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2016-03-13孔翔飞王桂霞

河南化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化学工程工程实践专业认证

孔翔飞 , 梁 军 , 王桂霞

(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广西 桂林 541004)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孔翔飞 , 梁军 , 王桂霞*

(桂林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结合广西教育的实际,从五个方面对本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改革方向。希望通过改革,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达到认证标准,通过认证,提高本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化学工程 ; 工程实践 ; 教学改革 ; 专业认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去海外工作,同时也有大批海外毕业生来到中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标志。如何评价高等工程教育成了全球教育界关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应运而生。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早起源于美国,之后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也开始陆续引入专业认证制度。我们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酝酿、探索、发展时期。至今我们国家已经加入华盛顿协议,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工作运转、规章制度等已经相对完善和成熟,形成了与国际实质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已经基本和国际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接轨。可以说,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服务全球经济一体化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发展。我国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认证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国内重点院校如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意识到中国化工高等教育专业教育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不强,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认证为契机,开展了“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组借鉴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等国际组织的认证体系,分析国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习效果,强化实践教学过程,强调持续改进,制定了涵盖范围较广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体系。该认证体系解决了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体系缺失的问题。

历经1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6年6月首批通过认证。时隔2年后该专业通过了最高级别的IChemE专业认证,2013年11月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专业认证现场考查。这两所重点高校取得的进步,标志着我国化工高等工程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升了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为全国其它地方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但是截止目前,全国千余所高校中的“化学工程与工艺”,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还屈指可数,这说明全国范围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建设和认证的道路还很漫长。广西高校中仅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15年3月通过高等工程教育认证,这是广西高校第一个通过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这说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广西高校中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以专业认证为导向,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了与国际接轨,全面提升我国化工高等教育质量,使毕业生得到国际的认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5年也列入学校计划专业认证的队伍中。

作为教育从业者,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作为一线教师,结合广西本科教育的实际,以专业认证为导向,对本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提出改革的方向,以供参考。

1完善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建设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强调了专业教育过程中实习和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完善专业实践环节课程建设应该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的强化。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专业认课教师重新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控制、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污染控制、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课程强化学生的工程基础;通过增加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化工机械设备等教学内容的深度,来拓展实践设计环节的广度。首先培养学生的“化工设计概念”意识,然后进行“化工单元设计,化工机械设备设计、化工工艺流程设计、化工生产车间设计”逐步递进式设计能力培养。实习环节通过不同层次的实习来完善并加强。大学四年期间,首先通过“参观认识”对本专业的有一大致的了解和认识,然后通过“仿真实习”对化工生产有了初步的体会和感受,接着通过“仿真操作”实习真实感受化工生产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特点,最后通过去企业“跟班实习”切实体会作为一名化工技术人员应该必备的素质。

同时,学校及二级学院出台措施,鼓励学生社团按照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举办各种形式化工实验大赛、化工技能大赛、化工设计竞赛、化工设备拆装大赛等特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检验学习效果[2]。

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强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化工设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并且完善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建设,构建“厚基础、强专业、重能力”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框架,逐步形成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色,并符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同时达到国家认证标准,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制度的完善

按照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建立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的教学制度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3]。专业认证标准重点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所以我们应该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及制度要求。

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主要包括:实践课程安排的是否适时合理;实践课程是否按计划按质按量的执行;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是否齐全;实践环节的实习报告批改,成绩给定是否公平合理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环节的配套设施是否齐全等。围绕这些问题,指定详细的教学制度及标准是当务之急。虽然我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制度,但是针对特殊专业没有指定相应的特殊政策,尤其是即将参加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所以,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完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实践教学约束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践教学的一个主体为教师,老师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良好的运转,因为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教师队伍走出校门,进入企业,科研院所,了解和掌握化工技术的前沿,将该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科研动态带到实践教学课堂上来。同时鼓励老师建设一批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加以推广与应用。这些应该在实践教学制度中体现。实践教学环节中另外一个主体是学生,如何要求学生按质按量的完成实践教学环节,避免“设备台套数少,学生多,实验走过场”的现象等。这些均需合理规范严格的教学制度来规范。

3强化能力培养,加大研究性实践的力度

为了提高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按照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大学入校开始,化工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安排参加化工设计训练,从开始简单的管路、设备设计到后期复杂的工艺流程设计。大学四年期间,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利用本学科的优势打破教学与科研的界限,强化化工专业知识的探索。对科研参与积极的学生,可以适当地给予学分奖励。大学第四年的毕业设计环节,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进行为期16周的毕业设计训练。训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化工设计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化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结合化工企业进行科研实习训练,鼓励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难题。通过学设研结合,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师[5]。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指挥系统

按照专业认证的标准,学校应该建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指挥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教学设施、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等进行全面地监督和检测,从而实现适时和全程监控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质量。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过程。全方位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是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必要条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地检测,并及时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相关学院或部门,相关学院或部门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6]。

同时,学校建立“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信息系统的信息网,广泛收集老师和学生所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比较评价判断,为教学指挥系统的决策提供依据。职能部门通过各院,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制度不断优化专业教学过程,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手段,并使教学过程高质量运行。

5完善本专业课程教材建设

根据专业认证要求,专业授课老师在选用专业教材时应该适时的选择更换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材,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优选近三年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和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优选优秀教材,让学生了解化工专业的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7]。同时学校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鼓励专业授课教师根据学科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感受,完成一定数量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校级、省级、国家级教材项目的编写。通过出版教材,授课老师对专业知识再一次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并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作为一线教师,希望通过对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厚基础、强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国家认证,推进广西化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工高等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静康,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9.

[2]李漫红,刘桂萍,李文秀.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2):224-227.

[3]刘福德,王萍,基于IChemE认证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体系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5):11-14 .

[4]王静康,张凤宝,夏淑倩.论化工本科专业国际认证与国内认证的“实质等效”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4.

[5]张凤宝,王静康,参与化工类专业认证的思考和体会,中国高等教育,2009(2):25-26.

[6]王芳,张红,陈丰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2):76-78.

[7]韩优,程景耀,郭翠梨.IChemE专业认证推动中国化学工程教育国际化[J].石油教育,2011(4): 68-70.

收稿日期:2016-04-1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5JGZ129)。

作者简介:孔翔飞(1975-),男,博士,副教授,从事化学化工教学工作;联系人:王桂霞(1976-), 女,博士,副教授,从事化学化工教学工作, E-mail: 2010033@glut.edu.c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3467(2016)06-0058-03

专业的认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

猜你喜欢

化学工程工程实践专业认证
浅谈对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思考
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