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城市社区舞文化规范性发展研究

2016-03-15李红联刘长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扰民社区文化

李红联 刘长江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养成一种追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意识,健身这个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锻炼身体,而是转变为一种娱乐、一种全民共同参与、交流的一种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更离不开城市社区文化功能的指导性作用。”[1]社区舞在国家“全民运动”口号的号召下,以其独特性、大众性、丰富多彩性和简单易学性等特点走进了老百姓的娱乐生活。广场、街头、小区空地无处不见社区舞的热闹和喧嚣,广场舞的大妈们甚至把中国社区舞文化带出国门,跳到了世界各处。成功的把在人民广场上跳的舞跳到了莫斯科广场、从中山公园跳到了纽约公园、从少年宫门口舞跳到了卢浮宫。事实证明,社区舞确实是一项利民利国运动,但在它蓬勃发展的同时,往往也出现了一些扰民冲突事件,如“粪袭事件”、“鸣枪、放藏獒事件”等,这些案例深刻的反映出中国社区舞在发展过程中其管理存在问题,需要加以反思并解决。文章则以城市社区舞为例,通过借鉴和参考具体案例中的数据,笔者由此对城市社区舞现状展开了深度剖析,找出其扰民根源,并向相关政府及个人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为社区和谐与社会和谐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城市社区舞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绿化越来越好、街道越来越宽、娱乐设施也越来越健全、特别是城市广场数量的增加为社区舞提供了发展平台,就这样社区舞也应运而生了。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社区舞的大众性、实惠性深得百姓的喜爱,以至于社区舞从城市传到了农村,可见社区舞不再只是城市市民消遣娱乐的方式,乡镇居民也开始追求这样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就这样,全民健身从一句口号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方式。

社区舞之所以在当下中国如此流行,是因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长寿老人,加之社会的现代化使人们工作压力加大,饮食上的缺失更是让人身心疲惫,继而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指数要求越来越高。联合国发表的全球人口预测报告称,到230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100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为98岁,女性平均为101岁。这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各种养身疗法和各种有氧健康运动。然而许多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和金钱来健身,尤其是大多数退休老人和农民更是如此。而社区舞恰恰为这种期盼提供了最便捷、最经济、最合适的平台。其氛围轻松、舞者随性、来去自由、可自己把握。它具有简单易学性、包容性、融入性。基于以上原因,社区舞最大限度地为大众量体裁衣,满足了大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适应了社会发展和需求。

二、城市社区舞的现状

(一)城市社区舞参与人的层次分析

据调查,在城市社区众多参与社区舞人群中,男性约占总跳舞人数的7.3%,而女性则占了总跳舞人数的92.7%,人数远远超过男性跳舞人数,这项数据说明社区舞跳舞人数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原因不仅在于大多女性热爱跳舞,热爱运动,跳起舞来肢体协调性远高于男性,更在于男性喜欢做一些更有挑战的运动,比如游泳、踢球和一些机械类健身运动,这样不仅练就了身形,也强健了体魄。许多男性们认为跳舞是女人做的事儿,,因此社区舞男性参与度较低。

在社区舞参与的人群中,50岁到60岁之间人数占了城市社区社区舞人数的42.8%,61岁至70岁之间人数占24.7%,说明50到70岁人数已经超过了总跳舞人数的一大半。分析原因可知,他们多为退休的人员,比起那些50岁以下的正在打拼的上班族而言,50岁到60岁的人群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比起那些70岁以上的老人而言,他们的的身体更健康灵活些,更适合跳跳舞、做一做运动。出于强健身体和自娱自乐的意愿,50到70岁老人自然而然成为了社区舞的主力军。

从社区舞参与人中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70%以上,说明城市社区社区舞参与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原因在于跳社区舞的主要人群五十岁至七十岁的人们出生的年代大约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时段,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出于复苏时期,以至于这个年龄段的很多人没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二)城市社区舞开展状况

城市社区舞具有极强的自发性,统计显示自主参加的人数高达91.3%,同时社区组织和其他人介绍的共仅占8.7%,比例很小。根据调研了解到几乎没有由政府组织开展社区舞活动,可见自娱自乐是其主要特征,他们利用舞蹈来抒发情感,同时观赏者也得到精神享受,这就是社区舞自娱乐性的价值所在。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如春节和元宵节等,社区舞会自发组织开展表演和比赛活动,来庆祝节日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社区舞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可以结伴合群,在这种轻松愉悦氛围中,既能起到舒展筋骨、锻炼身体的良好作用,又让退休的老人们找到新的伙伴,融入到新的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存在感”[2]。由此可见,社区舞的发起、开展和发展更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从城市社区舞开展时间来看,绝大多数会选择在下午三点到七点跳舞,调查统计数据占了64.2%,北方地区大多数会选择春、夏、秋三个季节会跳社区舞,这三个季节里三点到七点这个时间段气候凉爽,温度适宜,适合跳舞。“30年前睡不醒,30年后睡不着”是老一辈人中常说的一句话,可见睡眠在老人眼里尤为重要,人们在忙完了一天的繁事,跳跳舞可舒展舒展筋骨,退却一天的疲劳,确保晚上能有个充足的睡眠。

各个社区舞伴舞歌曲大多都是流行音乐,近年来最流行的当属《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小苹果》等舞曲了。经访问调查,社区舞参与者几乎没有人不会这几支舞蹈,可见流行音乐已经广泛深入到了社区舞当中。原因在于流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大众音乐”,其节奏感强,音律欢快,内容通俗,形式活泼,人人都会。人们伴随着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节奏,跳着欢快的舞步,享受着惬意的生活。这几年,流行音乐随着社区舞的快速发展也相应的加快其传播速度。

城市社区舞场地大多选择在一些宽敞的街道和小区空地,城市社区能为社区舞提供的广场和专用场地较少,更几乎无法提供室内场所,他们不得不就在较为开旷的街道开展社区舞活动。这些都说明城市社区娱乐场所和设施不完善,使得社区舞活动不仅受到天气的制约,而且乱占场地事情频频出现而引发社区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三、城市社区舞文化对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社区舞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就给居民生活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影响,积极作用在各方面都有体现,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区舞的开展有利于居民强身健体,是一项让人心情愉悦的活动。人们可以每天跳一到两小时的社区舞来达到减肥、增强心肺功能、强壮骨骼、锻炼坚强意志力的效果。一些中年人鼓励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参与到社区舞中去,这样小孩可以强身健体,避免孩子肥胖,并培养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的能力;老人可以通过运动减肥,增强身体抵抗能力,降低患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其次,社区舞文化丰富了社区文化内容,推进了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没有社区舞之前,这里的老人们空余时间也就进行一些唱唱歌、下下象棋、玩玩书法、在社区里免费健身的器材上活动活动之类的活动,但毕竟能够让绝大部分人参与其中的活动实在不多,以至于很多人觉得社区生活显得了无生趣,不久便不了了之了。社区舞出现以后,人们发现它确实是一项大众娱乐、老少皆宜、经久不衰的活动。人们之间的话题变得多了起来,有了社区舞,人们开始喜欢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了。社区舞让社区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再次,社区舞文化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人文交流和传播。社区舞投入成本低,需要的仅仅是一块场地,一台音响,但是但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不容小觑的,最明显的应当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跳舞过程中,人们可以互相交流,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打破了以前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局面,如果有人遇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忙解决,使整个社区形成了了互帮互助的融洽局面。

最后,社区舞的延伸和发展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社区舞的大众性已经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中国多起来的是一支庞大的跳舞队伍,而减少了是家庭和邻里之间的许多冲突与纷争,不得不承认社区舞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城市社区舞文化在发展中的问题所在

(一)城市社区舞设施不够完善。社区舞活动没有专用的场地,这也成为了社区舞扰民的关键原因。在当前社区舞成为人们锻炼的主要方式形式下,人们要做的就是消除其不利因素,任由其发展壮大才是。人们因没有专用的广场来进行跳舞、休闲运动,只能在大街小巷里活动,即使不在人们的休息时间开展活动,也会在不经意间扰民,打扰了居民的休息。也使得一些本来可避免的冲突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因此,为社区舞提供标准化,固定化的专用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缺少专业社区舞管理团队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小有规模的社区舞团队来说,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团队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仅减少了扰民外部效应,也降低了内部混乱现象发生的机会,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关系到社区舞的兴衰成败,如果能够有专门的管理团队经过审时度势的判断,做出对社区舞发展有利的决策指挥,那么社区舞绝对是社会不可忽视的正能量。笔者认为对社区舞扰民不应该采取极端惩罚行为,也不赞成对扰民行为姑息纵容,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居民的行为,以规避冲突升级。此外政府还应该成立专业协商调解部门。社区舞扰民时发生的一些较为严重冲突,其实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社区调解员要拥有专业知识来调节冲突,安抚冲突双方的情绪,避免冲突升级。综上所述,有一个专门的社区舞协商部门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居民缺乏公共意识和自律精神。调查显示部分社区舞参与者对时间段的选择和音量大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公共空间的随意挤占,容易诱发矛盾和冲突。例如,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等特点,成为社区舞曲的主要选择,但是这类音乐分贝较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噪音污染。

(四)社区舞结构不够健全。众所周知,社区舞参与者以五十岁到七十岁人群为主,导致社区舞气氛单一,跳舞形式简单无花样的弊病。应该鼓励和吸引包括小孩、学生、青年人等人群的参与,为社区舞助添新鲜血液,营造新氛围新气象。

(五)城市社区之间缺少积极的舞蹈交流。经访谈发现,社区之间几乎很少有社区舞文化舞蹈交流。为了促进社区舞文化的繁荣发展、普及和创新,需要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切磋,互相借鉴。

五、城市社区舞文化规范性发展的解决措施

(一)保证社区舞文化有一“舞”之地。社区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筹款完善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相对量的广场和生活馆,为社区舞腾出一席之地,实现现有场地和增设场地的合理利用。《全民健身条例》相关条例明确指出,政府有责任将全民健身所需经费纳入县级预算。社区舞作为现今全民健身最火热的运动,政府应该积极为社区舞文化的繁荣发展投入经费。另外在增设场地时,政府应该统筹考虑场地的合理选择,避免扰民。这样既满足了居民基本健身要求,也有效解决了社区舞扰民冲突,进而提升政府对整个社区管理水平。

(二)创立社区舞文化的管理团队。政府和社区舞主要成员应该通过集会选举的形式,从社区舞中推荐出具有管理能力的骨干成员,建立起社区舞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必须是社区舞中的一员,因为这样才会对社区舞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提出和制定一些与社区舞相关的合理建议和可行的管理办法。社区政府应该参与推举事项,这样既凸显了政府的爱民、护民、帮民的宗旨,也在很大程度上帮推举出来的社区舞管理团队成员树立权威。

(三)成立专业社区舞文化协商调解部门。社区舞在开展过程中的一切冲突是可以通过协商来化解的,一旦有冲突,争端双方总是站在各自的立场想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唯有第三方才能客观判断和公正处理纠纷、化解冲突,有效降低社区舞负面的社会影响。

(四)制定更完善的社区舞文化管理制度。社区政府应该和社区舞负责人协商,共同制定出可行的社区舞管理制度,对社区舞的开展时间、场地、伴舞乐曲音量等因素进行一一规定,也应对于故意干扰社区舞活动的行为作出相应的惩罚,保障人们社区舞活动的权利,并通过广播、新闻、报纸等形式大力宣传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居民的自律意识和他律意识,以此来约束和管理社区舞活动。同时还可设立社区舞协会、制定协会章程、组织制度和责任制度,保证其在不扰民不情形下正常进行。

(五)不断推进城市社区舞文化的社邻交流,构建和谐社区关系。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各个社区的交流与共享,社区舞作为社区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更要发挥社邻文化交流的作用。社区与社区之间可以举行一些比舞大赛,重点不在名次,而是鼓励全民参与到社区舞的活动中来,也是体现“全民健身”的宗旨。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春游、体育比赛、游戏等活动促进社区间和谐相处;也可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随时发布各个社区开展的活动,使各个社区之间信息共享,共同促进社区舞的繁荣发展。

注释:

①杜立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求实,2006(03): 59.

②于惠.简论广场民间舞的社会功能[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06): 49.

注释:

①杜立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求实,2006(03):59.

②于惠.简论广场民间舞的社会功能[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06): 49.

猜你喜欢

扰民社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扰民的皮乐
两眼镜店“交恶”比“嗓门” 4只高音喇叭聒噪扰民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
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