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英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6-03-13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赵红丽

中国商论 2016年28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赵红丽

美英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赵红丽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关键的“二次转型”时期。在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专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创新与创业活动。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这次改革的关键。但是,针对“要不要改”、“怎么改”或者“改什么”等问题,很多高校都莫衷一是,持观望态度或者在改革方法上力不从心。本文通过对美英两国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若干建议。

创业教育 创业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变,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创业型人才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对于知识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是建立在知识型人才的基础上的新的人才观。所谓创业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两个方向:一是培养能发现机会并创办企业的企业家;二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交、技术、管理技能,并在不同的领域或者行业中,创造新知识、新价值、新财富的人。

然而,我国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起步较晚,虽然在“双创”的时代背景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并开展创业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存在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激情;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院校角色定位模糊;创业教育缺乏相应的创业课程支撑,教学内容滞后;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紧缺;创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显然,我国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之下,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创业型人才教育较早,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表现比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老板,有86%的人曾经接受过相关的创业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并借鉴美英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美英两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1美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1.1不断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美国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着重从基础教育入手,并构建了一套涵盖小学、中学、大学全方位的创业课程培训体系,其中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已经初具规模。1982年,有315所大学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1986年上升为590所,1999年达到1060所,截至2005年,共有16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2000多门创业课程,涉及管理、融资、营销、技术等各个方面。

1.1.2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采用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和选聘了一批高素质的创业导师。如2014年,百森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有35名,开设相关课程33门,并通过实施“普瑞斯—百森”项目吸引了20多名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到校讲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每年秋季会聘请Intel原CE0 Andrew.S.Grove为兼职教师,为大学生开设一两门创业课程。另外,许多美国高校积极鼓励教师到校外企业进行脱岗实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1.3多样化的创业教学手段

美国高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中,充分融入了案例教学、知名企业家经验分享、商业计划、社区项目、校外实训等教学手段。如哈佛大学在MBA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时就以案例教学为主,学生要在两年的时间里学习将近500个案例;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等为鼓励学生积极创业,会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美国许多大公司都是从创业计划大赛中产生的;百森商学院“以问题为中心”,即以创业成功因素为主题设计创业的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掌握创业成功的关键。

1.1.4完善的创业保障体制

美国高校为了保障学生们顺利开展创业项目,设立了完善的创业保障体制,包括灵活的教学管理政策、多样化的创业服务机构、充足的创业资金支持、雄厚的创业平台等。在教学管理政策方面,美国许多高校都致力于营造一种灵活、宽松的教学管理环境。如斯坦福大学实施的灵活的休学政策,学生可以申请休学一到两年的时间去创业。在创业服务机构方面,美国设立了官方的和校内的创业服务机构,如美国政府1953年设立的SBA国际联营集团,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技术支援;斯坦福大学成立的旨在帮助学生处理专利申请、合同签署和管理的“技术授权办公室”等。在创业资金保障方面,美国形成了政府拨款、校内资助、校外企业捐赠、风险投资注资等多元化的创业资金来源渠道。

1.2英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2.1设置独特的创业专业

英国高校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培养创业型人才,在原有的专业设置上,不拘一格地开设创业专业、联合学位等。如兰卡斯特大学开设的有学制为三年“创业学”专业,有学制为四年的“管理与创业学”学位;还有些大学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创业方向”专业。另外,英国许多高校都向本校学生提供创业类的联合学位,如华威大学开设了工程与商业研究、化学与商业研究等联合学位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创业意识。

1.2.2重视创业类课程的开发

英国高校非常重视相关创业类课程的开发,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技能、创业技能、企管技能。英国创业类课程并不是由一个大学独立完成的,而是由一个包括大学、政府组织等联合组建的课程网络开发的。如英国科学创业中心、高等教育学会的学科中心、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大学生创业技能以及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等都资助并领导了一些创业课程项目的开发。另外,英国高校也非常重视创业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创业竞赛、野外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1.2.3品种多样的创业项目

英国政府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了轻松的创业环境和品种多样的创业项目,像“高等教育创业计划”、“青年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项目”等。英国高校也会经常开展一些诸如创业竞赛、创业研讨会、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暑期学校等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许多知名企业也乐于赞助创业类的项目和创业大赛,或者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1.2.4健全的创业保障体系

英国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设立了健全的创业保障体系。首先,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培训、创业企业准入、知识产权转让和保护、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信贷优惠等。其次,英国为大学生提供了来源广泛、充裕的创业基金,并形成了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其他资金投入为辅的资金结构。最后,英国组建了完善的创业支持体系,包括政府的创业支持机构,如行业技能委员会、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英国科学创业中心等;非政府创业支持机构,如高等教育政策协会、全球创业协会等;校内创业支持机构,如校内创业中心、就业服务中心、专利转让与服务机构等。

2 美英两国创业型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联合国早在1999年就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高等院校的基本目标。我国从2002年开始,首先确立了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9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之后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逐渐在许多高校开始普及,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培养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加大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建议如下。

2.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

与美英国家的创业课程相比,我国开办的创业课程较少,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稍显杂乱,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创业课程建设的完善。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课程;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开发适合我国高校办学特点的创业类指导课程。

另外,课程建设要注重创业通识类课程和创业专业类课程相结合。通识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愿景;专业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

2.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国内高校在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时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建设师资队伍时,应该追求师资力量的专业化和多元化,配备一支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兼备、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教师兼备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可以在传授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创业经验和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另外,在教师的选聘方面,应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专兼职相结合的聘任方法。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或者挂职锻炼,培养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入一些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兼任高校教师,传授实战经验。

2.3改进并完善创业保障体系

改进并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政策环境、平台建设、财力投入等方面。首先,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实行税收优惠、利率优惠或者信贷优惠等。其次,政企校应加强合作,共同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业活动平台,如创业活动大赛、创业孵化园、创业实践基地等。最后,应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资金融资渠道,避免因创业资金不足而阻碍创业项目的顺利进展。

2.4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教育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把学生局限在校园中或者课堂里,学生只能“安分守己”地被动接受知识,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评价方法,按照“按需施教的原则”,构建人性化的“弹性”宽松的教学管理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弹性学分制”、“创业管理双学位”、“灵活休学”制度等,以便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到校外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从而培养创业实践技能。

[1]吕莹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2]吴婷.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3]刘碧强.英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4(01).

[4]刘碧强.美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03).

[5]曾尔雷,唐苏琼.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01).

[6]肖晓芳.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

[7]连小敏,阮秀庄.大陆香港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5(S1).

F404.1

A

2096-0298(2016)10(a)-191-02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