的愿景,将为中印两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2]。

(一)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印度的“东向政策”有望实现战略对接

“东向政策”是印度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的,由当时印度拉奥政府主持,强调经济改革和对外经济关系,以改变印度发展模式,这被认为是印度外交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由于东欧经济危机以及周边南亚国家间关系紧张,印度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空间严重萎缩,只能将东南亚国家作为“东向政策”的首选地区,然而并没有得到东南亚国家的高度支持,所以“东向政策”效果不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尤其是亚洲格局的深刻变化,印度与东南亚国家间的交往有了实质性的拓展,并从经济贸易联系逐渐发展到政治乃至安全关系,“东向政策”焕发出新的活力,有了明显的上升势头。尤其是莫迪政府上台以来推行积极的经济改革和外交政策,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从笼统的意向转为具体的行动,从单纯经济交流转向包含政治、军事等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合作,从传统东南亚盟国逐渐发展与东亚和澳大利亚关系,“东向政策”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东向政策”的意向更加明显,加入东盟条约,设立自由贸易区,完善东亚合作机制,举行东盟安全论坛等,从经济转向军事、文化多方面发展。可以说“东向政策”是莫迪政府实现印度大国梦想的重要举措。然而印度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资金匮乏,导致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交易量小,区域内产业链的动力不足,再加上印度本身对外投资力量较为薄弱,因此“东向政策”很难走出这样的瓶颈期。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出发,途经南海,印度洋直至欧洲,在以海上重大港口为节点建设海上安全高效的运输通道的同时,陆上丝绸之路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着力建设中巴和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以发展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友好经贸关系,与其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红利。这种自东向西的清晰发展脉络与印度的“东向政策”不期而遇,形成战略重叠。东南亚在地理上与中国相邻,经济产业上与中国是上下游关系,具有互赢合作伙伴的天然条件,再加上当前东南亚国家正处在快速发展工业化的白热期,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因此,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是东南亚国家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此次中国“一带一路”携手亚投行,注重在东南亚地区的经贸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并着重投资交通大干线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大对丝路沿线节点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东南亚国家在城市电力、交通运输等方面有重大利益诉求,以此构建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从中国来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从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入手,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善城市面貌,也有利于我们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使其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新举措。在此基础上,中国将与东南亚各国加深经贸往来,发展友好多边关系,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而这也正是印度“东向政策”发展受制于资金技术不足的瓶颈所在。

因此,新时期下中国“一带一路”与印度“东向行动政策”形成微妙竞争关系的同时,又将为其提供对外发展的引擎。莫迪政府上台一年以来,印度东向政策升级,加强与东亚地区尤其是与中国的多维联系,努力营造政治、经贸、安全多维度的外部环境。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从基建到制造业,将给印度发展规划带来资金和技术等强力支持,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目标,实现双方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取长补短,促发展,同繁荣。

(二)“一带一路”将为中印双方带来丰厚且现实的经济回报

中国和印度都是经济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在经济上,有丰富的合作空间。莫迪上台后提出了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的口号,这同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既存在竞争,又存在着合作的可能。印度加入“一带一路”不仅能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也能使经济摩擦在一个更加互信和友好的框架内得到解决。

印度洋对于中国有着重要地位。中国大多数的石油、近半货物贸易和天然气进口必须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运输,而美印“印度洋控制战略”,肆意扩大控制范围,直接威胁到我国石油贸易和进口运输安全。印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其体量占据南亚地区的80%,“一带一路”如果缺少印度参与,其效果和影响不言而喻。从历史来看,印度曾是连通“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从地缘看,印度凭借其影响力,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政治环境有重大作用,可以说南亚大部分地区是印度的势力范围。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是印度洋。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和谐包容的态度倡导与沿线国家进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有利于中印双方积极构建政府交流、利益融合、政治互信的多层次合作机制,达成合作新共识,推动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的密切合作,并因此带动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与中国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交流对接,共同制定一系列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一带一路”战略势必加强港口、口岸、联运建设,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增加海上交流,加开航线班次,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印度洋沿线各国共同维护海上航道的安全和顺畅,互联互通等具体措施的实施,环印度洋地区落后共同享有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不断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构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印度洋区域发展国际新秩序。

完成印度的“20世纪工程”成为莫迪执政纲领重要目标:加强基础设施、能源、道路、铁路、港口和机场建设;建设数百万人就业的制造业基地;投资住房、农业和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然而要实现印度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基础建设着手。但印度的国际融资难以解决基础建设需要的资金问题。第一,印度的外债情况不允许。世行2012年发布的《全球金融发展》报告显示,从外债绝对规模看,印度位列前20个发展中债务国第5位;从外债占国民总收入比重看,印度排名倒数第5位。三大评级机构对印度的主权评级分别:标普,BBB-,负面级;惠誉,BBB-,负面级;穆迪,Baa3,稳定级。印度的主权评级无法满足印度国际融资的需求。第二,基础建设投资收益周期长、收效少,外国资本往往谨慎进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张家栋教授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存在着对“一带一路”怀疑的情绪,印度仍积极加入亚投行并可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莫迪政府看到了立足于基建的亚投行对于印度发展的重要契机。“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不干涉国家主权和安全,泛印度洋国家需要制定共同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相关技术标准。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互联互通政策以及对印度基建、能源、金融合作等方面提供融资支持,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助推力,同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将有助于消化国内部分行业过剩产能,促进区域间贸易活动和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追求贸易成本最小化,从而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印两国的发展困局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要凝聚共识,促进中印以“从英寸到英里”的精神向前发展,那么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与当今国情等因素造成的矛盾都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自210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以来,国际社会应者云集,陆续支持、参与“一带一路”伟大战略,而印度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国家,起初却不积极,还针锋相对提出了类似于我们海上丝绸之路的所谓“季风计划”和“香料之路”等概念。

首先是中印边界争端。中印两国边界共约1700公里,一直未正式勘定,争议面积广。1962年中印发生边界战争。改革开放后,两国协议,维持边界和平与安宁,进一步加强两国军事合作。《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的签署有望缓解两国边界问题,但是边界问题事关两国战略利益和两国人民感情。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总体改善的铺路石。

其次是中印两国缺乏战略互信。印度对中国还有疑虑和顾忌,害怕中国的强大而影响印度国家安全,甚至担心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构成对印度的威胁。而中国担心某些印度人包庇流亡藏人的分裂活动,支持流亡藏人分裂中国,西藏俨然是印中缓冲区,印度对达赖态度暧昧甚至支持。印美日的千丝万缕牵动中国。均需要中国和印度两国智慧处理,真正奠定两国“一带一路”的合作基础。中印关系的战略互信问题,是两国合作关系及合作环境的重要前提。

再次,印度追求世界大国的心理作祟。印度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世界大国梦想。独立前,尼赫鲁就说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尤其近年来,GDP持续增长,未来几年可能超过日本,而一跃成为世界的第三大经济体。过去尼赫鲁“大国梦”有些做梦色彩,而现在的印度已步向真正大国。在印度崛起时,中国提倡“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实现“中国梦”,而印度反应迟缓,且行且看的反应正是其一贯灵活务实外交的写照。印度以它“一带一路”态度不确定,换取战略发展空间。中国一寻思印度想法,印度就趁机加大经济谈判筹码。印度是坐等时机。当然,印度人还没伤害两国发展的友好全局,而印度的做法得到美日等的欢迎和拉拢。印度还自认为是一种大国风范,还提高了自身国际形象。就如一些专家断言:美国想极力拉拢我们,但印度不会随随便便就跟它跑”。意思是说印度会见机行事。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进一步发展中印关系的利益均衡策略

印度与中国有利益交集,同时印度还存在着不利于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中国必须要注意对印政策,努力构建中印双方的利益均衡。

第一,使用地缘经济手段,不产生地缘政治的负作用。即,中国应该在加强与印度经济联系的基础上,整体考虑自身的国际战略和目标,更不能让印度超越中国。在用地缘经济措施吸引印度的同时还应该确保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制衡能力。

中国应该巧妙处理中国、巴基斯坦、印度这三国的关系,仿效美国处理对华和对日关系的策略。中巴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要和中印关系结合起来,在总体上做平衡。美国以美日同盟对冲与中国的关系。同样,印度一挑衅中国,中国就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因此印度不想看到巴基斯坦的威胁,就要稳定维持中印关系。

第二,优先发展直接投资。今后中国基建企业在本国的基础设施远不如海外市场巨大。从这个角度来言,基础设施投资,更适合搭台唱戏,所以中国企业可以采用到其它国家投资的方式。印度由于人口众多,市场的购买力比较强,在其它国家不愿投资情况下,如果中国企业优先扩大和强化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利用自身过剩产能去占领印度这个市场,那么就可以相应地扩大其它海外市场。这个道理就跟在中国去一个将来要通地铁的城乡结合部买房是一样的。

第三,积极掌握国际金融机构对印度的融资平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行长和金砖发展银行的行长位置都是由印度人担任,让印度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抢去了,这是不应该的,更不应该的是,印度从担任行长的金融机构拿到大量的融资后,还要给印度额外的再大量融资创造条件,印度通过这个渠道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可以通过对印尼等一些中小国家的投资来平衡对印度的投资。在金砖发展银行,就可以利用对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家的投资来平衡对印度的投资。通过降低这些金融机构融资上限的方式,服务中小发展中国家建设。

第四,大力加强对印度的智力投资。多派留学生到印度,中国大学的学者可以到印度访学讲学,总之是强化中印文化交流,促进两国理性地处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双边关系。

结语

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曾经来中国访问,提到过两个国家竞争与合作的思路。他认为,邻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具有竞争意识,这是天性,我们一定要区别什么是良性竞争什么是分裂性竞争,邻国之间在保持经济竞争的同时也要保持健康的政治和经济互补与合作,从而不断协调两国的国际目标,只有坦然地看待竞争与加强彼此协调,竞争与合作才能共存。

李克强总理说,中印要发展永恒的友谊,做真诚的朋友,这是大方向。当然两国关系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存在差异,难免出现一些波澜,但是天空中的几朵云朵是遮不住中印友好的灿烂阳光的。但愿中国与印度关系是“龙象共舞”,而非“龙翔相争”。

[1]杨思灵.“一带一路”:印度的回应及对策[J].亚非从横,2014(6).

[2]葛成.“一带一路”的中印共识:机遇与困局[J].山东社会科学,2015(8).

[3]国务院.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2015-3-28.

[4]丁鲁.左右为难还是左右逢源,印度应该在一带一路中扮演何种角色?[N].第一财经研究所,2015-12-17.

[5]高柏.一带一路上,如何打理中印关系[EB/OL].http://news.ifeng. com/a/20150516/43770267_0.shtml.观察者网2015-5-16.

[6]杨谧.“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挑战与机遇 [N].光明日报,2015-8-19.

From Inches Toward Miles:the Plight and Trend of China-Indian Rel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the Belt and the Road”

LI Yan,ZHANG Cheng-an,XIE Li-jua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114,Hunan)

“the Belt and the Road”strategy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A further study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Indian relations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for promo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Inches toward Miles”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India.China’s strategy of“the Belt and the Road”is expected to dock with the India’s strategy so that it can bring real and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two countries.However,because of the multiple factors from history and reality,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still faces difficultie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further analysis about China-Indian relations from the multiple perspectives for building the benefit balance of both par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the Belt and the Road”.

“the Belt and the Road”;China-Indian relations;the benefit balance

D822.335.1;D835.3

A

1671-5004(2016)03-0040-04

2016-6-20

李妍(1993-),女,山西省高平市人,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承安(1966-),男,湖南常德人,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和谐社会与社会治理。谢丽娟(1964-),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中印关系一带印度
资讯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