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起点:人的解放和自由

2016-03-08杨尚昆傅华丽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逻辑起点

杨尚昆 傅华丽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起点:人的解放和自由

杨尚昆 傅华丽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摘 要:人的解放和自由是毛泽东人学思想体系的始发原点。其理想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实现路径是要通过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斗争策略是要建立全中国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和运用人海战术。

关键词:毛泽东人学;逻辑起点;人的解放和自由

人的解放和自由是毛泽东人学思想体系的始发原点。这是基于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必然考量。鸦片战争后,神州大地便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清廷腐败无能,军阀割据混战,列强恣肆横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中国。亿万国民备受奴役剥削之苦,上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重重压迫,下有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捆缚,毫无自由,渴盼政治解放和民族独立。时代的命题已然形成,历史的任务已然明确。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人,毛泽东洞若观火,必定先要扶大厦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他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思想便适逢其会应运而生。其理想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实现路径是要通过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斗争策略是要建立全中国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和运用人海战术。

一 理想目标——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

(一)全面解放

人的解放是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逻辑始点和实践主题。其基本内涵在于:将人的个性解放与全方位解放相结合,并由此达至人的全面发展。

早在青年时代和民族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一直倡导人的个性解放。他曾说:“人类生活之本意,仍在发达其个体也。”[1]P240但其并非盲目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他指出,个人作为社会的有机成员必须在国家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才能生存下去,故曰:“国民实际连合而生存”,“国家社会之组织既成,各人住于其中,不可离解。”[1]P241-242话虽如此,奈何此时的毛泽东正饱受“五四大潮”的冲击洗礼,对藐视人的价值、压迫人性的封建专制深恶痛绝,所以,当他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论去审视旧中国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时便可窥见,“中华民族几万万人,几千年来都是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从而得出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国民大个人小,国民重个人轻”的结论。[1]P242中国人的个性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应该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毛泽东说,“造成中国人没有个性的原因是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所谓‘师严而后道尊’、‘师说’、‘道统’、‘宗派’,都是害了独断态度的大病”[1]P368,“皇帝当家的时候,是不准我们联系能力的。政治,学术,社会,等等,都是不准我们有思想,有组织,有练习的”[1]P393。既然封建制度扼杀人性,三纲五常就该抛弃。因此,青年毛泽东把是否尊重个人价值、是否利于个性解放作为了权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无必要存在的主要价值依据。

个性解放是毛泽东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诉求。他还指出,有诸多因素困扰人的解放,譬如自然力、社会关系以及旧传统、旧思想和旧模式等的束缚,唯有挣脱这些束缚,才能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然界、社会及自身的主人。其一,毛泽东强调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的捆绑,在新社会当家作主。其二,毛泽东力图打破旧社会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使人民获得思想解放。他尤其提倡人民要自我改造和自我教育,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就要敢想、敢说、敢干。他历来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力倡必须同我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P109这对于破除教条主义、批驳盲目崇拜和过度迷信权威大有裨益,究其根本就是思想的洗礼和解放。其三,人在自然方面的解放,毛泽东也非常关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说:“农民的问题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为的压迫,即帝国主义、军阀、地主阶级的压迫;二是天然的压迫,即水旱天灾、病害虫害、技术拙劣、生产减缩等的压迫。前一个问题固然紧急,后一个问题也是非常严重,不能不引起革命党人的积极注意,做好预先的准备。”[3]P40因此,他一直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战争年代,为维持和改善人民生活重视生产无可非议;而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向全党提出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向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他又提出农业机械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足见,在毛泽东的思维世界里,自然之力与繁重的体力劳动一直困扰着人类的发展,他希望广大民众能尽快、更多地解放出来,从而主宰自然。

(二)自由发展

在人类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个在人的现实性的基础上正确论述了人的自由。他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中把握人的自由,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把人对物质欲求的扬弃以及物质生活的彼岸看作人的自由的真正开始,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对人的自由的关注使得他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中不断求解其中国式的方程式,并在实质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自由的思想。

每一种理论都肩负历史使命。“三座大山”压迫,“四条绳索”束缚,人民憧憬解放自由,中华民族渴望独立自主,毛泽东生逢其时,其人学思想必然会有“推翻大山、挣脱束缚”的强烈要求,必然会有“摧毁反动腐朽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方案举措。顽固的反动阶级不可能自动放弃统治,争取自身解放和自由的唯一手段只能是民众革命。因此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自由是人民争来的,不是什么人恩赐的。中国解放区的人民已经争得了自由,其他地方的人民也可能和应该争得这种自由。……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这几项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中国境内,只有解放区是彻底地实现了。”[4]P1070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人的自由和解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在他看来,人类只有深刻认知和把控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才能获得自由、改造世界。他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与解放理论一脉相承,最终都是指向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对自由做出了新的阐释。他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5]P485“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这时候我们是一些蠢人。”[5]P833不仅如此,毛泽东还阐述了政治自由的具体性、相对性和阶级性,以及政治自由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具体的自由,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在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有了剥削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自由,就没有劳动人民不受剥削的自由。有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民主。”[5]P761民主和自由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都是在历史上发生和发展的,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内。民主要受到集中的制约,自由要受到纪律的制约。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二 实现路径——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

在风雨如晦的旧社会,如何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是摆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利益冲突,阶级对立,只能通过阶级斗争解决。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不像西方国家没有议会,不可能用协商谈判、举手表决等民主手段。而且,面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疯狂屠杀只能以“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的武装”靠暴力夺取政权。显然,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是实现人民解放和自由的唯一途径。

对于武装革命重要性的认识,毛泽东在党内可谓独具慧眼,早有先见之明。1927年3月,毛泽东就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断然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在八七会议上尖锐陈明:“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6]P139毛泽东发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第一声呐喊。由此,中国共产党才有了组建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的自觉意识。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因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就发生了”,“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也就决定了。因为我们的敌人不给中国人民以和平活动的可能,中国人民没有任何的政治上的自由权利”[7]P634-635。事实胜于雄辩,正是通过建设人民军队组织武装力量和发动革命战争,才颠覆了蒋家王朝、打败了帝国列强,最终实现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

三 斗争策略——统一战线和人海战术

斗争策略往往决定着一个战局和一场战争的成败,尤其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之时。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民族矛盾压倒阶级矛盾,及时调整了斗争策略,以“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与“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的方针”换取“国民党抛弃内战、独裁和对外不抵抗政策”,使蒋介石承认共产党与其各根据地的合法地位,从而在抗日问题上“拥蒋、联蒋”,推动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民族危亡关头,统一战线统一了全民思想,汇聚了全民力量,终以排山倒海之势击败了日帝,实现了民族独立。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阶级矛盾转而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实力雄厚,权势熏天。在经济上,其垄断着全国的经济命脉,控制着80%以上的巨大财富。在政治上,其掌管着国家政权,是当时国际社会所认可的唯一的合法政府,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无可争辩的话语权。在军事上,其有美国佬撑腰,军队是美国枪、美国炮等清一色美式装备,可谓“武装到牙齿”。在区位优势上,其盘踞着中国的各大中心城市,如北京、南京、重庆、上海、武汉等等。这样,总体上就对全国的局面形成一种“绝对控制”。而当时的无产阶级只占总人口的1%,数量太少力量极小,与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毛泽东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对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遂完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发现,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大量的中间阶级,他们同样深受蒋介石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赫然指出:改造社会“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民众联合的基础,在于有“共同的利益”[6]P49-50。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毛泽东争取和团结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间力量,并联合了各民主党派,建立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三大战役,千万民众积极参加,可谓“人海战术”的典范之作。蒋家王朝彻底覆灭,“三座大山”轰然崩塌,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6]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校:呙艳妮)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7-0067-02

收稿日期:2016-04-21

基金项目: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教育、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的时代开掘”(项目编号20140408004)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尚昆(1978-),男,河南新乡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化理论。傅华丽(1974-),女,湖南耒阳人,南华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逻辑起点
找寻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初探
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性思考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以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探究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