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图片教学促进高中历史有效课改

2016-03-14吴圆丽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

吴圆丽

【摘 要】阐述图片教学的内涵,提出将图片教学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历史教学实现有效课改。

【关键词】高中历史 图片教学 新课改 有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39-02

高中历史课改方式很多,但有效的却不多。什么是课改有效的教学方法呢?笔者认为,一切都要看在课堂上学生是否“动了起来”,“有效”地学到相应的知识:按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所设计的上课目标内容都是围绕“有效”的课堂进行,“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在高中历史课改中,笔者实施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图片教学法。

一、图片教学的内涵

图片教学就是灵活运用多媒体器材与现代“有效性”教学理念融合为一身的教学,有点像童年时候我们看连环画册、小人书或幻灯片和电影一样,通过直观而生动的画面,教师在旁边提示和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准确领悟教学内容,更直接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传统的插图教学和图片讲解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听,图片和插图只是教师讲解的一种直观理解的补充。这里的图片教学不同,它是将图片升华到课堂主要地位,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来教学,将教师的解说文字放到次要的位置上,突出学生观图、想图、阐释图、记忆消化图,帮助学生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时让学生通过名胜古迹图,感受人类发展过程留下的痕迹,进入历史情境;有时通过历史人物图,感受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魅力,增强对历史人物的记忆;有时通过历史器物图,感受人类文明和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轨迹,全面综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图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图片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图片教学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求。

也许有人问,图片教学这么实用,为什么图片教学历来不受教师重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作怪,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这样图片与书中的插图只能成为教师讲课的补充。二是教师教学照本宣科,不重视利用现代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音、图、动漫等图片方式融入教学当中。图片教学就是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教师利用多媒体等形式灵活地把图片素材放映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与课文结合,进行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生师对话,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而生,让课堂由学生重点开发。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与创造才能的空间,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

三、图片教学在高中历史课改中的应用

苏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指出:教学是师生思想传意互动过程,不同的思想传意方式都会导致效果差异。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图片教学就是利用众多图片“多向传意”,有效落实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不仅利用现代化的电脑、多媒体手段,寓乐于学,而且能让课堂“有效”。

例如,讲授《高中历史》(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这一课时,如果使用传统的方式讲授,教师一定从“导语”到“背景和内容”、“课堂答疑”、“课堂练习”、“布置作业”等有条理进行讲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中间插图片说明和对书中插图说明,提不起大多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这节课使用了图片教学法上课,分别使用“五个活动”来建构课堂,用了31个图片,5个视频,自制3个动幻,将图片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融合在一起,以图片为契机,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既让学生有发现知识的成就感,更有互动互学、掌握知识的乐趣。

活动一:在上课前,教师提出知识提纲,布置学生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自主查阅相关知识。

活动二:一组图片是一段新闻视频,充当“导语”。2010年11月22日韩美军事演习,并在延平岛发射炮弹,以及朝鲜“还击”(来自TTV1新闻台)。朝鲜战争后不时发生军事摩擦的朝鲜半岛是不是亚洲的“巴尔干”?会不会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

教师引导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有哪些?

通过用图片代替导语,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增强了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新课上,开好头,打好了本课的基础。

活动三:分别从两大组图片引导,说明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组“视频”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下的德国图片,说明德国出现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以及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图片,分别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插播中央电视台《二战回眸》片段。

第二组图片和“视频”、“动幻”从日本遭受经济危机和“九·一八”事变、“二二六”兵变图片提醒学生:军部是日本以军方为代表的政治势力,不受政府管辖,直属天皇,是日本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大本营。

通过图片、视频、动幻等历史图片,让学生更近距离感知历史,掌握史实。化历史教材文字的抽象为直观的图片,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解决历史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厌学等相关问题。利用图片与文字结合,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异同做对比,让学生很明了地认识德日法西斯的纲领和目标是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性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活动四:“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一节内容。

使用一组图片“视频”:“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对意大利战略物资禁运”。

第二组图片:“1936年佛朗哥叛乱及西班牙内战”、“英、法、美不干涉”。

第三组图片“动幻”:“日本扩大的华侵略”,包括“卢沟桥事件”、“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人体试验”、“化学战”等。

利用图片通过教材多方面归纳,直观、明了,学生在观看时又有图片线索思考,加上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很快便掌握讲授的内容。法西斯的侵略与英、法、美消极的绥靖政策做对比,以及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简析20世纪30年代欧、非、亚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及未能阻止二战爆发的原因,一切皆通过图片的观看、引导、提疑、总结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活动五:“慕尼黑阴谋”一节内容。

使用一组图片“视频”:“德国侵略奥地利、捷克”短片、“英、法、德、意的《慕尼黑协定》”图片,引导学生掌握德国侵略的野心和慕尼黑会议、《慕尼黑协定》对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用,以及英、法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换取自己暂时和平的自私自利后果。

活动六:知识拓展。

1.利用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小镇》拓展知识:(1)格尔尼卡小镇悲剧遭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当时英、法、美等国对德国的暴行持什么态度?

2.通过漫画《别担心,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拓展知识:(1)希特勒真的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吗?请用二战爆发前的事例证明你的观点。(2)《慕尼黑协定》有没有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举例说明。(3)慕尼黑会议与二战的爆发有何内在联系?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师生一起分析,提升知、能。

活动七:课堂练习作业。

……

图片教学的过程,本身便是灵活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器材与现代教学理念于一身的教学,更直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改变了提纲式、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取材灵活,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历史课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教师不仅能重点展开,进行诸种能力训练,还能把适当作业纳入课堂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课堂上,学生在图示的提示下回答问题、显得积极、主动、沉着,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心理状态,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