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劝导》中的安妮·埃利奥特

2016-03-13陈宇兰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路易莎温特沃斯

陈宇兰



《劝导》中的安妮·埃利奥特

陈宇兰

(武汉纺织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劝导》是简·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安妮·埃利奥特曲折多磨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虽然情感上流露淡淡忧伤,但又成熟、臻于完美的女性形象。《劝导》对安妮的性格变化做出了生动的刻画。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安妮日趋成熟呢?应当说,正是生活里那些不可避免的磨砺, 而且安妮成熟的性格遮蔽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小说对安妮的成熟、忧伤的描述并没有到此为止, 而是在两者的交融与超越里, 展示出安妮这位最终获得幸福的成熟女性身上的各样美好品格。

成熟;忧伤;超越

简·奥斯汀的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经典,近两百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并在不同时代的阅读中继续产生着影响。《劝导》是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小说,与其他五部小说一样,也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依然描写乡绅背景下的周围生活的小天地,相比较而言,《劝导》没有以往作品中的渗透于字里行间的幽默诙谐,生动有趣,但朴素简约细腻的文字中更具有思想和感情的深度。这部小说讲述了贵族小姐安妮·埃利奥特与没有家产、没有亲友确保其高升的青年军官温特沃斯倾心相爱,定下婚约,但在父亲的否定下,在自己热爱信赖的教母拉塞尔夫人的劝导下出于“谨慎”解除了婚约,八年之后,这对昔日的恋人重逢,经过了一段时间小心翼翼的接触,彼此揣摩、观察和了解、思索,两人冰释前嫌,修复旧好,终于结为良缘的故事。其中塑造了奥斯汀笔下年龄最大、也是最成熟的女主人公安妮。尤其是,《劝导》对安妮的性格变化,做出了生动的刻画。

一、在磨砺中渐趋成熟的性格

安妮与简·奥斯汀其他小说里的女主人公从伊丽莎白、爱玛、埃丽诺和玛丽安姐妹到范妮等青春貌美的姑娘不同,安妮在小说里出现时已经失去了青春的艳丽,香消色退,尽管有“优雅的心灵,温柔的性格……在她父亲、姐姐眼里,她却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妮子。她的意见无足轻重,她的个人安适总是被撇在一边——她只不过是安妮而已。”[1]然而,她展现出的女性美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光泽,反而散发出成熟、持久的魅力。

安妮在十九岁时由于拒绝了温特沃斯的求婚,而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坎坷心路历程,其间有忧伤,有痛苦,她的青春也渐渐逝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性情和意志也逐渐变得成熟。

当温特沃斯重新走进她的生活时,安妮虽然紧张激动,也有不安,但能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出相当的理智、清醒和涵养。当他们的目光再次相遇的那一刻,她彬彬有礼地行了屈膝礼。短暂的问候结束后,她带着紧张感激的心情一再对自己说“最糟糕的事情过去了!”[1],而且马上开导自己不要那么多情善感,使自己镇定下来。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与温特沃斯重新的接触中,她默默地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用自己敏锐的感觉去感受温特沃斯的神情和心思,虽然内心波澜起伏,却能理智克制自己的情感。

在小说两场摔伤场景中,安妮也表现出沉着冷静、应变不惊的处事能力,展现的是一位从容成熟的女性。玛丽的长子由于严重摔伤被抱回了家,大家一个个都吓得要命,因为不明了孩子的病情。安妮当即忙碌起来:派人去请医生,吩咐人去通知孩子的父亲,劝慰孩子的母亲,管束所有的佣人,打发走另一个孩子,关照抚慰可怜的受伤的孩子……一切安排得有序,让大家可以放心地散去吃晚饭。当路易莎任性坚持要温特沃斯舰长扶着她从陡斜的台阶往下跳,结果摔在人行道上不省人事时,当时周围的人一个个惊恐万状,六神无主的时候,安妮提出种种办法,在毫无效果,连温特沃斯舰长都悲痛欲绝时,安妮建议快找医生,让大家瞬息间清醒过来。在大家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的情况下,也是把目光投向安妮,期望她来指点。与众人的种种无所适从不同,安妮展现的是果断干练,沉着冷静与从容。

安妮优雅善良,对人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她所到之处,无论是巴思,厄泼克劳斯,还是莱姆,她都能以自己细腻的体察和善解人意,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别人,安妮的稳重与成熟使她成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对于妹妹玛丽和大宅里婆家的问题,她耐心倾听双方的话儿,替双方都打圆场开脱,并暗示大家应该互相包涵,并把给妹妹的暗示说得更加明白;面对家人的压力,安妮与家道败落、曾善待过她的史密斯夫人恢复旧交, 并提供真诚的安慰和帮助;对于因未婚妻早逝而陷入无限悲伤的本威克舰长能够关心和劝诫。在这些平淡的生活琐事中,安妮表现出来的成熟让她与众不同。

当安妮和温特沃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安妮敏锐地把握到温特沃斯的微妙情感,断定他还爱他。安妮也看透了表面具有良好举止和教养下的埃利奥特表兄的卑鄙人格,战胜了他的诱惑。此时,二十七岁的安妮与十九岁的她不一样了,经过感情和生活的历练,变得豁达包容,她不责怪拉塞尔夫人的误导,对于给她带来痛苦的拉塞尔夫人予以理解,也不自责当时自己的决定。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安妮日趋成熟呢?应当说正是生活里那些不可避免的磨砺。她自始至终对温特沃斯有忠贞的爱情,敢于主动追求个人的幸福,在他重新求婚时,勇敢地接受他,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劝导》中的安妮已不是奥斯汀笔下原先那些想通过婚姻寻找一个“可靠的储藏室”的传统女性,安妮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成熟女性。

二、被成熟所遮蔽的淡淡忧伤

在《劝导》中奥斯汀笔下的女主人公的性格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显然蒙上了一层从未有过的忧伤。奥斯汀以安妮与温特沃斯彼此怀念的淡淡忧伤来贯穿一书。戴安娜·约翰逊认为,《劝导》中有一段文字表明“奥斯丁创作时正值浪漫主义高峰,带有相当的伤感谬误意味:当故事主人公陷入悲伤情绪时,满眼望去,树木必然含泪带愁,天空必然阴霾低沉”。[2]然而,这种忧伤又遮蔽在安妮成熟的性格后面。

在重逢之前,安妮的心里就显现淡淡的忧伤。安妮聪慧、敏感——她早就意识到自己被拉塞尔夫人误导了,她知道父亲和姐姐的想法不正确,她也明白自己当年太年轻,缺乏人生的阅历,拒绝温特沃斯的求婚既是别人极力劝导的结果,也是自己懦弱胆怯的表现。“一听说温特沃斯海军上校的姐姐可能住进凯林奇,心里怎能不勾起过去的隐痛。她需要多次的散步,多次的叹息,方能消除内心的忐忑不安。”[1]安妮知道温特沃斯也会踏进这个房子,只是祈求避免任何的见面,认为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幸福的机会。他的出现让安妮想起自己的精神已经不能承受更多了。

当八年后安妮与温特沃斯重逢时,安妮内心淡淡的忧伤又若隐若现。当二人不可避免的见面时,除了最起码的礼貌和寒暄,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安妮感到他还不能原谅她,因为自己曾使他痛苦、失望。而且自己曾经表现出的懦弱的性格是他的决心、信心所不能忍受的。曾经彼此敞开的心现在如同陌生人,似乎从不相识。有人告诉安妮,温特沃斯上校说安妮“变得都让他认不出来了”。安妮觉得这话无非就是说她容颜衰老,“安妮羞愧不语,心里完全认可了,情况无疑是这样的,而且她也无法报复,因为他没变,或者说没有往差里变。她已经向自己承认了这一点,不能再有别的想法。”[1]虽然安妮马上又为自己听到这句话高兴,因为这句话具有令人清醒的作用,它使安妮镇静下来,这句话还是在安妮心里激起淡淡忧伤的涟漪。

当温特沃斯说自己想结婚,“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的任何女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我的妻子。但凡有点姿色,有几分笑容,对海军能说几句恭维话,那我就算是被俘虏了。”[1]这个时候,想必安妮和读者一样,会不由地感到有些忧伤和焦虑,尽管他还说希望自己喜欢的女子“头脑机灵,举止温柔”[1]——安妮并没有被他置于脑后。

安妮和温特沃斯舰长也常跟两位默斯格罗夫小姐相处,其中安妮也有自叹自怜。安妮把温特沃斯上校对路易莎的关心理解为爱情,她认为温特沃斯爱着路易莎·默斯格罗夫。路易莎摔伤后,在安妮意识中“路易莎要是痊愈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她将重温以往的幸福,而且要胜过以往。她痊愈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安妮看来,也是如此。她的屋子虽说现在冷冷清清,只住着一个沉闷不乐的她,但是几个月之后,屋里便会重新充满欢乐和幸福,充满热烈而美满的爱情,一切都与安妮·埃利奥特的境况竟然不同!”[1]她觉得温特沃斯一定会娶路易莎,整个世界除了她以外大家都将为此高兴无比。虽然安妮的认识和判断有偏差,虽然不久以后的结果令读者感到分外惊喜, 在这之前,安妮内心的忧伤,还是展露无遗。

在与温特沃斯的重逢中,安妮与他虽然很少开口,但一种间接的交流在安妮与温特沃斯之间不断进行着,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安妮对我们而言确实太难以捉摸,而在温特沃斯眼中却并非如此,他有着某种神秘的波长可以与她沟通。”[3]安妮安静而善言,自尊又自立,虽然她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她对自己却不敢有任何奢望,内心的挣扎与沉郁不由地流露出来。当然,小说对安妮的成熟、忧伤的描述并没有到此为止。

三、成熟、忧伤的交融与超越

在读《劝导》时,正如读奥斯汀其他作品,尽管知道它的结局会圆满,但是看到温特沃斯与安妮彼此不由自主地疏远,体会到安妮内心的挣扎和忧伤时,读者仍然不免感到焦虑。然而,安妮最终是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奥斯汀塑造的安妮是一位具有沉稳个性,处事成熟以及有准确判断力的人物。安妮无疑是成功地把握和拥有了幸福的机会。“成功是由各种关系决定的,而关系是由品格决定的”。[4]培基教育机构列举了四十九种品格特质,诸如真爱,慎重,忠贞,同情,顺服,敏锐,宽容,智慧等等,认为“四十九种品格特质,都是真爱的表现,明白这些品格,并且身体力行,就会为个人带来真正的成功”[4],品格决定成败。

透过安妮与温特沃斯的故事,可以看到既成熟又略有忧伤的安妮这一人物形象背后有着各样的优秀品格特质,安妮的成熟与淡淡忧伤在这些品格特质中融合,超越成熟与忧伤的这些品格特质促成了安妮的幸福。

安妮无疑是有着一颗顺服的心,她当初拒绝温特沃斯的求婚尽管吃尽了苦头,但却是出于顺服一个处于做母亲的地位的朋友。即便在圆满的结局时,安妮依然认为“我听从她的劝告是正确的,否则,我若是继续保持婚约的话,将比放弃婚约遭受更大的痛苦,因为我会受到良心的责备。”[1]安妮也不责备自己,认为强烈的责任感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不错的。

安妮无疑对周围的人有着真正的爱。因此她如此善解人意,乐于帮助别人,处处受到欢迎。也正是由于安妮真诚地安慰和帮助落魄的史密斯夫人,才得以有机会知道和看清表面举止稳妥得体,温文尔雅的埃利奥特先生的本质,从而避免了掉入情感的陷阱。

安妮无疑是敏锐的,有一种天生的洞察力和精确的感受力。“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对他人及自我的感知准确到了几近不可思议的程度”。[3]斯图亚特·塔夫认为“没有人意识到她,她却在意每一个人,觉察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件事,而他们本人却一无所知……”[5]当大家都在音乐厅时,安妮通过温特沃斯选择的话题,他的说法,他的举止和神情,透过他躲躲闪闪的眼睛,意味深长的目光,仔细想想这些变化,觉得意味非同小可,判断出他至少在恢复对她的情谊,他还爱着她。在温特沃斯拘谨而匆忙地向她告别要离开音乐会时,安妮感受到温特沃斯选择离开的唯一动机是嫉妒埃利奥特先生,嫉妒她的感情,明白是埃利奥特先生的大献殷勤产生了无穷后患。

安妮无疑对温特沃斯有着忠贞的感情。在与温特沃斯长达八年且前景黯淡的分离中,始终保持着对他的情谊,当然反之亦然。二人都怀着一种想象的力量设想着重叙旧缘的美满结局。虽然两人之间很少开口,一种间接的交流于他们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之上不断进行着,更显两人之间的情感是深沉、持久的。

安妮无疑有着包容的心。虽然安妮因拒绝温特沃斯而感到长久的懊悔和痛苦,拉塞尔夫人的劝导实际上成了对安妮的误导,安妮并没有责怪她,只是选择了顺服。虽然温特沃斯对于安妮的拒绝有着昔日的嗔怒,怨恨和回避,安妮内心也一直萦绕着淡淡的忧伤,但当温特沃斯代之而来的不止是友好与敬重,而且是过去的柔情蜜意和努力去重新赢得她时,安妮没有拒绝温特沃斯,接受了他的一片钟情。

安妮无疑是智慧的女性。在财富、资产及社会地位在婚姻中被看做是重要的外部条件时,安妮并没有小视见识、性情、教养、才智与感情这些内部因素。安妮与温特沃斯处于自身的意志互相尊重,都看重对方的价值。她爱上的是虽无地位、财产却果断、自信、品德高尚、乐观向上、生气勃勃的海军军官温特沃斯,曾经两次拒绝了在外人眼里视为很好的结婚机会。

《劝导》中的安妮朴实无华,沉静闲逸,敏锐善良,无疑是一个臻于完美的形象。在成熟与忧伤的交融与超越里,她身上具有的多种美好品格,更是在圆满的结局带给读者欣慰的同时,令人难忘,小说对安妮这一人物性格的描绘与刻画取得极佳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简·奥斯汀.劝导 [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5- 6. 50. 25. 50. 51. 52. 104. 213.

[2] 戴安娜·约翰逊.关于奥斯丁《劝导》的几点想法[A]. 载[美]苏珊娜·卡森.为什么要读简·奥斯丁[C].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24.

[3]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05.206.

[4] Institute in Basic Life Principles. The power for true success: How to build character in your life [M].Illinois: Institute in Basic Life Principles, Inc, 2001: 30.

[5]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06.

Anne Elliot in Persuasion

CHEN Yu-l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Persuasion is Jane Austen's last completed novel, creating a mature and perfect female image with a touch of sadness through the twists and turns Anne Elliot experiences in her love story. Persuasion makes a vivid depiction of the changes of Anne Elliot’s character. It is the inevitable suffering in her life that makes Anne become mature and the touch of sadness is veiled in her maturity. Meanwhile, the description of Anne’s maturity and sadness does not go so far, but also reveals various good characters in Anne who gains the final happiness in the blending and surpassing of the two elements.

maturity; sadness; surpassing

I561

A

2095-414X(2016)05-0072-04

陈宇兰(197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育与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路易莎温特沃斯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路易莎·阿兹维多 作品3
路易莎·阿兹维多 作品4
路易莎·阿兹维多 作品2
路易莎·阿兹维多 作品1
鬼在作怪吗
安迪·高兹沃斯——塑造自然的艺术家
“不可能”里的可能
量一量你的热爱
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