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班会对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的“正相关”作用

2016-03-12陈启南

教师·上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主题班会班主任

陈启南

摘 要:主题班会是班级围绕预先设定的主题而开展的班级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途径之一。主题班会不仅对学生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正相关作用。

关键词:主题班会;班主任;专业能力

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活动,既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又能锻炼和提高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如何利用主题班会提升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聚焦主题,提升统筹谋划能力

主题鲜明是主题班会的生命力所在,这也是其区别于一般班会的不同之处。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之前,首要工作就是统筹谋划好班会主题,在充分了解学生关注热点、感兴趣事件,掌握学生动机、需要、情感等心理特征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班会针对性、时效性的特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因此班主任在进行主题提炼时应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善于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或大事件中挖掘主题,使得主题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突出主题班会的实效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其积极讨论、思考、辩论的热情,达到主题班会教育效果。

二、创新内容,提升开拓思维能力

主题班会模式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通常有扮演式、报告式、体验式、交流式、展示式、辩论式等。高中主题班会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符合年龄特点为主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积极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将主题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有机融合起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学生们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阶段,思想活跃,乐于思考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往往不怎么感兴趣。因此,创设情境,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主题班会时间和空间归还学生展现自我,将德育渗透在主题教育活动之中,从而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智慧的启迪、人生道路的选择进行正确引导。

三、把握环节,提升组织指挥能力

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犹如一场文艺演出,需要班主任围绕主题精心准备,要求不低于一场文艺演出,因为主题班会讲究自然天成,反对反复排练后的做作表演。但班主任需提前设计每个环节的衔接问题,明确每个环节要达到的目的,分清孰轻孰重,使各环节与达成目标紧密联系。班主任作为主题班会的组织者、管理者,既要善于组织展开班会活动,又要善于指挥每个内容转换环节的衔接,要做到统筹兼顾、环节紧凑、合理有序、张弛有度、层层深入。在每一次班会活动中,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班级主人翁的作用,积极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呈现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理的能力。

四、处理意外,提升机智应变能力

主题班会作为开放性课程,学生参与程度高,但是学生思想、情绪、个性等千差万别,让主题班会结合预设主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离不开班主任对各种棘手问题的机智应变能力。主题班会进行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状况。面对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作为班主任要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沉着冷静,利用敏锐的思维,审时度势对突发事件的原因做出分析和判断,尽量将突发情况对主题班会造成的冲击降至最低。选准时机,善用急话缓说、坏话好说策略,以爱心开道,在启发学生自我教育时,使状况在和谐气氛中达到恰如其分的处理。

五、精辟总结,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一节主题鲜明的班会课,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彩总结和点评。总结和点评是班主任根据预先设定的主题教学目标为基准,结合学生参与主题班会过程,对参与学生是否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往往精辟的总结和点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对升华主题意义有显著作用。由于主题班会过程的开放性,参与学生对班会主题的认识和讨论观点不尽相同,乐观与消极共存,共识和分歧同在,甚至有些发言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种情况下,对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淡、单调、枯燥的语言往往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具备较强表达能力的班主任往往通过规范的言辞、幽默的表情、准确的意图打动学生的心灵,生动深刻又促人深思,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主题班会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