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公民之源”新说
——以合肥市新农小学的“学生自治”为例

2016-03-15程仕中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源流起点

程仕中

(合肥市新农小学,安徽 合肥 230071)



儿童“公民之源”新说
——以合肥市新农小学的“学生自治”为例

程仕中

(合肥市新农小学,安徽 合肥 230071)

[摘要]“学生自治”的起点就是让儿童听见自己的声音。要植根课程,建设“源课程”,孕育“学生自治”的性灵;基于公民教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治”的生长。“公民之源”即是“学生自治”。

[关键词]源教育;学生自治;源流;起点;生长

一、重溯源头:把握“学生自治”的源流

(一)“学生自治”的肇始

中世纪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学生管理校园事务、教师服从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大学”鼻祖。在博洛尼亚大学,由学生进行管理,自主权十分广泛。16世纪以后,由于永久性校园的建立,教授成为公务人员,并逐渐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学生掌权史宣告结束,但学生治校以“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保留了下来。[1]

(二)杜威“学生自治”新见解

杜威指出:“普通的见解,都以为自治就是从旁人管理我们换成我们自己管理,不过是管理之权归到自己身上,这话固然不错。”[2]杜威赞同“学生自治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说法,但他同时还指出,“自治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责任加重”[2]。杜威认为 “自治比他治实际还难百倍。”[2]

杜威之所以提倡学生自治,源于他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通过教育,社会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3]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历史上大转折的年代: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工厂制度取代邻里和家庭制度,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于是,“通过学校机构,把自己所成就的一切交给它的未来的成员去安排。社会所实现的关于它自身的一切美好想法,就这样希望通过各种新的可能途径开辟给自己的未来”[4]。当时美国是民选的政府,这不同以往,乃是民主的。“民主社会既然否定外部权威的原则,就必须用自愿的倾向和兴趣来替代它;而自愿的倾向和兴趣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形成。这就使得民主社会比其他各种社会更加关心审慎的和有系统的教育。”[5]学生乃是将来国家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当由国家的学校所造就。既然美国需要的是能够自治的公民,那学校应培养能够自治的学生,如果培养他治的学生,这样不仅会格格不入,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更遑论社会的进步了。因为“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6]学校彼时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将这些编入公民教科书中,还是实施一种更隐蔽的方式,让学生每日或者经常实践这种形式。遵从杜威对“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的区分,显然后者更有效果。

(三)我国“学生自治”的发端

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学生自治正式开端于五四时期。其倡导者陶行知先生,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生自治从内涵上讲应包含三层意思:“学生”是全体学生;“自治”是自己管理自己;“学生自治”是一种学习自治的过程。

“五四”运动后,科学与民主的思想盛行,“民主”、“自治”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的口号。受其影响,教育界也开始反思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强调教育的自由民主。特别是杜威来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再加上平民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使得“学生自治”成为当时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并深受杜威民主教育思想影响,是较早关注和论述“学生自治”的人。陶行知认为,学生自治是自动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是对数千年来保育主义、干涉主义、严格主义的反应。[7]他认为,从学校方面来讲,学生自治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8]。

此后,我国学校仿照美式“学生自治”,将一个学校视为一个城市,然而试验并不是很成功。正如杜威指出的:“学校市这种做法,虽有好处,但总嫌过于注重形式。苟能从简要着手,亦可达同一目的。”[9]所以,对于组织学生进行自治,不必苛求组织形式的完备,而应注重精神的训练。

二、审慎当下:“学生自治”的起点

合肥市新农小学是一所留守儿童聚集的乡村小学。2013年秋季,学校提出“源教育”办学思想。所谓“源教育”,就是寻源而正流,让基础教育在某一块土地上扎扎实实地生根。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初步形成了“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不断探索“源学习”的有效模式。2014年4月,学校结合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申报了子课题《学生自治:儿童公民意识培养路径的研究》,把对“公民之源”的探索与“学生自治”统合起来研究,让“学生自治”进入课堂。

那么,“学生自治”的起点在哪儿呢?乡村小学规模小,学生安静而纯朴,如果选择“学生自治”过去的路径,则是形式大于内容,而且也无法改善他们当下的生活。我们需要建设乡村儿童的精神世界,而且要让精神世界所引发的行为能力去改善他们当下的生活。我们提出,“学生自治”的起点就是听见自己的声音!如果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能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独立思考,平等交流,共同承担责任,那么,我们的“学生自治”就能达成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一个“源课程”课例,是三年级语文课《学会查无字词典》的教学。上这一课时,老师将学生带到学校旁边的小树林里,两节课不到,孩子们就学得非常好,原因就在那片小树林。查无字词典,就是教孩子们观察事物,发现事物,恰好小树林里有风声,有雨滴,有湿的草地,有鸟叫,有虫鸣等。全班二十多个孩子都说话了:有的说“风吹过,树叶沙沙地响”,有的说“四周的虫子叫声不停,小树林里很安静”;有的说“刚刚下过一场雨,小树林里空气很清新”。最后,大家共同总结:学会查无字词典,就是去看,去听,去感受!这不正是我们需希望的吗?——让孩子们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大多数课堂,孩子们仍然只能听见知识的声音、书本的声音、教师的声音。他们自己的声音在哪儿?或者说,即使我们让儿童去说,他们也是顺着知识、书本和教师的意思去说,他们内心的声音被屏蔽了。由此,我们开始重新规划我们的课程,期望由此建设学生心理发展环境,包括民主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主理性、交往公德意识等。这,就是我们所要的“源教育”。

三、植根课程:孕育“学生自治”的性灵

应该看到,从传统课堂到“学生自治”的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重建课程思想并重构课程,由内在的思想改变进而有外在的课堂显现。我们为之努力的“源课程”即是基于课程重构的。

所谓“源课程”,是指从学校所处的乡村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进行分离,进而统合、导出课程资源,在接引学生生活状态后,植入儿童发展目标,形成独特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且在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审美体验性的系统化课程。该课程与国家课程目标相一致,与国家课程内容相融合,使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够活起来,长起来,美起来。

在“源课程”理念确立的同时,我们又提出了“源学习”的概念,并初步形成了“源学习”的框架。

(一)“源学习”的内容:分离—统合—导出—植入

源学习的内容来自于学校和学校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首先,我们要有儿童发展的整体认知,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年级发展目标。如三年级“源学习”发展目标是,初步打通学生内心与自然环境中物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与自然环境中物之交流的起始方法。

第一步是分离。例如,我们分离出小树林幽静的林间环境,分离出河床下某一块被河水冲刷的石头,分离出学校草地上的“露从今夜白”,分离出乘坐公交车看到的家乡原野掠影,分离出鸟叫虫鸣,分离出季节荣枯……分离,是一种审美。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握儿童的认知状态,影响儿童的认知情感,促成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且以适度跳跃的方式达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分离才有道可循。

第二步是统合。首先,要有总体的把握。例如,我们分离出小树林幽静的林间环境做什么?这,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那儿来,它是达成儿童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进而形成情感的需要。其次,要有具体的考量。例如,小树林的林间环境是我们三年级学生观察与思维训练的需要,是学生练习说话的需要。统合,其实是一种驾驭,是教师群体对儿童发展成竹在胸后的一种意象组合。它起于教书育人的情感,经过时间的酝酿醇似酒液时,就能化平常为神奇,化平淡为魅力。此时,有一种创作的心态即可。

第三步是导出。导出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一般是进入现场。如学习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我们在小树林里观察“这里有什么”。也有的是活动,如学习《石头书》一文后,带领学生寻找能说话的石头。还有的是平时积累,达成一定情感厚度时进行整体导出,如完成《我心中的小树林》作文,利用情感和回忆进行创作。

第四步是植入。首先,要将它植入到课程思想中去;其次,要将它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与课堂学习结为一个整体;再次,要将它植入到学生内心中去,并由内在的学习情感转化为外在的学习成长。前面所述三年级“源学习”发展目标,是植入到课程思想中。选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是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源学习”的过程:观察—思维—体验—审美

观察、思维、体验、审美,四位一体,在启动“观察”的同时,后面的三个过程也随之进入。

观察,就是去看,去听,去感受。

怎样去看?例如,让孩子们静静地朝一个方向看小树林,记住一棵树,让它成为自己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动态地去看,坐在公交车上看沿路的风光掠影;让孩子们走近去看,看学校草地一片草叶上细密的露珠;让孩子们顺着时间去看,看苍耳的幼小和长大;让孩子们逆着时间去看,在寂静的冬天去看小树林秋天的繁华和热闹……

怎么去听?静下心来听,合上双眼听;较长时间听,抓住瞬间听;保持距离听,贴近耳朵听;听曾经听过的,如风声、落叶声;听没有听过的,如贴近树干听,走上高岗听……

怎么去感受?清凉的空气,草木的芳香,虫鸣的快慢,鸟语的节奏——肤之所及,鼻之所嗅,手之所感,心之所受,都是观察的范围。孩子们的童心更是宝贵的资源,让孩子们说内心感受,有孩子说:小草老了,长出白头发了。

思维在哪里?在我们教给孩子们观察方法的同时,思维的训练就同步开始了。静与动结合,近与远结合,部分与整体结合;沿着时间的路线观察,也可以逆着时间的方向眺望;慢与快结合,方法与修身结合,直接与间接结合;更重要的是外在与内在结合,在观察的同时感受到我们自己的内心里有什么,才是进入了真学习的状态。

体验是过程,是经历,是一节一节的户外课堂,是一次一次的校外活动。体验同时也是一份审美,特别是在时间的发酵中,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意味了。

(三)“源学习”的路径:环境—事物—情感—灵性

环境,指的是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它是源源不绝的资源宝库。

所谓事物,指的是我们从环境中分离出的某一部分,或者是具体的有一定量的事物,如一片小树林,一块石头,一丛草,一味香气。又或者是事物的相互间,如林间幽静的环境、路边风景的掠影,再或者是孩子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从中分离出适合他们的项目,等等。

所谓情感,指的是我们将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一一分离并将其放大,或者是将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一一放大,就形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校环境。这些事物与孩子们的成长密不可分,在体验和经历后,在拥有和发现时,他们内心对于事物的认同逐渐厚重起来,在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同时成为其精神家园的重要营养因子。

所谓灵性,就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情感,让孩子们快乐而自在地发展。大自然是培育灵性的地方,乡村环境中事物的灵性犹如地面的岚气,随处可遇。只要我们一直坚持着“守候儿童,守候自然”的原则,当我们的“源课程”落地生根时,我们的“学生自治”课堂不仅有了外在的显现,也有了让人惊喜的内在发展。

四、基于公民教育:“学生自治”的生长

那么,我们的“学生自治”该如何生长呢?我们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其原因是多重的。首先,它是孩子们的内心需要。因为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家庭中孤单,内心需要伙伴。其次,它是孩子们发展的需要——他们学前教育大多缺失,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忙于生计,很少带孩子参与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活动。再次,是“学生自治”自身的需要。在这里,“学生自治”不只是学业成绩提升,而是要形成一种氛围,产生一种影响,让每一个孩子都受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什么?今天,有很多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其中有高效完成文本学习的小组合作方式,等。但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要达成“学生自治”的内在精神建设,要达成“公民”教育,又该如何走向呢?

我们从一个班级做起。从最初强化训练时小组成员分段轮流读课文进行交流评价,到第一个模式的初步形成——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一人选择课文中的一部分读出味道,一人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一人回答问题,一人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解释三两个词语。他们能认真地读书,安静地讨论,关注着老师和同学们对交流的评价,并且在真实地提升着自己的阅读水平。

我们也将这一模式同步带入作文训练中。学生分小组进入作文现场,他们兴致勃勃地发现着,争执着,讨论着,然后按照“说—写—读—审”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小组作品。接着,回到班级进行交流。教师的评价是正向的,全班孩子在一轮一轮的正向评价中肯定着自己,也在交流和评价中不断得到提升。

下面,是二年级班的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校园东墙有青松》(节选)

2015年,仲春,万物生长。新农小学教学楼前的草地上整齐地摆放着课桌椅,校园东墙边的一排松树在阳光下挺直地立着。上午9:00,二年级的一节室外课——《校园东墙有青松》正式开始。

简短的导入后,钱朝阳老师将话题引向了青松——观察校园东墙边的一排青松,找出各小组最喜欢的一棵青松。观察时,可远看、可近看、可到楼上看;可摸、可闻、可抱。

[小组观察]

第三小组来到了南边的第二棵松树前,五个人的学习小组,一个女孩是组长,其余四位是男孩。

“你站在树下近看,我从侧面看,你从操场上看……”组长如此这般进行了分工。

孩子们站到了各自的位置。每个孩子都选择了一种姿势,或立,或坐,或蹲,或抱……他们安静地感受着。

三分钟后,小组交流开始。

女孩征求了一下意见,确定从远到近的顺序,四个男孩子自动排好队。

第一个发言的男孩语速很快:“我在远处操场上看,我们的青松松枝很密,堆在一起,像一个‘2’字,更像一条小龙!”

第二个男孩很自信:“我站在不远处看,我们的青松松枝很多,就像一大团云彩一样,让我感到很吉祥。”吉祥?钱朝阳老师巡视过来,连忙问道,“吉祥”是什么意思?他有腔有调地说:“吉祥就是幸福、美满、美好的意思。”

接着,组长说:“我从侧面看,我们组的这棵青松很粗壮,它弯曲的姿态很优美,让我想到了黄山的迎客松。”她的表情很丰富。

随后发言的是一个很老实的男孩,他说:“我站在树冠下看,它的松枝很茂密,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就是遮天蔽日。”

最后发言的男孩弱弱的,他用手自下向上比划了一下:“我是从下往上看的,它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一阵风吹来,树枝动起来了,就像一条条小龙在动。”

[班级交流]

第一小组的小朋友们上来了,精神抖擞。

第一位小朋友说:“ 我站在远处的操场上,看到我们的第十七号青松站在那儿,很高很高,比学校的三层教学楼还高。”

第二位小朋友说:“我在树下看,看到它的树干很粗,我用双手(双臂)去抱它,刚好抱得过来。”

第三位小朋友说:“我们的第十七号青松树干从下面到中间都没有松枝,光溜溜地向上长,有直直的力量。”“直直的力量?”钱老师有些疑惑,用眼神在追问。小男孩不知道怎么解释,旁边的大眼睛男孩说:“就是一直向上的力量。”

第四位大眼睛男孩说:“我抱着树干从下往上看,它长得很正,很漂亮,很有力量。它的松枝都在树干的上部,每根松枝都向上长,像是需要更多的雨水和阳光。”

此时老师点评:“第一小组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棵向上的、有力量的青松。”

……

钱朝阳老师由孩子们对校园东墙青松的观察、感受,进而转入到对上学期《青松》一诗的回顾:“陈毅元帅看到大雪飞扬,青松依然挺拔时,发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今,雪早已融化,一棵棵高洁的青松屹立在我们眼前。同学们,请你们合上双眼,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请各小组说一说,或者演一演。”但钱朝阳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

“同学们,你们发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面对青松时,也发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南轩松”三个字,接着将《南轩松》这首诗的文本印发给学生:“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老师先带读一遍,接下来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学习,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最后是班级交流。

至此,我们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即是“学生自治”的起点。

当一个班级真正进入“学生自治”的课堂,就会形成一种生态,它所衍化、滋生出的灵性是让人惊叹的!我们说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民主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主理性、交往公德意识等,“公民之源”即是“学生自治”。“学生自治”就是从“亲知”开始,与审美相生,建平台引导,用评价激励,做资源开发,回文本植根。

[参考文献]

[1]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8):20-24.

[2]杜威.学生自治[J].新教育,1919,(2):163-166.

[3]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杜威.学校与社会[M]//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2版).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M]//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2版).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M]//杨东平.大学精神(下).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9]杜威. 学生自治的组织[M]//单中惠,王凤玉杜威在华教育讲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何旺生)

A New Interpretation on Children’s “Source of Citizen”——A Case Study of Students’ Self-rule in Xinnong Primary School in Hefei

CHENG Shizhong

(XinnongPrimarySchoolofHefei,Hefei230071,China)

Abstract:The starting point of “students’ self-rule” is to allow children to hear themselves, therefore the course to be designed should embody the spirit of students’ self-rule. Based on the citizen education, the course can promote students’ self-rule through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Source of citizen is students’ self-rule.

Key words:source education; students’ self-rule; origin; growth

[收稿日期]2015-12-23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3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作者简介]程仕中(1964-),男,安徽潜山人,合肥市新农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6)02-0015-05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源流起点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源流》前进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水痘源流考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啸”的源流
起点
“干” 字源流浅析
我的“新”起点
不成功的学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