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都市圈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研究

2016-03-15孔令刚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圈合肥都市

孔令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合肥230051)

合肥都市圈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研究

孔令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合肥230051)

城市群和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通过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形成一体化的合作产业链条,促进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挖掘释放区域发展战略更大红利,是“十三五”期间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方向。分析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对经济圈形成与健康发展的核心推动作用,以合肥都市圈发展为例,研究各城市产业合作方向和重点领域。

合肥都市圈;产业链一体化;差异化发展;产业高地

全球城市发展浪潮推动城市发展由单体发展向群体发展演变。城市群及都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决定了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走向。理顺城市间产业发展链条,优化都市圈城市分工和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形成城市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在更高层面上促进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以此推动都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三五”期间都市圈发展的重点方向。

1 都市圈产业分工与联动协同发展研究回溯

城市间产业联动协作发展研究起步于对都市圈和城市群形成原因和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学者在研究美国硅谷经济圈形成机理时发现,经济圈内各城市产业联动协作分工发展是促进经济圈产业链升级,提升都市圈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谷人旭在研究日本之所以能够形成大、中、小都市之间联动发展原因时发现,各都市圈内城市产业联动协作发展起到了核心推动作用。[2]国内学者张明艳等在研究经济圈形成核心推动力时也发现,各城市间产业协同和联动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格局是一个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关键。[3]只有进行合理的产业地域分工,才能有效发挥各城市的经济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生产部门,提升都市圈的整体竞争水平。[4]李诗涵等在研究成渝城市群各城市职能时指出,应该明晰城市圈内各城市产业职能分工。认为优化城市间产业职能分工,降低城市间产业同构趋同,消除产业无序竞争,能够促进区域内城市间资源互补,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推动经济圈内城市产业的协同发展。[5]而主导产业决定和引导着一个城市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变具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经济圈内各城市能否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科学合理的选择主导产业,是整个都市圈能否提升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关键。[6]对合肥都市圈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来说,需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根据城市比较优势,制定都市圈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城市职能分工,构建集约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圈产业联动协作一体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都市圈各城市共同发展。这也是安徽“4105行动计划”在区域经济层面的具体落实,对推动“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带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安徽省在国家层面争取更多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2 合肥经济圈发展现状及产业合作发展趋势

合肥经济﹙都市﹚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2014年总面积4.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 194.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8 43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3.5%、36.1%和40.5﹪。①合肥经济圈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自然与人文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合肥经济圈的健康发展不仅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功能,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棋局中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十三五”乃至一个较长时期,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合肥经济圈建设会进入新阶段,发展也会达到新的高度。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强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市域间产业分工合作,深化“互联网+”在各产业领城的应用,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径,推进各类开发区的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在优势领域培育若干国家级、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2.1 发展基础

2006年以来,基于五成员城市的共同努力,在会商机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合作、联合招商、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科教资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未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升经济圈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7]

2.1.1 区域战略定位大幅提升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中,合肥明确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由一般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为国家战略层级和国际化层面的新兴都市,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也随之提高,为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了新的前景。

2.1.2 初步构建起区域合作协调机制都市圈五市主动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了党政领导会商制度,就共同推进经济圈建设达成广泛共识。2010年以来,确定了五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制度和高层互访制度;明确了都市圈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和各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确定了产业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等16个合作专题;五市发改、经信、农业、交通、规划、旅游、招商等对口部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谋划具体合作项目。

2.1.3 内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合肥都市圈东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沪宁合发展主轴相融,南与长江大动脉相通,西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邻,北与中原经济区相近,在交通更为便捷化、对外开放向内陆地区推移的新形势下,经济圈内外发展空间会进一步拓展。

2.1.4 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合肥都市圈走向成熟和产业集群的不断成长,都市圈一体化会加快发展,一体领域不断扩大,一体化也逐渐加深。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会全面推进,将会完善产业分工,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化发展。

2.1.5 产业合作互动发展初见成效农业:合肥与六安、桐城、定远共建蔬菜基地,带动了都市圈及周边农副产品的销售。工业:加强在汽车、家电、钢铁、煤电、机械、建材、包装印刷、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分工协作。能源:加快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推进合淮两市直购电试点工作。科技:合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功能,建立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并向周边城市辐射,圈内民营科技创新创业日趋活跃。旅游:修订《合肥都市圈休闲度假指南》和《合肥都市圈旅游地图》,在上海联合举办合肥经济圈旅游推介会,推出了一批旅游精品线路,部分市县开通了旅游直通车。商贸:合肥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合肥成为全国一线物流城市,带动圈内城市对外贸易发展。共建园区:合肥市蜀山区与寿县共建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包河区与舒城合作共建园区、肥东与定远共建盐化工业园,合淮共建区选址工作进展顺利。

2.2 产业联动合作发展趋势

2.2.1 培育差异化发展优势发挥圈内各市优势,面向全球、面向市场、面向中长期发展,坚持错位化和互补性发展,积极培育合作发展优势,有重点地培植各自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合作培育优势产业,整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2.2 探索协同化创新驱动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新背景下,抓住“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新机遇,打破行政区局限,在创新驱动上联手发力,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作机制创新,鼓励创新创业,联合攻关产业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关键技术难题,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2.3 突出产业群带共建按照产业集群一般规律,推动“创新链→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区域分工协作和集群化发展,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辅以财税、信贷、产业、价格和利率等政策手段,合作培育地区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联合打造合淮、合六、合滁、合桐宜、合巢芜等五大产业带,构建全省乃至长三角的产业高地。

2.2.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城镇为载体,以产业园区为基础,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 合肥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分工合作发展方向

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发展目标是实现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即通过产业链一体化,推进各城市间产业的产业链分工与协同,达到都市圈产业“整体”一起发展,“整体”协调发展,形成共兴、共荣和共赢的局面。以产业合作发展为重点,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面向中长期发展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引导产业的内在链接,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培育各市县优势产业,逐步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分工协作、凸显特色的产业体系,推进产业一体化,建设长三角城市群新兴都市圈产业集群,是合肥经济圈各城市产业分工合作发展方向。

3.1 合肥市: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高地

发挥全国科研教育基地和交通区位等优势,突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三次产业联动转型升级发展,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光伏新能源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围绕装备水平提升、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价值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提升等“七个提升”要求,升级发展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汽车及车辆装备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合肥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六安市:建设全省生态经济与现代产业发展配套高地

发挥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又位于沪宁合发展主轴西延线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科学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设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和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合理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临空产业发展带,辐射带动大别山地区经济发展。

3.3 淮南市:建设长三角煤基产业转型发展高地

发挥煤电资源优势,坚持“煤炭产业转型,非煤产业突破”的转型战略,稳重强轻,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创新驱动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的深度转化。积极发展新型煤产品,延伸煤基新材料,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煤电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和煤机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大数据等产业和高端装备用钢等新材料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业加工业。以产业功能的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辐射带动皖北地区发展,努力建设长三角煤基产业转型发展高地。

3.4 滁州市:建设沪宁合发展主轴制造业发展高地

发挥位于合宁之间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长三角盐化工及新材料基地、产业配套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加工基地、旅游及休闲活动基地,提升发展家用电器、装备制造产业和健康食品加工,积极发展绿色照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智能家用电器基地,打造千亿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千亿硅(玻璃)、千亿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继续合作办好苏滁现代产业园区,努力建设沪合宁发展主轴制造业发展高地。

3.5 桐城市:建设有特色的轻工产品加工高地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密切与合肥的经济联系,突出轻工产品加工,建设都市圈相关产业配套承接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农特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壮大印刷包装、家纺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成为全省有特色的轻工产品加工高地。拓展向皖西南地区辐射带动范围,带动皖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4 合肥都市圈产业协同与联动合作发展重点领域

合肥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联动与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而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避免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同构性、同质化发展。产业联动与协同发展是形成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4.1 合作培育若干国家级产业集群

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建设成国家级或者亚洲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家电产业、汽车及车辆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争取建立1~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鼓励创新创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知名自主品牌,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淮南煤化一体化、定远盐化一体化、合钢公司向庐南转移升级、其他配套产业顺应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县城转移,推动产业协同合作、联动发展,加快各行各业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4.2 合作共建产业高地

合六产业带:依托合六叶高速公路、合六大道等交通廊道,发挥邻近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优势,以合六工业走廊为基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农产品深加工、航空修造等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的西延新兴产业带。

合淮产业带:依托合淮阜、合九路、合淮大道等交通廊道,发挥合肥先进制造和淮南煤电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平板显示、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新材料、新型化工等产业,注重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带,成为合肥都市圈辐射皖西北地区的主轴产业带。

合滁产业带:依托沪合宁高速等交通廊道,发挥滁州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储量大、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电子机械、非金属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推进与南京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合肥都市圈对接南京都市圈的前沿,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辐射皖东地区经济发展。

合巢产业带:依托合巢芜交通廊道,发挥合肥和芜湖的核心极化作用,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机械电子、新型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加快城镇发展,注重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建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工业发展带,成为长江经济带和皖江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辐射带动环巢湖地区经济发展。

合桐产业带:依托合安、合铜高速公路以及合九铁路等交通廊道,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保护要求,重点发展轻工纺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发展有序的新格局,成为合肥都市圈辐射皖西南地区的所新兴产业带。

4.3 合作共建农业协同发展基地

以蔬菜基地合作共建为抓手,促进圈内农业资源和市场优势互补,加大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共建力度。建立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圈内农业龙头企业到圈内其他城市投资现代农业,探索圈内资本、技术、土地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新模式。深化农业技术合作,依托合肥市科技公共服务创新平台,通过机制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圈域内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重点围绕种子种苗、质量安全、防灾减灾、精深加工等领域科技攻关成果。深化农业产销合作,开展供需对接,依托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如周谷堆等),建立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和“农市对接”活动,促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核心城市市场,通过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走向全国。

4.4 “一湖三山”文化旅游区合作共建

发挥巢湖、大别山、琅琊山、八公山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合作共建“一湖三山”文化旅游区。编制“一湖三山”旅游业联动发展规划,突出山水文化亮点,重点围绕桐城、寿县、凤阳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进精品建设,打通精品旅游线路,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布局。理顺旅游资源产权归属,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生态修复,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脆弱区治理,构筑都市圈生态屏障,向优美的自然环境要效益,联合旅游形象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建设长三角地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4.5 协同共建创新平台

协同建立企业创新平台。支持都市圈骨干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引导规模以上企业逐步建立研发机构,以应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为主导,为逐渐形成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平台。

协作完善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都市圈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合作共享基础条件平台。围绕科技创新需要,整合现有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资源,争取大科学工程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经济圈落地,共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提升科技资源利用率与开放共享水平,更好地为经济圈科技创新服务。

共同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共建科技型创业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等,构建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试基地,超前培育未来新生力量,提升未来竞争力。

联合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围绕都市圈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充分把握产业共性技术创新需要,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或者已经具有优势的企业,建立共性技术平台,为行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丰富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借助于互联网技术,通过与大学、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性服务机构、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模式,搭建平台集聚优质服务资源,为众创、众筹、众包、众扶及万众创业、大众创业提供多样性服务。

注释:

①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15)》整理。

[1]Schmitz H.Global Competition and Local Cooperation: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Silicon Valley[J].World Development.1999(9):1627-1650.

[2]谷人旭.日本都市经济圈产业联动发展及其启示[J].城市研究,2000(2):55-58.

[3]张明艳,孙晓飞,贾巳梦.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分工测度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8):103-108.

[4]李梦宇.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5(10):47-51.

[5]李诗涵,贺红林.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分析,中国商论[J].2015(7):136-138.

[6]陈群元,宋玉祥.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比较测度[J].经济地理,2009(1):1840-1844.

[7]安徽省战略研究会联合课题组.合肥经济﹙都市﹚圈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2030年)讨论稿[Z].2015.

[责任编辑:刘跃平]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Linkage in Hefei Economic Circle

KONG Ling-gang
(Institute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efei 230051,Chin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circle have become the basic uni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With industrial linkage,it i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economic circle through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ntegration,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key regions and get a larger bonu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A-nalysis of the core rol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linkag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circle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fei economic circle so as to study the direction and key areas of th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of each city.

Hefei economic circle;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differentiating development;industry highland

F062.9

A

2096-2371(2016)05-0012-05

2016-02-20

2016-08-27

2015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安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AHSKZ2015D07)资助。

孔令刚(196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圈合肥都市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穿越水上都市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