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师学生数学素质的思考

2016-03-14石新莲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学素质启蒙中职

石新莲

【摘 要】分析中职幼师学生数学素质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提高幼师学生数学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 幼师学生 数学素质 启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21-02

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数学启蒙教育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数学观,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良好的数学精神,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数学素质教育理论,也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本文分析中职幼师学生数学素质的现状,提出提高其数学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中职幼师学生数学素质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幼儿师范学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生源质量下降,幼师毕业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从事幼教行业的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以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近年来学校幼师专业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入学学生98%是女生。与中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幼师专业虽然也有一些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尤其是数学基础很差。笔者曾对2013级8和9两个班的学生对数学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2012级幼师3和6两个班顶岗实习之后对幼儿园数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目的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数学被淡漠化和边缘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用,因为他们认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十分浅显,幼师生所具有的初中数学知识足以应付幼儿教学。不少学生课后几乎没有主动复习数学,作业也是看课本模仿例题甚至抄袭他人。第二,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期间的幼儿园数学活动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具制作能力比较弱,主动开展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强,在活动中不能很好把握数学概念和数学关系,不能真正地挖掘出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往往是在机械地传授知识,将注意力集中于“数学事实”的获得上,忽视了对儿童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造成以上学生数学素质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数学本身的原因。数学抽象、枯燥乏味,历来不受学生欢迎。二是中职课程的原因。中职幼师的课程丰富,语言、琴、舞、歌和画等技能学科更受学生欢迎,这些课程花样多,有趣味,于脑于心都不是太累人。三是教材的问题。一直以来,幼师数学教学使用的教材都不是很理想,这些教材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与学生的专业、就业相脱节,忽视了实际应用。四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数学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偏重于知识的直接获得上。

二、提高幼师学生数学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要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其数学能力,中职幼师学校可采取以下的措施和方法。

(一)选择或研究开发适合本专业的教材,增强教材的实用性、趣味性与专业性。幼师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半,前一年半开设的是基础的数学教育,后一年开设的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理论实践课,总体来说数学课的课时少,时间短,如何取舍教学内容呢?笔者认为,能否将开设的数学课程内容简单化、实用化。如“空间和图形”,在空间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辨别空间方位,同时能够用镜子指导方位,即用自己相反的方向教导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方法,因为在幼儿园活动中经常要用到镜面示范法。在立体图形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将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各种几何体的概念准确地用幼儿语言和数学语言表述出来,能够画出它们的直观图,要求图形美观,有立体感。能够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几何体进行熟练地拼组与制作,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制作幼儿园的教学工具、玩具,学会幼儿园活动区角的布置,为幼儿园的环境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教材的内容一定要与专业需求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学以致用,生活中的数学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二)认真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包括知识的导入、学生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

1.知识的导入。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导得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对幼师学生来说,如果能将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联系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比如,在学习集合时,可以用这样一段对话来引入它的概念,这是一个妈妈和4岁儿子的对话。妈妈问:“你的脸在哪儿?”儿子指指腮帮子。“不对,那是腮帮子。”儿子又指指鼻子。“那是鼻子呀!”儿子接着又指眼睛,又指嘴巴,但都没指出哪儿是他的脸。此时,妈妈告诉他说:“把你的腮帮子、鼻子、嘴巴、眼睛、前额、下巴颏儿……放在一起,这么一圈儿,才是你的脸。”然后我们再给出集合的定义,这会不会比直接给出集合的定义,或者把书本的例子重复一遍印象更深刻一些呢?

2.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幼师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又要达到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相当程度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数学教学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更着重于深层次能力的培养,即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组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能力。

(1)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规律的发现、公式定理的学习等都是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联想和抽象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反复展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观察、操作、表达、思考,培养其多向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相应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2)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幼师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它们分散于教材各个部分、隐含于数学知识的各个层次中,因此教师需要用心设计渗透方式,抓住渗透的时机。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其存在,体会到其在解决问题过程当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组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若干年后,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已成为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趋势,因此除了要加强幼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要培养其感悟数学、营造数学教育环境的能力。因为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学是难以主动感知的,比如,我们提供给幼儿一些玩具、材料而不做任何指导,幼儿玩了这些东西一会就会丢在一边,他不会自主去关注哪种玩具有几个,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这些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让幼儿获得关于数学的兴趣、情感与态度远比让其学会多少数学知识更有价值,所以培养幼师学生感悟数学的能力、增强数学的敏感性、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数学教育契机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学习数学的生活环境的能力都应该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进行德育渗透,培养熏陶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克服困难的精神、科学的美感等。数学教学过程同样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首先,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师对本学科的热忱态度、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都可以感染学生,有可能让其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喜欢数学,也许对他们数学素质的养成有一定帮助。其次,可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美。数学的美在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数学中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等都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内容,这些学习内容都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沥泉.源于教学高于数学——我的数学教学观[J].数学教育学报,2009(1)

[2]郑毓信.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数学通讯,2002(1)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数学素质启蒙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
拉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素质的探讨
数学概念变式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