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课堂中应用的尝试

2016-03-14宁夏银川一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组内小组讨论组员

宁夏银川一中 刘 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低,学生厌学。

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自己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就可以掌握的知识,老师就不要再讲了,只需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加以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更进一步即可,变“课堂”为“学堂”。笔者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内尝试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现将有关实施的原则、方法等做具体的介绍。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

1.合作小组的组建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要使各个小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5~6人组成;分组时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学习成绩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个层次。依照每组6人的原则,每组都有两名A层次的同学(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两名B层次的同学(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和2名C层次的同学组成。同时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活泼型学生与内向型学生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2.小组的座位编排

前后是相同程度的“学习对子”,左右是不同程度的“帮扶对子”。每三天小组整体由前到后、由左到右调整座位。

3.组长的选配及职责

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组长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他应当是本组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第二,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第三,愿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组长即是小组的核心,又是老师教学的帮手。组长要给组员分配学习任务,检查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分配的任务是有差别的;其次,在课堂讨论的环节中,组长不但要帮助其他同学,还要组织本组同学积极讨论,每个组员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组长还要在课堂上及时提醒组员注意力集中。

4.“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在对组长进行培训后,布置下节课堂讲解的内容,要求组长提前做题,然后分配给组员要讲的习题。老师组织各组讨论,小组讨论控制在25—30分钟。要注意每位组员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积极发言,并且学会倾听。组长追问答错的同学进行巩固。运用小黑板进行演算、讨论、展示。老师巡视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个别问题直接解决,普遍问题统一解决。

5.“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组内互助和组间互助。其中,组内互助又可分为“小组讨论型”和“一对一型”。

前面所述“组内异质”的概念,即组内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学习的可能性。通过“小组讨论型”的合作形式,每个组员积极参与,共同分担学习任务,问题变得比较容易解决。大家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不足。即使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投入,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于每个学生,其前后是程度相同的“学习对子”,左右是程度不同的“帮扶对子”,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在组内的“一对一型”合作形式。这种形式较“小组讨论型”有更灵活、更方便的特点。特别是在课后,这种形式更具优势。

由于各组的平均水平大致相同,但优势科目不同,所以会出现在同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各组讨论问题的深度、广度不同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老师引领,将某个组的讨论方法、过程及结果作为样板展示给其他组,并加以点评;二是通过老师的牵线,让某个组的组员到其他组传经送宝,这就是组间互助。

6.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

通过一年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成绩提高显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对优生和后进生帮助更大。

刚开始,一些优生不愿意给其他同学讲,认为是浪费时间而且对自己的提高帮助不大。笔者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其明白真正学懂的标志是用自己的语言将知识表达出来而且还要经得起别人的质问。几次合作讨论后,这些优生变得越来越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即巩固了自己的基础,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提高了很多,成绩也突破了原有的瓶颈。

对于后进生来说,终于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了帮助自己学习的小老师。自己的问题即使在讨论中没有解决,但很容易让老师知道,于是迎刃而解。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反思

任何课堂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取代其他模式的地位,关键在于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应视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选择,有时可以优化组合。

比如,当本节课的内容难度相当大,而且学生又没有任何相关经验时,怎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所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有原则。

第一,可行性原则。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做到内容可行。有些内容适合,如习题课、复习课。因为在这种类型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经验,通过讨论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适度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分配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要适度,时间的分配可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老师一定要留有时间进行解惑和点评,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老师的解惑和点评上。解惑是将各组讨论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解答清楚,点评是对各组讨论的成果及合作精神加以肯定。

第三,任务驱动的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任务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课堂。课前组长分配任务,课中老师在不断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布置新任务,课后学生有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作用则是穿针引线的引领作用,而任务就是针和线。

总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接受“合作学习”这一新鲜事物,并且主动尝试,当我们有了一定经验后再做出辩证地、客观地评价。

猜你喜欢

组内小组讨论组员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还是不错的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