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真人秀节目与体育的结合
——基于体育本体功能视角的理论框架

2016-03-15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体育明星真人秀体育项目

□石 璞(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6)

论真人秀节目与体育的结合
——基于体育本体功能视角的理论框架

□石璞(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6)

伴随着世界人民对于体育事业愈发热爱,以及大众对于真人秀节目的大力追捧,使得真人秀节目发展非常迅速。如今真人秀节目与体育的结合愈发的紧密,两者相互促进。在文中从真人秀节目中的体育元素、体育本体工能够和真人秀节目的相互作用以及真人秀节目结合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就真人秀节目与体育的结合进行了探讨。

真人秀节目体育体育本体功能

伴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完善和设计上的不断创新,可以观察到体育与真人秀节目在设计中的结合越来越普遍,体育元素增加了真人秀节目的娱乐性,而这也是体育回归游戏本体,挖掘本体功能的一种表示。未来的新型发展模式要求二者进一步结合并不断创新结合方式,实现体育产业和电视产业的共赢。

1、概念界定

1.1、关于真人秀节目的概念界定

在我国最普遍被公认的定义为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年做的《真人秀节目课题研究报告》中提出:“普通人在规定情景中的制约下,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做出的自由行动并被记录或者加工播出的节目。”在此基础上,尹鸿教授提炼出“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的目的、特定的规则、竞争的行为、记录和加工”这七个基本元素作为构成真人秀节目的共同点,并分析了真人秀的三个关键词:“‘真’是特色,体现了这类节目形态必须是纪实的、非虚构的;‘人’是核心,意味着节目必须要有人格和人性的凸显;‘秀’是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

1.2、关于体育本体的概念界定

本体是什么意思呢?本体是“‘本跟’、‘根本’、‘最后实在’的意思”,要认识事物的本体,需要抛开其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找到其中的共性。许振刚认为抛开各种体育形式(体育教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来看,体育本体是“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的合体,这里以为其观点值得商榷。

2、真人秀节目中体育元素的展现

2.1、真人秀节目中的竞技体育元素

竞技体育即竞技运动,是指以竞技为主要目的,通过训练、比赛等形式而进行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元素在真人秀节目中的展现,主要是通过著名运动员作为嘉宾参与真人秀或真人秀嘉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参与专业体育运动这两种形式进行。

著名运动员作为嘉宾参与真人秀已成为真人秀设计中一种较普遍的方式,一方面著名运动员的群众基础能够提升收视率,另一方面能够展现出挑战者的体育精神,使得体育比赛不再单一而同时满足人们的多种心理需求。中央电视台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第五期,游泳运动员孙杨作为嘉宾与撒贝宁等人进行游泳憋气比赛;浙江卫视真人秀综艺《挑战者联盟》第二期,篮球运动员孙悦、巴特尔与主持人李晨等五人进行篮球比赛。

2.2、真人秀节目中的休闲体育元素

竞赛性休闲体育元素在真人秀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该节目凭借不同的游戏设计完成制作,经典环节“撕名牌”也不断创新,但仍可发现设计的本质元素是竞赛性休闲体育。

非竞赛性休闲体育元素最典型应用于亲子类真人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和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的设计中都广泛应用非竞赛性休闲体育元素。爸爸和孩子共同参与趣味性休闲体育活动,着重展现运动过程中亲子相处的温馨和孩子完成任务的努力,以休闲体育作为媒介,给受众带去积极正面的影响。

2.3、真人秀节目中的民族体育元素

民族体育元素游戏在目前的真人秀中普遍性较低,原因在于民族体育项目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开发不足,关注度不高,与真人秀结合难度较大。真人秀中的民族体育元素游戏以摔角、射箭等少数民族项目和普及性高的毽球为主。

以民族体育项目为媒介,设计相关项目是对于民族体育媒体展示形式的一种创新。浙江卫视《24小时》第三、四期,将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舞狮与其他游戏形式相结合,共同完成节目设计。《爸爸去哪儿》同样运用民族体育项目展开游戏设计,展现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意义。

2.4、真人秀节目应用体育元素的“本土化”

本土化原意当地化策略,在这里指真人秀节目中体育元素的应用是对原有体育项目各方面经过适当改变使其能够适应电视综艺的特征,帮助该节目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体育元素“本土化”主要包括规则、形式两个方面。

电视节目对于收视率的追求要求真人秀具有高娱乐性,这要求体育比赛的规则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体育的基本规则是“公平、公开、公正”等社会诚信基准,这在真人秀节目中也是同样要求。而体育各项目的具体规则体现出了巨大的灵活性,在《挑战者联盟》第二期中五位主持人与孙悦、巴特尔组成的传奇战队进行篮球赛,并设有帮助主持人的关卡,规则上的改变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3、体育本体功能与真人秀的相互作用

3.1、体育“工具本体”在真人秀中的应用

“工具本体”即体育作为手段性的工具和目的性的功利,在这里意指真人秀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使用体育作为设计中的工具和手段,这种目的强调的是功名和利益。

体育项目作为工具的应用在真人秀中十分普遍,无论是亲子类、竞技类还是运动趣味类真人秀都广泛应用体育项目作为具体的形式展开设计和竞技。最典型的代表是借助跳水项目设计的真人秀《星跳水立方》和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设计的深圳卫视运动竞技类真人秀《极速前进》。

3.2、体育“心理本体”在真人秀中的应用

“心理本体”是以体育为人的一种心理生存状态。首先,参与体育及相关活动能为人带来竞争、娱乐、非娱乐和自由等多种心理感受,通过明星参与这些活动展示其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真实表现,使观众进一步了解明星,迎合观众对于明星消费形式的转变。其次,观众在观看体育比赛时心理状态也很丰富,并随着赛事的发展而变化,体育元素在真人秀中的灵活运用不仅挖掘了体育对观众消遣娱乐需求的满足同时发挥了其本身的代入、使专注特性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3.1、真人秀对体育的发展

(1)对体育本体功能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有以下代表性的观点:①社会活动说;②人的自然化说;③教育说;④游戏性行为说;⑤体质说;⑥非竞争身体活动说。体育运动与真人秀的灵活结合,既体现出体育作为游戏本体的一种回归和社会、身体活动本体形式的发展,同时是对体育娱乐本体功能的挖掘和体育本体功能灵活性的一种创新。

(2)对体育运动的发展。

随着真人秀的火爆,其节目设计中出现的体育明星和体育项目必然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该项目所吸引的参与人数也会上升,这对于挖掘体育明星商业价值和发展普及体育项目都是有益的。其次,真人秀节目对娱乐性的强调使得其传递出一种运动使人快乐的理念,这一理念迎合了现代人逃离现实生活压力的需求,能够极大激发人们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总之,真人秀与体育的结合是双赢的,双方都满足了发展的需要和对本体功能的进一步挖掘。

4、真人秀结合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1、发掘创新结合方式,提高受众忠诚度

(1)拓展结合领域,挖掘结合深度。

虽然学术界对体育产业分类的认识不尽一致.但分类范围都不会超过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彩票业、体育中介业和体育赞助。目前真人秀与体育的结合,主要存在于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场馆业和竞技性体育明星之中,也就是说,即使体育中部分产业存在特殊性难以与真人秀结合,但体育产业中尚有很多领域可发掘与真人秀结合。

体育产业范围广大,其余目前尚未与真人秀结合的领域也蕴含极大潜力。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核心产业,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真人秀中可以创新结合体育赛事,提升关注度与话题性。创新性结合体育中尚未开发的领域,形成独特性与品牌效应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要求。

(2)关注民族体育,传承中国式情感。

在当今社会中,民族体育的影响力和传播度相较于其他项目较微弱,因此真人秀节目的设计也鲜少将其考虑在内,但其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对我们修身、养性有着很大的规范作用,也是谦虚、孝德、中庸等中国式情感的体现。媒体作为舆论导向者,不仅要关注到商业与利益,同时应关注到社会的发展和传统的保护,因此,在以后的真人秀节目中,制作人员应加强对于民族体育项目关注,创新结合的形式与内容,通过民族体育激发受众的传统情感,推动受众关注传统文化以及参与民族体育,进而同时达到真人秀吸引受众和民族传统得到普及与发展的目标。

4.2、建立体育企业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虽然大多数体育企业目前仍然将赞助的中心放在赛事和体育明星上,但赛事本身的周期性和体育明星商业开发的有限性使得各个体育企业应在未来的商业赞助选择上更加灵活,将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真人秀纳入考虑范围。一方面,利用真人秀的高关注度提升体育企业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真人秀中娱乐明星对于该体育企业产品的使用有助于挖掘产品的时尚价值,推动产品销售。真人秀与体育企业可以在相互选择中互相促进。

4.3、坚持理性结合,避免体育本体功能过度消费

随着真人秀与体育的结合愈演愈烈,真人秀应对体育元素的设计深入挖掘,与体育理性结合,而不是局限于利用体育场馆、体育明星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但并未凸显出体育场馆的文化内涵、体育明星的个人特质和体育的本体功能。深度的理性的设计才能更好的抓住观众心理,表面上的设计只是对体育本体功能的过度消费。

未来真人秀中加入体育元素时,应加深对于体育项目和体育明星的了解,挖掘体育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独特性,创新节目环节,借助多种设计手段共同完成两者的结合,提升真人秀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使其对观众心理需求的满足层次更高更全面。

5、结语

电视体育综艺类节目作为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是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而体育同样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在与综艺业结合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二者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该类节目中存在一些不利于长期发展的问题,例如体育与娱乐的平衡问题、体育设计的单调性问题等。制作者们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体育资源以及借鉴其他国家的制作经验创新解决相关问题,推动综艺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理性结合,使我国电视荧屏更加丰富,体育产业价值挖掘更加深入。

[1]苗棣.美国经典电视栏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许振刚.论体育本体——“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J].体育科学,2010,11.

[5]陈小龙,张宝强.关于体育分类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6]Tsuneo Sogawa.Ethnic Sport,its Concept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J].International Jounrla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2006.

[7]刘飞舟,尹碧昌.体育竞赛规则的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2010,04.

[8]刘映海,石岩,丹豫晋.论体育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研究,2014,09.

G89

A

1006-8902-(2016)-08-ZQ

猜你喜欢

体育明星真人秀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浅析我国体育明星公共形象营销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浅谈体育明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报道
调查
超体育表演:《超级战队》中体育明星的符号解析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提升国内体育明星商业价值的思考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