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优化策略研究

2016-03-15姜长宝任俊霞魏红梅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策略

姜长宝 任俊霞 魏红梅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对贯彻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精神,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充分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价值取向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又在评价的目标、原则、机制、主体、路径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参与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优化策略;意识形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当前,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其效果非常重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褒贬不一,都在深入考量教学效果及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探索改进与优化的策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依然存在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评价过程管理主义色彩浓厚、评价标准存在重绩效轻过程倾向、评价目的缺乏正确导向性等问题。笔者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目标、原则、机制、主体、路径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参与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价值取向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的深刻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最根本的体现,就是通过课程让大学生接受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将其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并自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规范标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程度进行系统检测与考核,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其教学效果评价的价值取向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策指向

党中央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建设目标、授课预期等明确提出指导意见,特别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指出“力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作为政治性与学术性有机统一的课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政策根据和目标指向,也是其肩负的重要使命与职责所在。

(二)兼具双重课程属性的内在反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公共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的“知识性”,还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也就是“政治性”)。认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的双重属性,是明晰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前提。作为“公共基础课”,相对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缺乏内在的吸引力,特别是课程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学也能会”的错觉。正因为与现实联系紧密,所以本质和现象、理论形态和实际生活的差别和矛盾就表现得特别突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程中能够学到多少知识,不仅涉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且关系到课程教育的教学效果及评价。

(三)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的需要,是针对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提出来的,是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协调发展,从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和科学成才。上述内容,既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立足点与课程目标,又从根本上提出了强化教学效果及评价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学效果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虽然许多高校通过座谈、访谈、现场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在综合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调查研究的角度进行科学审视,笔者仍然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指标设计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前提,指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客观、可行,直接关系到评价工作的成败。从整体上而言,因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特点,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尚不规范、缺乏科学性,特别是多数指标较为笼统、抽象、层次不清,在评分上容易造成偏差,得出的结果易受评价者主观感受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的内涵必须清晰,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就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二)评价过程管理主义色彩浓厚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采用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的评价方式。组织实施评价的参与者多由教学管理者和非课程教学人员组成,评价过程中管理主义倾向明显,秉持的评价标准较难统一,评价结果往往既缺乏可比性,又缺乏可信度。加之目前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还存在走过场、打人情分的现象,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就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靠性,这类评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评价标准存在重绩效轻过程的倾向

教学效果受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应仅局限于某个特定方面,而应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性评价。从现实而言,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科研成果、考试成绩优秀率、社会实践活动获奖等显性因素,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师资素质、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隐性因素则重视不够。这种状况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全面、不准确、不系统,很难通过教学评价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四)评价目的缺乏正确的导向性

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在认识自身不足、找到差距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而不是对教师进行“评优”和“表彰”这样仅停留在浅层的表面意义。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等同于评“等级”,只注重了评价的激励性而缺乏评价的导向性,使得评价对教学活动本身的改善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现行评价机制不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无法有效激发教师教学的活力和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真正将评估的导向性作用发挥出来。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优化途径

教学活动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又存在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既要遵循教学的实践性,还要遵循教育的思想性。所以,必须从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努力改进与优化教学效果评价,加强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及发展性,不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殊功能,真正让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的驱动力。

(一)把握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内涵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进行评价,需要以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深浅程度和客观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特别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影响、教学时效等方面,努力达到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宏观理论释疑与微观生活指导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教师对所教内容实效的基本内涵必须有科学的研判和清醒的认识,在充分掌握宏观理论和微观授课技巧的前提下,将理论内化为学生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头脑中扎根,以产生持久性的影响。

(二)遵循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原则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必须确立并遵循整体性、导向性、客观性、可行性原则。整体性就是评价既要面向教学的全过程,又要兼顾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界定清楚各环节的边界线,在内容上不能相互重叠交叉。导向性就是课程的观点必须正确、导向鲜明,切实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学生自觉的价值遵循。客观性就是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统一。可行性就是评价既要讲求科学性,又要突出可操作性,各项评价要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加以界定,以便于评估。

(三)完善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考虑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要对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同时,要充分考虑能否惠及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采用广视角、多脉络的“综合性设计标准”,即综合运用关联因素标准、问题解决标准、教学要求标准等多重考量,把这些设计标准中的优点加以吸收和放大,并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设计标准中的局限与不足,以保证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四)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参与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要建构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以教师、同行、专家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与实施人,是教学效果的实现者,自然也是教学效果的体验人和评判者。同行是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着同样的课程教学内容,对评价更具有说服力。专家是课程教学的管理者和验收员,他们的思维、眼光与经验对于考核课程教学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是课程教学的客体,对教学效果感受最为直接和深刻。因此,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必须充分考虑多维角度和多元因素,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参与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策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