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语言顺应论的交际主体观

2016-03-15何心舒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意图意识

何心舒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解析语言顺应论的交际主体观

何心舒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518172)

摘要:顺应论的意义理论分析了交际主体面对各种制约时的复杂选择作用。Jef Verschueren通过把意义生成的概念转域,强调了人的认知作用在交际中的不同作用。交际主体面对各种复杂的制约时会出现复杂选择,在选择过程中交际主体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意识,对“意义”的理解不再总是依附于“意图”。因而其交际主体观明确提出,关于交际主体起作用的意图应该淡化。

关键词:适应论;交际主体;意义生成;意图;意识

0引言

自从1999年Jef Verschueren 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出版以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语言顺应论的研究热潮,出现了大量将其应用于语言现象分析的研究,也有学者根据该理论提出了一些相关概念或理论,如卜杰民《关联—顺应语用模式的研究》[1],谢少万的《也评“顺应理论”》[2]《顺应过程意识凸显与语言的选择》[3]。这些研究中有继承和发展的整体意识,如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4]将关联理论和顺应论这两种理论对比分析后进行了整合,还有的作者能够勇于指出先期发表的论文的失误甚至错误之处,如谢少万《也评“顺应理论”》[2]。也有研究在详细评介顺应论的过程中,对顺应论著者Verschueren在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如刘正光、吴志高《选择—顺应——评Verschueren〈理解语用学的理论基础〉》[5]84-90。本文将就刘正光文(下面简称“刘文”)中提出质疑的关于维氏交际主体的认识进行讨论,阐述在顺应论中作者Verschueren是怎样看待交际主体的,以此回应关于这一话题的争议。

1有关顺应论对交际主体的认识“前后不一致”

“刘文”(2000)是国内较早对维氏论著中关于交际主体的认识提出质疑的学者。维氏“Understanding Pragmatics”[6]8中的“语言的表意功能”部分引入了一个新的术语“意义生成(meaning generation)”来指称语言表意功能的发挥过程,而弃用“意义建构(meaning construction)”一词,并且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刘文列举了三条理由,对维氏使用的术语提出质疑,认为这不合情理,维氏的交际主体观前后不一致。文中,他们还引用了维氏论著中第160页的例子,质疑“含意是临时生成的,不受主体意识控制”的观点。[5]88

2顺应论的交际主体观解析

笔者认为此可作三点解释:

首先,顺应论实质上就是关于交际主体面对各种制约时的选择作用(或译为施动作用)。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6]58-65分析了选择的三个重要内容,其中变异性讨论了交际主体选择语言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程度、多少都是就交际主体而言。商讨性认为语言选择主体会高度灵活地运用原则和策略完成交际,因而凸显了交际主体。顺应性指出了选择主体为满足交际需要,会作出灵活的变通。交际主体面对各种制约时能够发挥各种相应的选择作用或言施动作用。Verschueren认为交际主体的两方面发话人和释话人都是语言使用的焦点,是语境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次,交际主体的选择是复杂的,受语境、语言结构、动态性以及心理意识程度制约。首先,其选择的涉及面很广,包含各个层次和方面乃至语言策略的选择;其次,其选择驱动因既有内部也有外部的原因;第三,对交际双方而言,选择时的意识程度可能不同;第四,交际主体的选择结果会因可及的语言手段和策略的不同而不同。

考虑到交际主体所作选择的复杂性,Verschueren选择了“意义生成”一词来传达语言使用者在讨论中不仅能做出积极的贡献,而且不受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直接控制的含义,而放弃使用了“意义建构”一词,以免过于强调交际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术语“意义生成”已为Verschueren限制或拓宽使用,论域有所改变,因而不能再理解为是乔姆斯基的理论体系中具有“自主性”的“生成”。以此解释刘文为什么得出适应论的交际主体观“前后不一致”的结论。

第三,关于刘文中提到的第160页的例子,Verschueren(1999)花了相当的篇幅进行了阐述。他批判了Weiser “Deliberate ambiguity”[7]和Stroud “The problem of intention and meaning in code-switching”[8]过于重视意图的意义观,认为交际主体对意义的理解不总是依附于意图,因为交际主体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意识,应该把意义和意图区分开来,使得个人意图的重要性在选择的复杂过程中不会超过其他语境要素的重要性,“把意义置于语境的监护下……正好是语言表意功能发挥的研究的一种经验性方法的前提”。[6]164所以,在分析此例时,他认为,“这一动态性的互动过程,明确地生成了和说话人意图无直接联系的意义”。[6]162

从这点看,交际的进行过程就像自然的进化过程一样,交际主体起的作用并不总是具有强烈的“意图”。这只是如实地指出在复杂多样的交际情况中,交际主体起的作用也是复杂多样的,意图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交际主体的适应有可能是消极的适应,也有可能是积极的适应。并且,Verschueren(1999)惟恐被误解,他在第57页接着指出,“当选择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勉强抓出一个出现在我们脑子里的东西——这一表述本身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其冒险性就在于过多地注意了语言选择的意识层面及其相关的意图性”。[2]57同时,人文科学的独特性,不可能抹杀语言使用中文化思维及人类活动的社会惯例的意义,必然会承认交际主体的意图有相当的动态张力。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运用于复杂事物的分析和认识极易产生偏颇和极端。

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价》[9]和钟尚离《意义、意图和意识:语言适应论的意义回归研究》[10]也分析了适应论的意义观,都认为不能将意图与意义简单地分离,僵硬地对立起来。Verschueren提出了,语用学只有把意义自身的复杂性考虑进来,并从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多角度研究语言意义,才能对意义在人类现实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充分而公正的评估。因此,顺应论的方法论是多元的、互动的。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用学的学科史不算太长,但是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极端现象,那就是:以Grice日常会话原则为代表的语用学意义理论,极端地认为意义的产生总是受制于意图,过于以“意图为核心”,把会话意图和合作原则相捆绑。Verschueren颠覆了这种过激论调,通过意义的不确定性的研究以及选用术语“meaning generation”从认识高度提出了反驳,使过于以“意图为核心”的语用学的意义理论出现了新的划时代的意义,那就是,交际主体面对各种复杂的制约时会出现复杂选择,在选择过程中交际主体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意识,对“意义”的理解不再总是依附于“意图”。因而其交际主体观明确提出,关于交际主体起作用的意图应该淡化。

参考文献:

[1]卜杰民.关联—顺应语用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4(6):136-140.

[2]谢少万.也评“顺应理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9):9-11.

[3]谢少万.顺应过程意识凸显与语言的选择[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2):89-92.

[4]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 2004(2):28-33.

[5]刘正光,吴志高.选择—顺应:评Verschueren《理解语用学》的理论基础[J].外语学刊, 2000(4).

[6]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7]Weiser, A.Deliberateambiguity[C].Papers from the Ten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4:723-731.

[8]Stroud, C.Theproblemofintentionandmeaningincode-switching[J].Text, 1992(12):127-155.

[9]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价[J].现代外语,1999(4):428-435.

[10]钟尚离.意义、意图和意识:语言适应论的意义回归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1):140-143.

责任编辑:淡然

收稿日期:2015-11-29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社科课题项目“意义、意图和意识——基于适应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编号:WK20100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何心舒(1980-),男,湖南株洲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4-0084-02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ve Subjects in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HE Xinshu

Abstract:The meaning view in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analyzes the complicated selection when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s facing different restrictions. By transferring the concepts of meaning-generation, Jef Verschueren emphasizes the different roles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s play in cognition.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 under complex restraints, different degrees of consciousness generate in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s whose understanding of meaning will not depend on intentions any more. Therefore, the view of communicative subjects should be put forward clearly, and the intentions on the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ve subjects should be faded.

Key words: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communicative subject; meaning generation; intention; consciousness

猜你喜欢

意图意识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论低年级合唱意识的培养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