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别处理思路

2016-03-13郑州大学商学院车遥

中国商论 2016年28期
关键词:财务危机企业财务思路

郑州大学商学院 车遥

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别处理思路

郑州大学商学院 车遥

财务危机是每一个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具有普遍存在性、因素关联性和可防范应对性等基本特点。对财务危机的处理,企业除了可以采取优化资本结构、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财务手段外,还可以借助于设立应急预案、稳固通畅公众沟通渠道、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及时说明危机真相和发布应对措施等特别思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渡过危机。

财务危机 特别 处理思路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是朝阳行业企业还是传统行业企业,是快速成长期企业还是成熟衰退期企业,都无一例外地需要面对财务危机的防范与应对问题。只是有些企业通过采取优化资本结构、健全内部财务制度等手段将危机牢牢控制、早早化解,而另一些企业则因为发展思路、经营理念或外部财务环境变迁等原因,不得不等到财务危机爆发之时才另找解决手段,疲于应对。

企业性质不同、环境不同,则发展策略和运营思路也不尽相同,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表现的形式、引发的后果也各不相同。面对多种类型的危机,财务管理人员应审时度势,开拓思路,在充分把握危机概念、特征等一般规律基础上,采取常规财务控制手段和非常规特别处理手段并重的思路,化解危机,保证企业财务重新回到良性轨道上来。

1 财务危机的概念和特点

理论界对财务危机的定义有很多,但从最基本的字面意义上确定概念,财务危机应该解释为:企业财务状况在某一时点或时期内出现的紧张乃至恶化状况,直接表现为无力支付到期的企业债务和企业日常性经营费用,对企业财务声誉和经营发展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1]。

财务危机包含的范围很广,可以指企业经营不善而造成的持续性危机,也可以是指企业因偶发性事件产生的一时性危机,甚至是企业经营基础动摇产生的破产性危机。这些危机虽然原因和程度差别很大,但表现出的一些基本特点却是共同的。

1.1普遍存在性

尽管很多企业一直表现为财务状况良好,资金充裕且流动性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和不需要防范应对财务危机。企业经营本质上是资金的运营,为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利用效果,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企业总是要尽可能的把资金投放于最有利于发挥出其最大价值的地方,而尽可能少地用于备用闲置,除非背后一直有大资金的无限度支持,否则一旦运营中出现某种偏差,财务危机的出现就不可避免。至于一些条件不足仓促上马的企业、积极扩充规模贪大求全的企业、信奉风险带来利润的企业乃至财务制度不健全缺少监管规划的企业等,则始终都会被财务风险所笼罩。

1.2因素关联性

企业财务危机虽然表现为企业财务方面的紧张乃至恶化,但起始原因却往往是因为应收账款回笼迟缓、销售不力、银行贷款收紧等经营、政策因素,而最终引发的后果也往往是企业声誉下降、职工凝聚力减弱、销售渠道受损等非财务现象。以上企业各个经营因素之间尽管看起来关联不大,但由于财务方面的原因,又会产生密切关联,其中一方面的变动会引发企业其他方面的总体变动,一个因素的危机也会引发企业其他方面的危机。应对财务危机应注重考虑从相关因素入手,提出除财务手段之外的多思路、多渠道的解决方案。

1.3可防范应对性

造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企业外部因素,有累积性因素也有突发性因素,危机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对于所有危机,事前都可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危机出现后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应对手段。无论是突发性的政策性危机,还是濒临倒闭的破产性危机,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就算不能避免危机的来临和最终破产的结局,也能采取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而不是束手无策,把责任一推了之。

2 财务危机的特别处理思路

对于企业的财务危机,通常的处理思路大致上分为事前危机防范和事后应对处理两部分,具体的方法往往也大多局限于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优化资本结构、建立财务预警管理系统以及规范真实财务信息、发挥财务监控作用等财务方面的措施[2]。

这些措施在防范和解决财务危机时,能够抓住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直接,广为企业所采用,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常常会与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的思路产生矛盾,造成措施制定的完美,但执行的不彻底,影响到执行效果。为此,企业还需要一些非常规的处理思路来进行补充。

2.1树立危机意识,设立应急预案

企业财务危机是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市场经营瞬息万变,任何优质的企业只要资金在高效运营,那么就都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在管理层树立危机意识,时刻意识到财务危机随时都可能到来,这才是预防危机发生的根本。

在各类危机预防措施中,相对于建立预警系统、设立风险基金等手段,做好应急预案是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小、操作也最为方便的方法。应急预案应具体包括:对各种可能的财务危机形态表现和原因进行分类、每一类财务危机的应对手段、需要使用的人财物准备、涉及人员的责任分工和总负责人选等。应急预案的设立还要注意可行性、留有余地和动态调整几个方面,保证当危机真的来临时能真正发挥切实作用。

2.2建立稳固而通畅的公众沟通渠道

财务危机虽然本质上是由于企业财务紧张造成的,但其表现却在于无法支付应付账务和企业的日常经营费用。寻求到充裕的资金当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但获取财务公众的理解得以暂缓支付相应的账务费用,也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应急手段。

要得到财务公众的理解而暂收款项,决不能等到危机发生而无法支付时再提出,而是要在平时的财务交往过程中做到言而有信,树立起良好的企业财务信誉,同时还要加强沟通,建立好稳固而通畅的沟通渠道,才更容易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2.3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

政府作为经济管理机构,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少企业的经营压力,会在一定时期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如减税、低息贷款等,可以是针对具体行业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类型企业的,以帮助该行业和该类型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应认真学习并充分利用政府的这些扶持政策,并加以落实,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同时,企业在财务危机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财务纠纷,处理好这些纠纷的基础是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研究透彻,明确企业自身的法律责任,确保在不得已时用法律武器寻求帮助、维护权益。

2.4及时说明危机的真相,澄清事实,消除谣言,防止危机扩大化

在财务危机发生时,很多企业往往试图掩盖危机信息,以尽力维护当前财务环境,为企业获得周转资金化解危机赢得时间。但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几乎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债权人应收债务稍有拖延,便会通过各种渠道打探企业财务状况,加上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社会各界的种种猜测,会使企业声望急速下降,严重的甚至引发财务挤兑等社会现象,使危机范围急剧扩大、危机程度急剧加深。

此时,企业应本着坦诚自信的态度,开诚布公地向存有疑虑的目标公众说明危机的真相和程度,澄清事实,以求得财务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不给谣言以产生的机会。必要时,可以请相关公众参与危机的解决,把危机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低的程度。

2.5发布系列应对措施,重树企业财务形象

随着对危机情况的坦诚说明,企业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道歉、解释不足以让公众满意,财务公众们最终需要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为此,企业还应该依据应急预案的设定,迅速发布系列应对危机的措施,包括对债务的延期偿付时间表、偿付能力的保证以及企业以后经营发展的方案规划等,这些措施应尽可能的做到言之有据、切实可行,奠定好赢得公众理解支持的基础。

财务危机不仅对企业财务运营是个打击,对企业的财务形象更是影响深远。为确保企业财务信誉能得到尽快恢复,财务运营走上良性循环,这些应对措施的制定不仅要尽量详细、明确和可检测,而且要严格履行,并及时发布执行进度,使公众由猜测到满意,最终重树企业的财务形象。

[1]夏冬艳.论B2C电商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2]石若秋.企业财务危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2).

F275

A

2096-0298(2016)10(a)-017-02

猜你喜欢

财务危机企业财务思路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不同思路解答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拿什么拯救中年财务危机
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基于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我的思路我做主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