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领域价值研究在城市近郊休闲农庄规划中的应用

2016-03-16

关键词:农庄旅游生态

康 宁

(湖北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交叉领域价值研究在城市近郊休闲农庄规划中的应用

康 宁

(湖北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开始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寻求一种静谧、安逸、闲适、健康的休闲方式,以达到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返璞归真的目的。城郊休闲农庄作为新兴的城市人放松、休闲的选择模式,在其规划建设中应用交叉领域的价值研究,可探求关于城市规划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的解决之道。

城市近郊;休闲农庄;规划;交叉领域

一、相关概念解析

休闲农庄,就是以农业文化为主题、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综合性园区。其利用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来突出表现农村的文化和农家的生活,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体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休闲娱乐新模式[1]。

城市近郊,即位于城市附近的郊区,泛指城市周围地区。相比城市远郊,其有着通达用时短的优势。针对城市中人们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零散、私家车增多的情况,城市近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休闲放松的便利环境。

交叉领域是指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领域。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许多学科出现的问题在交叉领域的联合攻关中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随着越来越多交叉学科领域的出现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不辩事实,各学科交叉领域的生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休闲农庄在规划设计时,特别是在选择城市近郊这种具有交通优势的地方建造农庄,要对其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等多个交叉领域进行考察研究,力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新兴的休闲体验方式。

二、交叉领域与休闲农庄的融合发展

农家乐是农业结合旅游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市民休闲度假的地方,是农民向城市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2]。

度假村,在国外称为Resort,翻译为“度假村”。度假村通常选取一个自然资源较好的区域打造成为休闲娱乐的建筑群,可以满足客人的餐饮、住宿、体育活动、娱乐、购物等需要[3]。

休闲度假山庄通常在风景区选择地理位置绝佳、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之处建设。其比度假村规模更大,由一间独立公司营运,也可由数个集团合作经营,提供包括商务会议、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服务,是旅游、度假、商务、休闲的场所。

城市近郊的休闲农庄则是结合城市近郊的农家乐乡村特色旅游,融入度假村的休闲理念,借鉴休闲度假山庄的运作模式,把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所以,此类休闲农庄的规划建设与诸多领域存在相互交叉、交融、渗透。下面通过对南京泉水农庄、武汉开心果园、常熟南湖开心农场、孝感天资生态农庄等典型案例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其与交叉领域之间的融合应用。

(一)南京泉水农庄

泉水农庄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其林街道东麒大道旁泉水社区,离南京火车站30分钟车程,距禄口机场45分钟车程,来往市区交通便利。农庄规划大致分三个区:蔬菜采摘区、休闲垂钓区、果树认种区。蔬菜区种植当地居民日常食用蔬菜,休闲垂钓区主要养殖华中地区淡水食用鱼,果树种植区主要种植兼具观赏及食用价值的果树。

该农庄规划蔬果认种采摘区占地约30亩,水域垂钓区占地30亩;蔬菜及果树肥料主要采用水域垂钓区里的沉积物。三个区域之间并非孤立隔开,而是一个统一的良性循环的微环境,并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生态性。

(二)武汉开心果园农家乐

武汉开心果园位于武汉市龙泉山梁子湖后湖三岔港,距武汉市光谷中心约18公里,由光谷国际广场自驾车直达只需30分钟左右。园内不光湖清水绿,充满田野风光、乡村野趣,人们在此可休闲观光、垂钓采摘、回归自然;有偿提供农家绿色餐饮美食、自种蔬菜、土鸡土鸭;游客也可自行林中野餐,篝火烧烤。这里既有土锅土灶炒土菜,还可摘四季果蔬,捡土鸡蛋,钓鱼,挖花生,挖红薯,挖地瓜,玩棋牌麻将,荡秋千摇椅,赏花等。

武汉开心果园地处武汉市龙泉山风景区周边,有极好的地理交通优势,园内的枣林、葡萄园、橙子园、桃子园、蔬菜园都是城郊当地农民自地自营,土鸡、山鸡也是周边养殖户放养的。园内提供农家绿色餐饮美食和娱乐项目,由当地农民参与开发,他们用丰富的经验及农家特色,亲身引导游客进行体验活动。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其幸福感。

(三)常熟南湖开心农场(规划建设中)

位于常熟市熟城区西隅尚湖镇的南湖开心农场,距苏州市不足1小时车程,紧靠苏虞张一级公路,交通便利。规划红线范围为7 695亩。整个农场拟规划建设入口接待区、开心体验区、生态度假区、农业示范区、农技推广区以及休闲运动区六大功能分区。休闲度假功能是南湖开心农场的核心功能,集开心农场体验、商务会议、养生度假、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多方面、多角度满足市场需求。

规划设计在切实保护南湖荡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可持续地利用和开发,充分挖掘园区内的高效农业和湿地资源的潜力,规划发展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全面构建一个休闲娱乐复合社区、高档田园度假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三者融合的高端农业旅游综合体,运用农业来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创新转型升级。

(四)孝感天资生态农庄

天资生态农庄坐落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的桃花古镇,距孝感城区20公里,紧邻黄孝公路,交通便利,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农庄占地近600亩,有标准客房40余间、豪华套房5间,还提供可容纳300人同时用餐的餐厅、容纳400人会议的礼堂等设施。农庄内养殖土鸡、蛋鸭各千余只,种植甜玉米、香柚、甜瓜、西瓜等各类瓜果蔬菜20余亩,供游客捕捉、采摘、购买[4]。此外,园内可开展丛林生态攀岩、森林树攀、水上飞索、竹筏、渔船、水上滚桥、乡村保龄球、丛林滑索、拔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真人CS 等项目。

该农庄建筑风格为江南徽式建筑,粉墙黛瓦、古朴自然,建筑观赏价值高。农庄还提供团队协作项目场所和户外拓展游乐项目,休闲娱乐主题突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中的市民,可以抽离城市快节奏,回归田园慢生活,在享受青山绿水自然风光、体验最质朴的农耕文化的同时,参与休闲娱乐、室外拓展等趣味活动,最大限度缓解城市快节奏生活的精神压力,充分休闲、放松。

以上四个典型的城市近郊休闲农庄,分别从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四个方面,体现了其与交叉领域的融合。

三、交叉领域研究在城市近郊休闲农庄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结合生态价值研究

城市近郊休闲农庄规划设计中,要结合生态价值进行研究,探索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性,体现生态文明。

近郊休闲农庄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发展农业高科技,体现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生态性。在运营时,应当着重考虑种养体验、生态循环、休闲娱乐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把握农产品生产供销、旅游一体化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近郊休闲农庄发展主要以4种类型为主:种植型、养殖型、种养结合型、观光型。这几种类型可运用种、养结合,林、牧结合,种、养、沼气结合,种、养、加工结合等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简单来说,在农庄中,不使用化学化工制剂,粮食作物生虫了,由动物来吃,比如鱼虾或者鸭子都能够吃虫;鸡鸭养殖于林下,鸡鸭的排泄物及其他腐殖质可以充作肥料,为粮食作物和树林生长提供营养。采取不用化学肥料、不用化学杀虫剂、对农作物以及食物残渣进行沼气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实现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三农”问题与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近郊休闲农庄规划设计中,还要切实有效解决城市近郊“三农”问题,紧密配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事实上,我国的“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与主要制约因素。从表面上看,很多地方已经基本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但与城市居民差别还相当大,距离小康任重道远,特别是城郊农民,他们在消费上几乎与城市居民接轨,收入却很难跟上。如何平衡他们的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城市近郊的“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常常因为分期建设的影响、规划建设进度延迟、部分材料和技术跟不上等因素,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呈现了景观破碎、缺乏整合的现象。例如:城市景观绿地结构单一,层次性不够;城市绿地景观缺乏生态性、自然性的规划设计;城市景观绿地缺乏生态经济效益;城市景观绿地缺乏地方性色彩等,特别是城市近郊,断链情况尤为严重。

城市近郊农庄既能有益于近郊“三农”,又能配合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因为城市近郊农庄有着鲜明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具有独特的城乡结合环境;具有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变农业为旅游,变农村为景点,变农民为市民”;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近郊“三农”问题。农庄中系统规模化的种养殖项目,以及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改造,可以紧密配合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建设,提高人均绿量,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

(三)结合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近郊休闲农庄的规划建设,要结合旅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创新转型升级。

1.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休闲农庄可将环境管理、农庄的可获利性和繁荣的农业社区三个目标一体化,使土地有能力无限期地生产食物而不会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园区能长期获取投入并能掌管资源,带动周边农民及社区的生活质量整体提高,整个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

2.农旅一体化发展战略

产业化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或加速农业转型,发挥旅游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器的功能,引导传统农业向高新高效农业转移。推行农旅一体化发展战略,使旅游为农产品带来销路并提升农产品价值;农业为旅游提供旅游吸引物,以游养农,以农促游。城市近郊农庄规划建设,还要坚持可持续产业化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开发绿色旅游产品。

3.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发展战略

休闲农庄项目应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以当地特色为核心,从农业、林业、养殖业或渔业等方面着手,在丰富产品类型的同时,注重培育优质、高端农产品,发展高新农业,围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开展富有园区特色的旅游活动,坚持产品多样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4.精品品牌化发展战略

品牌是一种产品的对外形象。只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站稳脚跟。城市近郊休闲农庄目前在各地尚处于开发初期,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各地旅游品牌建设,注重培育其在农业休闲和无公害农产品两方面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农业园市场竞争力,推动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5.社区和谐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作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产业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能发挥重要作用。近郊休闲农庄建设,应当充分发挥旅游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起的催化剂和润滑剂的作用。发展旅游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长,可通过提供优质品种和技术输出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四)结合城市社会心理学与休闲文化产业研究

休闲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还是衡量城市社会心理健康或亚健康的尺度,更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重要特征。进入信息时代,城市居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钢筋水泥的冷漠森林中,人们渴望投身大自然中,渴望回归祖辈们的田园慢生活,而这种慢生活又不同于祖辈们为生计而从事的农业活动,而是摒弃繁重和压力的休闲体验。因此,结合城市社会心理学与休闲文化产业来研究城市近郊休闲农庄规划建设,也就是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方面来研究旅游与文化产业领域的交叉融合,是适应时代需要,也是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休闲农庄旅游作为城市人体验乡村生活的一种类型,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城市居民为消费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其客源主要为当地城市居民或周边城市居民,以观光自驾游为主,适合各个年龄段。在休闲农庄,老年人可追忆过往,年轻人可体验放松,青少年可接受农业科普教育。近郊休闲农庄最大限度发挥农庄的休闲功能,方便体验者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抽离,体验富有田园乐趣的活动,在别样的体验过程中享受生理、心理的轻松愉悦,以达到舒展身心、恢复体力、平衡心理的目的。

[1] 郑晓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1.

[2] 赵国如,周朝晖,姜晓萍.休闲农庄发展模式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7.

[3] 郑健雄,郭焕成,陈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9-26.

[4] 周熹.休闲农庄规划设计研究[D]:[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 陈咏梅)

Study of Cross-Domain Value in Suburban Leisure Farm Resort Planning

KANGNing

(School of Arts,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ise of living standard and faster pace of life,city dwellers try to seek a tranquil,ease,healthy life after the high pressure work through being close to the nature and relaxing.Suburban leisure farm resorts are a new destination for city dwellers to relax and enjoy leisure.The study of cross-domain value in suburban leisure farm resort planning can help solve the problem in urban planning.

suburb;leisure farm resort;planning;cross-domain

2015-12-08

康宁,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10.3969/j.ISSN.2095-4662.2016.06.005

G122

A

2095-4662(2016)06-0028-04

猜你喜欢

农庄旅游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旅游
农庄里的羊圈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