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16彭明君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寿县县域农业

彭明君

(寿县县委党校 教研室, 安徽 淮南 232200)



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彭明君

(寿县县委党校 教研室, 安徽 淮南 232200)

县域经济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是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单元。研究以寿县县域经济发展为例,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策略。

县域经济;寿县;现状与对策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培育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旅游文化名县和生态名县。[1]安徽有62个县(市),县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80%以上,县域人口占70%以上,2015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 782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 717.7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8.1%。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 736.5亿元,增长7.5%,实现利润总额1 016.1亿元,增长4.4%,其中19个县(市)GDP超200亿。[2]县域经济撑起安徽经济半壁江山,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步伐加快,抢抓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等各项政策机遇,克难攻坚,整体发展态势保持平稳增长。

1 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一般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人民政府领导,[3]在遵守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界,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4]调控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产业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包括第二、三产业;层次是位于中央、省、市之下,处于乡镇、村、户之上的经济,由县级经济、乡镇级经济和村级经济所构成。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国土面积2 948 km2,辖25个乡镇,耕地122 667.3公顷,人口139万。“十二五”期间,寿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07.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元,年均增长7.5%;财政收入由3.95亿元增加到10.68亿元,年均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由49.6亿元增加到138亿元,年均增长22.7%。[5]全县目前拥有新桥国际产业园、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和寿县工业园3个省级开发区和8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目前寿县正抓住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县的契机,以建设“南工北旅生态县”为目标,调整规划设计。总规67 km2、控规32 km2的“一城四区”格局已经拉开。寿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先后获评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寿县古城墙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芍陂(安丰塘)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小甸集特支是安徽省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已经建成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2 寿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寿县目前仍然面临加快发展、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三大异常艰巨任务,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2.1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大、效益低

寿县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13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2.5∶28∶39.5。[5]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比为11.2∶51.5∶37.3,全国三次产业比为9∶40.5∶50.5。从中可以看出寿县国民经济规模总量较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仍然是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从统计数据看,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寿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粮食、油料、水产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是全国粮食、渔业生产先进县,粮食年产量37亿斤。但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够,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差,种植结构单一。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型重工业在第二产业中比例偏小,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都不高。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开发比重还比较大。

2.2 规模工业企业少而弱,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2015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90家,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为22.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5家,产值仅为6.2亿元。对寿县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国企、央企等国家大中型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缺乏。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关联度不大,[6]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这些一直是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工业产品中初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的一般性产品多,名牌特色产品少,精深加工的广度和深度较差,产业链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企业多,受土地、环保、资金、劳动力等因素制约,企业发展空间受限、发展后劲不足。加之金融资金支持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造成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规模难以扩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乏力。

2.3 财政基础薄弱,发展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与扩张,一定量的资金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6]寿县2015年财政收入只有10.68亿元,而需要财政资金维持正常民生保障、行政办公等支出约是财政收入的3~4倍。财政收入相对数额比较弱小,投入经济发展建设的资金明显不足,一直是寿县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寿县经济发展依靠自身财力投入有限,有的建设项目需要依靠上级项目资金进行投资建设,有的依靠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机构的改革特别是在寿县境内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撤并整合,融资渠道收紧,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等,给寿县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部分企业自身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已经欠下银行较大债务,商业银行根据有关规定,无法再投入给企业发展壮大所需的资金。

2.4 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寿县经济发展环境在近几年已经有了较大改善,取得了不小成效,但是在硬件基础建设上,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6],距离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差距还较大。在软环境建设上,有些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办事程序公开程度还不够,部分规章制度执行还不够透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渠道不畅,人为制约因素过多。[6]政府行为中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还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寿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3 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绿色生态农业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寿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多是20世纪修建,目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发展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田水利改造,重建修复老化毁损水利设施,加强灌溉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增强防汛抗旱能力。推进土地平整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组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等工程,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村公路网络布局优化,升级改造重点乡道、村道,不断完善“村村通”公路路网建设,消除断头路。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新桥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农业防御自然灾害、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寿县传统农业结构一般是水稻、小麦和油料作物等,没有形成特色、品牌产品。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需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做大做强畜牧、水产、蔬菜产业发展。推进寿县迎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新桥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支持瓦埠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涧沟、丰庄等乡镇联合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淠河经济带现代农业示范区、安丰塘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三觉花果农业生态园建设。[7]推动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和绿色优质农业。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推动农业由“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转变,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新模式。

(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农业装备投入,促进农业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加快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转变。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贮藏、保鲜、包装等业态,推进“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建立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由传统粗加工向现代精深加工转变。[7]

3.2 做大做强规模企业,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支柱

(1)强化工业核心意识,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发展县域经济,没有强大的工业经济一切都是空谈。只有全力发展工业经济,才能为县域经济“补钙壮骨”。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聚焦首位企业产业和主导产业,促进专业化和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新桥国际产业园、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县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提升园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培养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推进实施“十亿元企业培育、亿元企业壮大、规模企业成长、纳税千万企业扶持”行动计划,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7]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扶持计划,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改变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理念,注重发展具有绿色、环保、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产业、新项目。推进新桥国际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做大做强经济发展增长极,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大力引进项目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发展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我县。同时,千方百计启动县域民间资本,激发本地群众的创业热情,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努力引进培育一批初创型小微企业,设立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推进电子电气、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及食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集聚发展。

(3)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大规模消耗能源和牺牲优美自然环境是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建立“南工北旅生态县”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寿县的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发展道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走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需要解决土地制度、财政金融体制等体制性问题,还需要解决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经济规模不大、经济效益较低等产业结构性问题,走遵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3.3 发挥自然文化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1)加强自然资源整合,打造生态旅游。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做好旅游市场化文章。全面启动寿春古城暨八公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活动。充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山、水、城”旅游格局,不断提升寿县整体旅游品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商参与核心景区、景点开发,推进旅游市场化进程。提升景区道路、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宾馆、饭店、农家乐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特色旅游乡镇和星级农家乐,认证授牌旅游饭店和旅游定点购物场所,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深化与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地区旅游合作,精心策划、推介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县旅游开发公司职能,推动全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加快旅游管理队伍、导游队伍、营销队伍建设。

(2)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大力推介文化旅游。坚持传承、保护、融合、利用寿县独特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地域特色文化精髓,讲好寿县故事,走文化特色化之路。突出文化遗产保护。认真做好安丰塘、孔庙、清真寺保护规划编制及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评审、报批工作;完成文化遗址抢救维修工程,有序推进古城墙申遗工作;传承利用好正阳关抬阁肘阁、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突出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影视传媒等重点产业,扶持书画、豆腐、紫金砚等特色产业,编辑出版《文化寿州》系列丛书,组织创作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地域风格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突出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和北伐烈士曹渊故居复建,打造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和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推动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工程。

3.4 坚持内挖潜力外引项目,增强发展建设后劲

(1)挖掘自身潜力创新发展机制。围绕“南工北旅生态县”发展目标,立足本地实际深化改革发展。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森林公园八公山、“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安丰塘和生态保护“聚宝盆”瓦埠湖等资源优势,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利用融资平台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各类建设项目;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资;有序推进城市开发,规范商用建设用地审批出让,清收土地出让金,增加政府可用财力。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升财政运行质量。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特别是电子商务及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企业发展措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健全财政性资金存储与金融机构贷款挂钩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完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

(2)争取县域外力助推经济发展。主动谋划、对接和融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抓住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加快发展的契机,以及合肥经济圈、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振兴发展及合淮一体化等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商合杭高铁、引江济淮工程、淠河生态经济带、合肥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等重大项目,以寿县城南新城区和新桥产业园等三个省级产业园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寿县经济,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确保到位资金和投资项目。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快推动PPP模式应用,发挥“银政担企”“徽银基金”等融资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基础设施项目信贷投放。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四板企业上市。加强与省市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争取金融单位增设分支机构,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和商业银行,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

3.5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1)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布局和发展规模,根据经济结构、产业基础和资源状况,对城镇进行合理定位和分工,建立与城镇化和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区域建制。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重要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新城区建设为龙头,全力推进“一城四区”建设,大力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完成古城区闲置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资产处置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中心集镇为支撑,在规划修编、建设管理、环境整治、产业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引导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向集镇集聚,不断提高城镇吸引力和向心力。

(2)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加大交流力度,优化城乡教师结构。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筹推进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县、乡、村公共文化等发展的文化设施布局,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7]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

[1] 中共安徽省委.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6-07-08]http://ah.people.com.cn/n/2015/1216/c358428-27325872.html.

[2] 孔令晖.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提速 62个县(市)GDP总量10657.6亿元[DB/OL].[2016-07-18]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6/02/16/007220730.shtml.

[3] 傅前瞻.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148-150.

[4] 程勇.安徽省县域经济影响因素分析[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5] 寿县统计局.2015年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7-12] http://www.ahmhxc.com/tongjigongbao/3333.html.

[6] 刘智胜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2007.

[7] 寿县人民政府.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7-22]http://www.ahmhxc.com/shisanwu/3360.html.

[责任编辑:张永军]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with Shouxian County as an Example

PENG Ming-jun

(Teaching Section, Party School of Shouxian County, Huainan 232200, Anhui, China)

County economy, as a regional economic unit closely linked to the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fe, is important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tak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ouxian Coun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t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county econom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actics.

county economy; Shouxian County;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2016-09-15

2016-11-20

彭明君(1978—),女,安徽寿县人,寿县县委党校教研室讲师。

F127

A

2096-2371(2016)06-0041-05

猜你喜欢

寿县县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