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2019-11-21

中华民居 2019年5期
关键词:寿县古城墙涵洞

每逢夏季,我国南方地区常因降水过多而易暴发洪涝灾害,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无论在多大的洪水面前,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安徽省寿县县城却始终安然无恙,城内一切如常。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寿县县城靠着古城墙的保护,才得以顺利度过洪水劫难。

寿县,古称寿州。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年间(1068—1077年),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寿县古城墙自明清以来,因战争和防洪需要,几经修葺、加固,可谓“固若金汤”。寿县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防体系之一。

在巨大洪灾面前,寿县古城墙能保全县城及城内居民安然无恙,主要得益于它优良的排水设计。在寿县城内,各大街小巷遍修地下水道,地下水流顺应地势分别流向东北角和西北角的两条内河。这两条内河则通过涵洞与城外相连。涵洞口设计有特殊的配套设施——涵匣。当城外的水位低于城内时,涵匣是打开的,水就通过涵洞排到了城外。当洪水暴发,致使城外水位高于城内水位时,则可关闭涵匣、堵住涵洞,防止洪水倒灌。

另外,在涵洞外,还设计了月坝。月坝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止外面的洪水倒灌,从而保障管理人员在必要时能进入坝内关闭涵匣。人们还可以根据月坝外面水位的高度,判断城外洪水的水位。

排水涵洞和月坝的科学设计,成功解决了寿县县城排水、防水的问题,实现了排水、防水的“自动化”。尤其是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堵住涵洞,便滴水难入。据近年来的相关记载,这座古城墙分别于1991年、1998年等多次保护城内百姓于洪水之中。

当洪水爆发,致使城外水位高于城内水位时,则可关闭涵匣、堵住涵洞,防止洪水倒灌。

猜你喜欢

寿县古城墙涵洞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古城墙的凝望
大运河淮安段石涵洞
浅析古城墙的历史价值及保护原则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涵洞设计中填土高度所产生的影响分析
探析安徽寿县苍陵城遗址始建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