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6-03-16邹丽萍

潍坊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邹丽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邹丽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有赖于自身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紧紧围绕“特色”这一关键词展开,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关键在创新。创新体现在应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新”问题上,这些“新”问题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有“新”转换、“新”方法、“新”话语和“新”交流。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与当今时代接轨;必须与当代中国现实国情接轨;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轨;必须与西方世界接轨。要积极构建和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关键在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1]历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历次重大的学术创新都是立足于对现实“新”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上。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源于现实中的“新”矛盾。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在理论上面临的“新”问题就是用自己的学术体系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在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就是如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更好地阐释自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立足时代前沿,充当时代先锋,着力解决现实中涌现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新”问题,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新”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因此,要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永续相传,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现代学术转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优秀的学术话语,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话语成果,凝练仍具有时代价值的学术话语,与此同时,结合当代中国现实,在继承的基础上探寻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新发展,对接传统与现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1]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不仅要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也要积极推动西方话语体系向中国话语体系的转换。但借鉴西方,学习西方,并不是要秉承“拿来主义”,而是要立足中国学术实际,坚持在实践中寻求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唯物史观。人类思想史清晰地表明,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总是能够突破各种语言和其他方面的障碍,最终实现殊途同归。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兼容并包。要以西方世界的成功经验与理论来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对接中国与世界。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方法

“新”转换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进程中,必须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运用“新”方法总结提炼中国自己的概念、原理和理论并形成体系。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这就要求以“新”方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其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既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现实要求。“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形成,有赖于“新”方法的诞生。“新”方法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四化”进程,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这就要求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必须是中国问题,积极应对中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围绕当前中国问题的实际展开学术研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支撑,积极实现话语由西方化到中国化的转变。其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和一定运行过程中的理论,都与其诞生的时代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其话语体系中虽处处彰显革命思维,但同时,也不乏远见卓识的建设思维。革命年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理论和话语。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研究,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建设性的理论和话语,实现革命思维到建设思维的转变。再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要求。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必须深入群众,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人民群众的诉求,积极实现话语由精英到大众的转变。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要求。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用世界眼光看待和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在当代中国发展,也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发展,具有恒久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既要关注国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积极实现话语视野由中国到世界的转变。[4]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新”话语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必须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没有国际话语权,对中国发展的解释权不在中国人手里,而是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国外主流媒体手里。西方国家封锁和包围中国的声音,中国声音无法传递出去,就不可能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理解。话语权由话语和权两部分组成。话语中的话是指说话是一门艺术,在争夺话语权方面怎样说是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个引导力问题。话语中的语是指说什么,即说的内容,是一个技术问题。权既有right成分,也有power成分。旧有的国际舆论格局赋予中国说话的权利(right)是微乎其微的。话语权是一种和“他者”的沟通能力。话语权是软实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软实力(soft power)更多是指要提高吸引力,但最终离不开硬实力(hard power)的提高。当前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的特点是重争权、轻话语。因此,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5]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首要问题。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缺失,一方面是因为西方社会的虚假宣传或片面宣传,另一方面是中国国家自身的吸引力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存在问题。因此,要做到一方面吸引外国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传播中国,另一方面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将真实的中国通过媒体传向世界各国,增强中国信息对外发布的海外公信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与国外哲学社会话语体系对接,实现话语体系统一性要求与多样性表达之间的平衡。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新”交流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二是为了更好地向世界解释和说明中国,从而赢得世界的理解与尊重。服务人民群众,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要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服务群众提供理论支撑。向世界解释和说明中国,要求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适应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变化,研究和揭示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趋势,为中国和世界发展作出贡献。这就要求与世界展开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国外对中国依然存在很多误解,认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不是贡献而是麻烦。国际社会认为中国没有什么软实力,有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种评价有失公允,难免偏颇。而这种误解源于对中国的不了解,而这种不了解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发展的解释权不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而是在大量外国主流媒体手里。时代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却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中国今天依然面临着向世界解释中国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进程,打造交流与沟通新渠道,实现中国与世界的话语体系对接。

首先,要针对当前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安全、气候、金融等问题设置话语议题,同时成立相关国际学术组织,定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实现话语体系的交流对接与创新合作。其次,鼓励中国学者参与国际课题研究工作,同时也要鼓励国际学者参与中国课题研究工作。推进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工作者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交流与互动。[6]最后,在传播和交流的实践中,检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在实践中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在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对接与碰撞下,最终赢得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吸引力。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行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因此,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与社会发展实践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特色主题展开,处理好传承与借鉴、民族和世界的关系。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为其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开辟新领域、提出新思想、构建新体系,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2]邓纯东.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J].传承,2013,(10).

[5]苏星鸿.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方法自觉[J].社会主义研,2015,(6).

[6]陈家刚.立足时代和实践需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N].学习时报,2016-06-23(A7).

责任编辑:孙延波

D641

A

1671-4288(2016)05-0028-03

2016-06-27

邹丽萍(1979-),女,吉林德惠人,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方向: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