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信息化发展探索*

2016-03-16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课程

余 钢 陈 三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信息化发展探索*

余 钢 陈 三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教学信息化的建设和研究力度。文章指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信息化存在着管理思想和手段较落后、师生信息化理念和素养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及管理滞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湖北理工学院一段时期以来在教学信息化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教学信息化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随后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转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意见》同时要求转型高校应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如要求实习实训的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30%。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学信息化正在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1]。

受各种条件制约,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在当前日益迅速发展的以MOOCs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为代表的国际国内教学信息化浪潮面前,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在理念、投入、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和差距。地方本科院校同时面临着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例如:如何弥补因实习实训学时增加所带来的课堂教学学时的不足?学生在课外、校外学习时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实习实训资源不足如何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二、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信息化所面临的困难

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高校基于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构建和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及资源并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组织和管理,使教学的所有环节实现信息化[2]。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思想和手段较为落后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发展难点,首先是教学管理人员在整体观念上还没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还不能够全面地从战略高度来思考并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问题,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观念,认为教学信息化就是办类似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成人远程教育等。其次,还没有能够形成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促进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规划、管理体系和建设标准,这直接造成了教学信息化过程中缺乏条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投入产出比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大多数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导致教师们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第三是缺乏相应组织和人员保障,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门、专业的管理机构或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和技术支持队伍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等。

(二)师生信息化理念和素养有待提高

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多数教师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总体而言,信息化意识欠缺和应用层次不高。具体表现在,大多数教师不能将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大多停留在简单应用层面上,授课时主要借助PPT课件,多媒体设备只是作为演示工具,课程内容缺少灵活性、交互性[3]。而学生在线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也是教学信息化推进的重要瓶颈,虽然当前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开展学习活动的氛围仍然欠缺,大多数学生没有能够将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主要用于学习活动。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生源层次的不同,与重点高校相比,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

(三)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投入向部属高校和重点高校倾斜非常明显,以2012年的生均支出为例,部属高校为46 518元,地方高校只有20 008元[4]。与之对应,地方本科院校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自然受到了限制,2008年“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课题组”对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结果显示,211和985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普通本科院校的近3倍[5]。投入不足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在信息化基础条件上滞后明显,以校园网主干网带宽为例,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2011年,大多数211高校校园网的主干带宽达到了万兆,而地方院校大部分还在千兆以下[6]。另外,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至今尚未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移动学习也就缺乏基础支撑。

(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及管理滞后

事实上,教学信息化的首要目标应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为高校学生打造一个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起步普遍较晚,少部分甚至没有建设,因此网络教学尚处于较低层次。网络教学资源严重匮乏,优质师资的不足也制约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加上缺少专业队伍的管理,网络教学平台在运行时,常常会有网络拥塞、故障频发或经常遭遇到网络攻击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正常使用网络学习,严重时将导致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关注度下降,对教学信息化的持续推进造成了严重阻碍。

三、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信息化探索和实践

湖北理工学院是列入湖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学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于2014年底开通网络教学平台,截止到2016年5月初,总访问量近300万次。以平台为基础,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以教学信息化为手段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教、学、管、考、督、评”的“六位一体”的完整信息化教学体系。学校通过在2014、2015级两个年级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课”等课程中广泛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已经在全校低年级学生中初步形成了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和学习氛围,为后续教学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和信息化教研教改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湖北理工学院尝试通过教学信息化破解转型发展中的一些难题。例如,通过增设网络学时、网络学分缓解课时和师资的不足;通过增购虚拟仿真实验设备以解决实验资源不足等。

(一)信息化意识提升是关键

提高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思想水平是教学信息化建设顺利推动的关键。为此,学校广泛开展了学习和培训活动。一方面,邀请校内外教学信息化专家讲解概念、输送理念、传递意识;另一方面,组织已经取得信息化教学效果的一线教师,从教学课程规划、教学设计、内容组织、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经验传授。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设置了专设机构和人员对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轮训,同时要求各教研室开展教学信息化的专题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信息化意识的提升,一是使教学管理人员自觉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政策、资金、资源、思想等环节上起到引领作用;二是使教师们可以主动学习和接受与信息化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在内的技术设备,构建新型课堂和教学关系,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去变革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三是使学生积极主动接受并适应网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养成在线学习的新习惯,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二)管理创新和组织保障

信息化建设必须上升到高校建设的战略层次,设置专设机构和人员,明确其地位和工作职能。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湖北理工学院撤销了现代教育中心,重组设置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处,统一规划、管理、审核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为满足教学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处配备专设机构和人员,负责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审核、采编,以及视频课程的摄录、剪辑等工作。同时教务处和教学院也配备了教学信息化的专兼职人员。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以构建“教、学、管、考、督、评”一体的完整现代教学信息化体系为目标,将教学信息化工作纳入到教学院(部)工作目标予以评价和考核。学校为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积极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

1)积极推广无纸化考试。从2010年第一门课程采用无纸化考试开始,先后在“计算机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军事理论课”等十余门课程上实现了无纸化考试。

2)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网络学时和网络学分。学生可以通过一定时长的网络学习和在线作业、测试、考试,获得相应学分。同时,学校制定《重新学习制度》,规定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重修课程。

3)保障教师在网络教学上的投入。增加了网络教学环节后,学校除了在网络课程建设上予以资金支持外,还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以保证教师的积极性,明确规定在课酬和职称评定上有所倾斜。

4)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手段。教学体系中增加网络教学环节之后,需要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学校对在线作业、考试的成绩认定做了相应要求;开通了督导账户,教学督导人员可以在线定期检查课程建设、在线教学等相关情况。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引进了质量评估体系,并开通了手机评教系统,实现了课程的全方位评价。

5)设立精品开放课程淘汰机制。为解决原精品课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所有原省级、校级精品课按照新的标准在网络教学平台重新建设,并重新参评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获评的精品开放课程,每年度审核一次,学校设置“红黄牌”制度予以优胜劣汰。

(三)平台和资源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投入和资源建设上应量体裁衣。软件在选择时不应求全,应以实用为主;由于技术人员相对短缺,技术方案应以选择成熟方案为主,减少维护工作量。目前市场上的商业网络教学平台功能都比较齐全,而且采用了模块式销售策略,因此在资金相对紧张时,可以采用分批投入的模式。湖北理工学院选择的是当前高校中使用率较高的网络教学平台产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购进了最急需的基础模块和教学功能模块,如进阶式学习、PBL等模块,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

在资源建设上,学校采用了开放的态度,除自建外,采取外购、合建、外链等多种方式引进课程资源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外购”即向课程资源提供商采购,根据自身需要少量采购;“合建”,一是与厂商共建资源,二是参加网络课程联盟,共享资源;“外链”即链接网上免费资源,如MOOCs、国家精品资源课程网等公开课资源。但由于网上免费的资源数量太多,因此需要收集整理网络资源并及时更新,再列表、分类提供给师生查阅。

在自建资源时,学校注重树典型、抓质量、强资源,通过建立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典型性、示范性的网络课程,作为全体教师效仿的目标。从长远来看,课程建设成熟后还将面向全社会开放,发挥学校的社会效应并扩大自身影响,把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课程打造成在地方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和MOOCs品牌。特别是服务于地方产业、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远程优势。另外,资源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网络课程质量,对其中的视频、文字等资源内容检查把关。

(四)教学研究和课程整合

当前国内外广泛开展了以教学信息化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尤其以翻转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为重点。以美国为例,翻转式学习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美国数字化教育中心(The Center for Digital Education)2014年底调查发现,全美有29%的高校教师正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活动,另有27%的教师计划在一年内采用[7]。国内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对教学信息化促进教研教改也非常重视,典型案例不断推出。

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翻转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改造传统教学课堂,通过空间、时间上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全时空的学习环境,为转型发展提供更好的教学手段。湖北理工学院在教学理念上倡导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协作式学习、非正规学习、自主式学习、研究型学习等多种方式,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这样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学校还积极探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学生外出实习实训期间,实现远程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的教学方法。

(五)实践教学信息化工作

地方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信息化工作,并将其应用在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管理、学科竞赛管理、创新创业训练等工作中。湖北理工学院针对以前实践教学中的弊端和短板,如实验课调停课、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药品耗材的管理等重难点问题,引进实践信息化管理软件,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标准化。随着实践教学相关数据的规范管理和不断积累,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实践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如毕业设计题目的重合率,实验项目类型占比等,为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下一步决策、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湖北理工学院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中,将虚拟仿真实验设备(含软硬件)的采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的建设纳入其中,积极鼓励各教学院自建或购买相应软硬件设备,开设各类虚拟仿真实验,以弥补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的不足。

四、总结和展望

在转型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点应是立足自身现状,找准定位,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开展好这项工作。湖北理工学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依然很多。未来学校将尝试通过自身研究或与企业合作,形成符合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特点的、包括与信息化教学配套的互动教材和教学设计等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再如网络课程的建设标准问题。虽然国家出台有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但是显然不能够将其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课程标准。因此,在注重数量建设的同时,学校将逐步形成统一的质量建设标准,以有助于教学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 张一春,贾晓燕,刘平.创新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内涵与发展战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27-32.

[2] 楼程富.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21-23.

[3] 孙汉群.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2-14.

[4] 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2012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68- 570.

[5]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州专题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高校校园网建设现状:四成高校超千兆、资金成首要困扰[J].中国教育网络,2011(12):23-23.

[7] Johnson,L.,Adams Becker,S.,Estrada,V.,& Freeman,A.(2015).NMC Horizon Report:2015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R].Austin,Texas: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5:38-38.

(责任编辑 陈咏梅)

On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YUGangCHENSan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such as backward management thought and means,weak awareness and capability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adequate investment i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backward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instruction platform,etc.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presen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s of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iming to shed lights on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local universities;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2016-05-02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新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382。

余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10.3969/j.ISSN.2095-4662.2016.06.014

G642.0

A

2095-4662(2016)06-0079-05

猜你喜欢

院校信息化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