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论结合: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路径

2016-03-15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

薛 云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史论结合: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路径

薛云

(淮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摘要: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关系极为密切,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内容安排来看,两门课程内容都多有交叉重合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拔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时效,丰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使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融会贯通,最终促使教学目的实现。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改革路径;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方法,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史促论”“论从史出”诠释了史实与理论的关系,即丰富形象的历史进程、历史事件是理论产生的源泉,简洁准确的理论概括则是历史事实深远意义的凝练。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称“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称“概论”)两门课程关系极为密切,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内容安排来看,两门课程内容多有交叉重合之处,但是授课侧重点不同,“纲要”课程内容侧重于对历史事实描绘、对历史过程勾勒,“概论”课程侧重于理论成果概括和理论意义阐释。鉴于两门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一、以史促论:拔高“纲要”课程教学实效

“以史促论”,即“以‘史’为手段,以‘论’为目的”。[1]通过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来探寻历史发展规律,从具体丰富的历史事实中总结经验教训,凝练为蕴含着深刻哲理的理论教条,用于指导当前或今后的社会实践。在“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史促论”既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又能契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从“纲要”课程教学目的来看,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通过对近代以来我国因为落后而遭遇外敌入侵掠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一步步走向富强等历史事实的学习,提高其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辨明历史是非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理解,深化学生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要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从历史发展规律角度入手来解决学生关注或困惑的现实问题,发挥历史事实所蕴含的告诉现在、昭示未来的作用。要想达到此教学目的,“以史论史”式的历史事件讲解、历史发展脉络勾画显然不能胜任,任课教师必须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拔高与升华,注重“以史促论”,采用“史论结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发现历史发展规律,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与总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

从“纲要”课程性质来看,该课程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等历史常识,而是以历史常识为平台,凸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纲要”课程中所讲授的历史知识,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系统学习过,进入大学之后,对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历史进程已经有了知识储备,如果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基本历史知识讲授为主,就难免成为中学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使“纲要”课程失去了开设意义。因而,“纲要”课程授课重点不在于把每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独立地进行“解剖”,细数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等历史元素,或就事论事的评判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而在于把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置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长河中,勾勒历史发展脉络,探寻历史发展规律,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社会影响及现实意义,即突出它的理论性,用这些理论来提升大学生包括政治判断能力、政治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政治素养。这亦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以史促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知识又高于历史知识,形成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思维习惯。

二、论从史出:丰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

所谓“论从史出”,是指理论需要从丰富的历史资料或鲜活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正如同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的“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尽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2]“概论”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是对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规律的总结与理论升华,精炼的理论背后意味着生动鲜活的历史活动和场景。

理论性强是“概论”课程的主要特征,课程教材采用大量篇幅阐述理论内涵及意义,而对于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往往简单地几个罗列时间点、会议,因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注重对理论内涵的讲解与分析。但是如果就理论而讲理论、用理论阐释理论极易造成授课内容晦涩难懂、空洞乏味,这种与社会实践脱节的理论教条式灌输不符合大学生追求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的学习心理,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无趣,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此外,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有的学生知识贮备薄弱,历史知识零乱、谬误、讹传,这使得阐释“概论”理论时难免突兀,不了解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孤零零地讲解理论本身及其内涵,很难产生共鸣,更谈不上学习兴趣,甚至学生因不理解而反感、抵触,只是迫于学分死背理论,应付考试。

那么,如何提升“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呢?一条便捷的途径莫过于在理论这个“骨架”的基础上,联系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充实“血肉”,还原理论形成的过程,用历史过程、历史发展规律来引出理论。让学生通过历史场景的回顾感受到任何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为了解决特定社会问题和现象而形成的,是对过去社会经历的理论提炼,知道了理论“从哪里来”,就会理解理论“到哪里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历史知识与政治理论紧密结合,每个理论讲授都按照“论从史出”的方法进行,在理论的背景介绍、提出过程方面补充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内涵的阐释,理论现实意义的解读,就会形成学生接受理论时不僵硬,易理解,进而产生认同,促成兴趣,教学目的便易实现了。

三、史论结合:促使“纲要”与“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无论是“纲要”课程的“以史促论”教学方法,还是“概论”课程的“论从史出”教学方法,实质上都是强调 “史论结合”。所谓“史论结合,是说在叙述时要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做到有史有论,理论和史料相统一。”[3]即通过理论概括深化学生对史料、史实的认识深度,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以史为鉴”的功能;通过史实回顾使学生领会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了解理论产生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而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学习的意义。具体到这两门课程而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把两门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融会贯通,对于两门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

首先,要突出课程重点。“纲要”与“概论”课程因为所涉及时间跨度基本一致,如果简单地遵循“史论结合”教学方法,授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知识点重复讲授的情况。这就要求区分两门课程的特征和侧重点,做到重点突出。“纲要”课程要以“史”为主,侧重于民族解放、社会发展、国家振兴的历程勾画,教师要把每个有标志意义的历史事件力求讲授得全面、丰满,使学生在历史史实中感受到社会发展的轨迹,领悟社会发展的脉络,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而形成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全面认识。“概论”课程要以“论”为主,但讲授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发展时需要历史知识的补充,这些历史知识主要集中在党史和理论发展史方面。因此,在大学生有了“纲要”课程形成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概论”课程授课时关于“史”的部分可以选取与党史、理论发展史关系密切的史实进行讲授。如此以来,“纲要”课程侧重于民族、国家、社会发展层面的历史及理论,“概论”课程侧重于党史、理论发展史侧面的史实及理论,既做到了“史论结合”,又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

其次,要整合教师队伍。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实现重点有别、相互补充、融会贯通,其关键环节在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配合。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纲要”课程和“概论”课程分属两个独立的课程组,由两支独立的教师队伍分别承担教学任务。不同课程之间的教师沟通较少,每位任课教师的知识背景、业务素质也不相同,因而会造成授课内容重复、重点不突出等现象,这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提倡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集体备课,通过沟通再确定本课程的授课重点,避免重复。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通过对任课教师的培训,尝试两门课程由一位教师担任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区分两门课程的异同,把握每门课程的重点,且采用“史论结合”教学方法时不会出现内容重复讲授的情况,更有利于实现两门课程教学内容优势互补,促使教学目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炼强.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上卷: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01.

[3]文思启.史论结合新议[J].思想战线,1987(1):94-95.

责任编辑:张彩云

收稿日期:2016-06-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张彧名师工作室教研项目(编号:Szzgjh1-1-2016-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薛云(1980-),女,河南浚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4-0057-02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