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美校园的味道

2016-03-07田祥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每学期美的师生

田祥珍

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

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所倡导的“和美教育”即是如此,撇开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表象,深入传统文化中探寻“为什么要教”的教育本质问题,关注学生和谐美好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习惯,关注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美好的校园中自由健康成长。

三年来,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践行“和美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校园逐渐洋溢出本该具有的味道。

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的“和美教育”所追求的是健康、自由、公平、和谐的教育。它全面关注学生和谐美好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健康,健康奠基幸福人生;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焕发生命精彩;关注学生的习惯,习惯决定学生未来;关注学生的能力,能力影响学生发展。“和美”即和谐美好。“和”是“和而不同”的开放心态,“和颜悦色”的优雅仪态,“和谐从容”的稳健步态,“和衷共济”的进取状态;“美”是“各美其美”的个性彰显,“美人之美”的博采众长,“美美与共”的共同发展,“尽善尽美”的不懈追求。整体来讲,“和美”就是硒都实小师生间、师生与校园间、师生与自然间、师生与社会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谐共生、和谐共进的理想状态。

和美校园儿童味

在选择校训时,我们对“纯真、至善、和美、笃行”与“我真、我善、我美、我行”这两个选项难以取舍。一位教师发表了她的见解:“我选的是‘我真、我善、我美、我行’。我认为,校训既要是师生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又要朗朗上口。这条校训既有内涵,又有儿童味。” 对!儿童味!这就是我们的校园应该具有的味道!

于是,我们的校歌《和美校园种理想》语言活泼,充满浓浓的儿童味。这首歌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权威《歌曲》杂志2013年第11期上发表。贴近孩子的校歌,学生乐于传唱,有的孩子参加少儿歌手赛都唱校歌。

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和美天使”雕塑——阳光淳朴的土家男孩和和,优雅灵秀的苗家女孩美美。

在学校很多地方及学校文化用品上都可以见到学校的LOGO,它神似一个笑着奔跑的孩子,代表着孩子们在这所智慧的学园里欢笑着一路向前,它也是一个“美”字的变形,代表“和美教育”的理念,代表着美的校园、美的课堂、美的理想、美的心灵、美的言行、美的成长……

总之,校园里的一切,从静态的环境到动态的育人活动,我们都站在儿童的视角去设计。走进我们的校园,就会感受到浓浓的儿童味。

和美校园成长味

亲爱的老师,

您牵着我的手,好温暖!

我牵着您的手,好快乐!

和您一起成长,好幸福!

这是师生每天必须经过的“成长厅”中的导语,成长,正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价值取向。教师、学生、家长的成长,谱成了学校的成长交响曲。

有目标才有成长。学校制订了《硒都民族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制订个人职业发展三年规划。然后,对着规划践行,验收。学校将每一次集体备课办成有深度的研讨会,“天天赛课”成为常态,“明师工作室”真正助人贤明,“青蓝结对”共同成长。集体的目标、个人的目标引领着教师主动发展。

对照目标,有效建立起“最美系列”评价体系,如评选“最美年级”“最美德育团队”“最美教研组”“最美办公室”“最美班级”“最美班主任”等。每学期开学典礼上,为“最美”系列隆重颁奖,获奖团队或个人的风采会在校报和校园展示牌上呈现。

有创造才有成长。为了促进学生和美成长,学校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正逐步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和美课程”。我们的“和美课堂”,从传统的“呈现——接受”式转向“引导——发现”式,让快乐的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上,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有个性才有成长。学校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花瓣形徽章分别代表感恩少年、阳光少年、文明少年、诚信少年、环保少年、书香少年、才艺少年,每一种称号的评选都有具体的标准。学生分阶段自己定目标,伙伴、教师和家长共同验收,达到要求就授一枚单色花瓣的徽章。集齐了七种颜色的徽章,就授予“最美少年”的徽章——一枚七色花徽章。每学期评出的校级“最美少年”,其独具个性的照片和颁奖词展示在校园的道路展牌上,他们成了伙伴们心中的明星。

学校每学期有一个特长展示周,这一周每天有一个年级的师生进行展示,每名师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舞台上可琴棋书画,可吹拉弹唱,可制作手工,也可以制作一道菜肴,还可以快速钉一枚纽扣、系鞋带;舞台下可跑可跳,可打球可摔跤,可投掷可爬高……总之,只要觉得是自己最拿手的“活”,都可以拿出来展示。这样,每个师生都可以成为校园里一颗独特的星星。

学校还是师生风采的展示园,每个走道的外侧,都展示了每位教师自己的教育感悟,即“教师心语”,配上教师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走道内侧和楼梯间,分主题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每间教室外面,都有精心设计的班级名片,充满个性的班名、班徽、班训,还有班级荣誉展示牌;教室内,有独具班级特色的展示栏。

学校的体育节,不是精英竞技,而是人人达标、童趣盎然。每个孩子都是运动员,按照体质健康监测的标准,发放达标卡,体育节最后一天则是以班为单位的集体趣味运动项目。

每位教师都携带着学校统一印制的“好孩子”卡,只要看到孩子一个美好的瞬间,就送给他一张精致的“好孩子”卡。每个孩子都为自己是好孩子而自豪。

有书香才有成长。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学生每周一节阅读课,每月第三周行政例会是干部集体阅读时间,每月第四周教师例会是教师集体阅读时间,每个人带上书和读书笔记在会议室集中阅读。每学期组织一次“沐浴书香,和美成长”读书交流会,春、秋季分别是干部和教师读书交流,交流主题都是“通过阅读和实践,我实现了哪些自我超越”。交流后,全体教师可就某一个问题展开深度汇谈。学校每年的读书节展示师生阅读成果。

学校自编了“和美诵读”校本教材,每周一课,包括国学经典、古诗精选、现代诗文(低年级为儿歌、童诗精选)。还有低年级的“认一认”,诵读中识字;中年级的“抄一抄”,诵读中积累;高年级的“写一写”,诵读后练笔。

校园网站上开设有“沐浴书香”栏目,分年级荐书、发表书摘和读书笔记。各年级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是年终评最美年级的重要参考。

图书室、阅览室对家长开放,每一次家长会上都有家长读书交流。

有牵手才有成长。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家长学校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通过“面对面﹢互联网”的方式,搭建家校互动的多种平台,实现家校沟通无障碍。

家长学校定期开班,不同年级的家长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比如,对一年级新生家长主要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讲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孩子怎样教育,讲座专题为“为了孩子,让我们紧紧牵手”“不一样的爱给不一样的孩子”;对六年级的家长主要讲怎样进行青春期教育,怎样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讲座专题为“撑一把青春的伞,和孩子一起成长”“科学过渡,让小初衔接无痕无忧”。

每期校报《和美天地》的第七版为“家校互动”专版,刊载家庭教育文章,家长教育子女心得,家长来信及学校答复等。

每学期举办校园开放周活动,展示教育成果,增进家校联系,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学校发展。

和美校园人情味

校园,是师生成长的地方,应该处处有人情味流淌。

制度要有人情味。学校制度追求弹性与刚性相结合,严格但不“冰冷”。制度正式出台前,将草案发给每个教职工,书面征求意见,然后认真研究,在原则范围内能方便教职工就尽量方便。

生活需要人情味。学校每隔三周由工会组织一次文体活动。春季以教职工“和美迎福”运动会为载体,主要开展体育活动;秋季以“和美迎春”元旦晚会的排练为载体,主要开展文娱活动。每周一,为“校长——教师”恳谈日,校长在办公室恭候教师前来交流沟通;每周升旗仪式上都有“发现身边的美”这个环节,当天值周领导或者师生代表讲述上周发生在学校里最美的故事;每次行政例会上,校长有一个固定栏目“最美硒小风”,讲述教职工最美的一瞬间;每次例会和集体备课时间,教职工的孩子集中到学校活动室写作业、阅读,派保安悉心照看。

育人更需要人情味。全校5000多学生,早晨、中午都在学校就餐。后勤服务部根据孩子成长需要精心安排食谱。针对很多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的问题,学校设“营养炒饭日”,每周三中午,师傅们把各种蔬菜切成丁、剁成泥,做成美味的炒饭,让孩子们吃下去。

从2013年到2015年,硒小孩子们的歌舞表演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学校课改报道上国家级媒体,教师教学竞赛在国家、省、州频夺桂冠,学校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这些,都是和美校园散发的缕缕芳香。

(作者单位: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每学期美的师生
好美的雾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