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医辨证治疗纳勒冒沙么(月经失调)初探

2016-03-07玉腊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辨证分型傣医

【摘要】对纳勒冒沙么(月经失调)进行分析,浅谈辨证分型治疗月经失调方法方药的体会,为妇科治疗该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月经失调;辨证分型;傣医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05-01

傣医认为纳勒(月经)异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经来色淡,周期时间推后,淋漓不尽者,为塔喃(水血)、塔拢(风气)不足;经来色黑有块,腹部痉挛剧痛,唇舌青紫,月经周期均推后考虑为拢旧勒纳勒(痛经),因冷风寒湿邪气直入血中,风气、水血运行不畅而致病。另外也可因体内塔菲(火)、塔拢不足,不能温煦、推动水血运行,故见血寒凝滞,经来痉挛剧痛者为拢旧勒(血痉病);经来色鲜红,周期提前,量多,并见口舌干燥,烦躁不安,胁肋作痛或见鼻流血者,为体内塔菲(火)过盛,灼伤血道,迫血妄行所致;周期推后或闭经,少腹坠胀疼痛,形瘦如柴,面色苍白无华,少气懒言者,为四塔功能极衰,水血亏少所致[1]。

本文论述的纳勒冒沙么(月经不调)[2],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气不行,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血不循常道而致月经失调;或由于水塔不足,不能制火,风火偏盛,迫血妄行致出现月经失调;或寒邪痹阻下盘,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血不能按时下行出现月经失调;土塔不足,不能化生水血,加之风气受损,气不固血而致月经失调;若平素体弱或损伤水塔,加之正逢绝经之年,四塔、五蕴功能失调,水血不足,而见月经紊乱。现将具体分型诊治及治疗体会讨论如下。

1 分型诊治

1.1 纳勒冒沙么勒拢巴(气滞血瘀型月经失调) 其表现为:月经淋漓不止,血色紫黑,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下后疼痛减轻;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薄黄,脉行细而不畅。治法:调理四塔,化瘀止血。治疗方剂:芽楠嫩(荷包山桂花)30g,芽敏龙(益母草)15g,芽依秀母(香附子)20g,嘿亮浪(大血藤)30g,埋嘎筛(龙血树)15g,哈罗埋亮龙(朱槿根)15g,水煎分早中晚饭后温服。另取雅叫哈顿(五宝胶囊),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调护: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风寒,忌辛香燥烈之品。

1.2 纳勒冒沙么塔拢塔菲想(风火偏盛型月经失调) 其表现为:月经先期一周以上,量多,色红,粘稠,心烦易怒,胸胁满闷,乳房胀痛,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行快而有力。治法:清火解毒,凉血调经。治疗方剂:摆皇旧(旱莲草)15g,摆皇曼(马兰叶)15g,宋香嘎(酢浆草)15g,芽敏龙(益母草)20g,帕糯(马蹄金)20g,水煎分早中晚饭后温服。另取雅叫哈顿(五宝胶囊),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调护:调畅情志,忌辛香燥烈之品。

1.3 纳勒冒沙么勒嘎(血寒型月经失调) 其表现为:经行后期,色紫暗、量少,小腹冷痛,身瘦体弱,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紫,苔白,脉沉细弱无力。治法:补火散寒,活血调经。治疗方剂:比比蒿(白花丹)6g,毫命(姜黄)10g,罗罕(红花)10g,更方(苏木)10g,哈罗埋亮龙(朱槿根)10g,芽敏龙(益母草)10g。水煎分早中晚饭后温服。另取雅叫哈顿(五宝药散)每次20g,鸡蛋2枚,加红糖适量煮食,每日1次。调护:注意饮食调补,多食温补之品。

1.4 纳勒冒沙么塔拎软(土塔不足型月经失调) 其表现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淡,形体消瘦,周身困乏无力,面色苍白,饮食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慢而无力。治法:补土健胃,养血调经。治疗方剂:芽敏龙(益母草)30g、扁少火(粗叶木)30g,哈罗埋亮龙(朱槿根)30g,白豆蔻(麻尖)10g,姜黄(毫命)15g,嘿罕盖(云南五味子藤)15g。水煎分早中晚饭后温服。另取雅叫哈顿(五宝胶囊)、雅朋勒(健胃止痛胶囊)各4粒,口服,每日三次。调护:服药期间,忌食酸、辣、腥臭、鱼虾、生冷之品;平时注意饮食调配,多食调养脾胃之品。

1.5 纳勒冒沙么塔喃软(水血不足型月经失调) 其表现为:月经先后不定期,面色潮红,心慌心悸,心烦不安,睡眠不佳,神差,周身酸软乏力,气短胸闷,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少苔,脉行细弱而快。治法:调补四塔,补水清火。治疗方剂:芽敏龙(益母草)30g,邓嘿罕(定心藤)30g,哈芽拉勐囡(决明根)30g,波波罕(山乌龟)5g,嘿罕盖(云南五味子藤)10g,几龙累(滇天冬)15g,沙英(甘草)5g,水煎分早中晚饭后温服。雅叫哈顿(五宝药散),每次6g,每日3次。用蜂蜜水送服。热重而心慌心悸加剧,取咪火哇(山大黄)、邓嘿罕(定心藤)、哈帕利(旋茄花根)、哈帕湾(甜菜根)、先勒(十大功劳),共磨水服。调护:调五蕴,注意休息,宜食甘淡滋润之品。

2 体会

傣医传统经方雅叫哈顿(五宝药散)[3],记载于傣族贝叶经、纸板经《档哈雅龙》,在中国的西双版纳地区及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的相关医疗机构、民间广泛应用,1977年被《中国药典》收载,具有调平四塔,清火解毒,除风止痛,凉血止血,补血养颜的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流血,血虚心悸,胸腹胀痛等病症。尤其是在用于治疗“纳勒冒沙么”(月经失调)方面,傣医灵活应用五宝药散炖鸡蛋内服、或调蜂蜜水内服,增强调平四塔、补血养血功效。同时,再进行辨证分型后配以自拟方煎汤内服,疗效满意,仅供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1]林艳芳,依专,玉腊波.傣医诊断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00.

[2]林艳芳,张超,叶建洲.傣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6-138

[3]贾克琳,赵应红.傣药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0-41.

(收稿日期:2015.11.06)

猜你喜欢

辨证分型傣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与1.5T磁共振影像的相关性探讨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肺癌辨证分型与病理标本色象相关性研究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名傣医林艳芳临床诊治蛇串疮经验
名傣医林艳芳临床诊治咳嗽经验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肠梗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