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水平调节的重要性

2016-03-07任文艺姜建刚解迎革杜光源张社奇王国栋

物理实验 2016年2期
关键词:误差

任文艺,姜建刚,伍 丹,解迎革,杜光源,张社奇,王国栋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理学院; b.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长江师范学院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防治研究中心,重庆 涪陵 408100)



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水平调节的重要性

任文艺1a,2,姜建刚1a,伍丹1b,解迎革1a,杜光源1a,张社奇1a,王国栋1a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理学院; b.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长江师范学院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防治研究中心,重庆 涪陵 408100)

摘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密立根油滴实验仪水平调节的原因及重要性. 仅有电极板倾斜或油滴仪整体倾斜时,油滴每次上升都有横向移动,5次上升横向漂移大于油滴仪的测量窗口宽度,实验无法完成. 因此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仪器水平调节不但决定测量结果误差,而且决定实验能否完成.

关键词:密立根油滴实验;水平调节;横向漂移;误差

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在1909年到1917年期间所做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即油滴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 油滴实验的设计思想简明巧妙、方法简单,而结论却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因此该实验堪称物理实验的精华和典范[1-3].

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水平调节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以ZKY-MLG-6-CCD显微密立根油滴仪为例,水平调节的具体操作为:调整实验仪底部的旋钮(顺时针仪器升高,逆时针仪器下降),通过水准仪将实验平台调平,使平衡电场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以免引起实验误差[4-7]. 极板平面是否水平决定了油滴在下落或提升过程中是否发生前后、左右的漂移[8-10].

1理想情况油滴的运动规律

将实验平台调节到理想水平,电场方向和重力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当油滴向上运动时,受到电场力Fe、黏滞力Fv和重力G,油滴在竖直向上的合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当油滴向下运动时,不受电场力Fe,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黏滞力Fv和重力G的作用,匀速竖直下降. 可以看出,在理想情况下,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油滴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不会产生漂移和误差.

图1 理想情况下油滴实验仪工作原理图

2非理想情况下油滴的运动规律

通常情况下,实验平台很难调节到完全水平状态,即实验平台会有一定的倾斜. 倾斜可以分为仅有电极板倾斜和密立根油滴仪整体倾斜2种情况.

2.1 电极板倾斜

如图2所示,当电极板倾斜θ角时,上、下电极板均会倾θ斜角,则电场方向会与竖直方向成夹角θ. 此时,电场力Fe沿着电场方向,与竖直方向成夹角θ;在油滴上升过程中有

图2 电极板倾斜时油滴实验仪工作原理

(1)

其中,Kf=6πrη,r为油滴半径,空气黏度η=1.83×10-3Pa·s. 将式(1)写成分量形式为

(2)

当t=0时,v=0,则可以依据这一初始条件求解微分方程得到

(3)

当t=0时,x=0,y=0. 同样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

(4)

依据式(4)可以得到油滴上升的轨迹方程为

(5)

其中,在实验环境确定、油滴选定情况下,电量q、电场强度E、倾斜角θ、油滴质量m、重力加速度g都是常量. 由式(5)可以看出,油滴运动轨迹为斜线,其斜率为

从图2可以看出,下降过程中,油滴仍然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黏滞力,电极板倾斜对油滴下降的运动轨迹不会产生影响.

2.2 密立根油滴仪整体倾斜

如图3所示,当密立根油滴仪倾斜θ角时,上、下电极板均会倾斜θ角,同时显微镜目镜分划板也会倾斜θ. 对比2.1部分仅有电极板倾斜的情况,最大的区别在于引入了显微镜目镜分划板的倾斜. 在2.1中显微镜目镜分划板相当于建立了油滴运动的坐标系,竖直方向为y轴,水平方向为x轴. 当显微镜目镜分划板发生倾斜时,等价于油滴的运动坐标系发生了倾斜. 因此油滴的运动方程可由2.1部分中的坐标进行旋转θ得到,也即

(6)

图3 密立根油滴仪整体倾斜工作原理

3非理想情况下的误差分析

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有2种方法可以对油滴的带电量进行测量:动态法和静态法. 动态测量法测量过程包括油滴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力学分析和操作比较复杂,在高校中通常为选做实验. 静态测量法由寻找平衡电压和测量下降时间2部分构成,力学分析和操作简单易行,是通常采取的实现方案. 通过对非理想情况下油滴实验仪工作过程的分析可知,在非理想情况下,对于油滴上升过程的影响比较明显,也即此时对于动态法测量的影响要比静态法测量严重. 下面进一步讨论静态测量法仪器非理想情况的影响.

3.1 电极板倾斜

在仅有电极板倾斜的情况下,当找到平衡电压以后,油滴受力如图4所示. 可知,在水平方向,此时油滴会在电场力水平分力和黏滞力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油滴在电场力竖直方向分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则有

(7)

其中,U′为电极板倾斜情况下的平衡电压,d为上下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 理想情况下平衡电压U=Ed=mgd/q,则

(8)

由式(8)可以看出,电极板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平衡电压总是大于理想状态的平衡电压. 理想情况下,油滴的带电量为[4]

(9)

则电极板倾斜情况下的油滴带电量为

q′=qcosθ,

(10)

则相对偏差为

(11)

图4 仅有电极板倾斜的情况下当找到的 平衡电压时油滴的受力分析

3.2 密立根油滴仪整体倾斜

当密立根油滴仪整体倾斜情况下,平衡电压仍然满足式(8)的关系U′=U/cosθ. 除此之外,由图3可知,此时下落的距离d′≠d,而是满足

d′=dcosθ.

(12)

综合式(9)可知密立根油滴仪倾斜油滴带电量为

q′=qcos2θ,

(13)

则相对偏差为

(14)

4讨论

式(11)和(14)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倾斜角和测量相对偏差的关系,为了更为直观,图5中给出了倾斜角和相对偏差曲线,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相对偏差绝对值不断增大.

图5 倾斜角与相对偏差的关系曲线

为了更为直观地对非理想状况下的油滴实验进行了解和认识,对特定条件下的油滴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 模拟中参量设置如下:油滴半径r=1 μm,油滴上升或者下降的垂直距离l=1.6 mm,油滴密度ρ=981 kg·m-3,重力加速度g=9.8 m·s-2,空气黏度η=1.83×10-3Pa·s,平行极板距离d=5 mm,油滴带电量q=1.602×10-19C,倾斜角θ=6°,平衡电压U=400 V. 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如图6所示的非理想状况下油滴的运动轨迹.

图6 非理想状况下油滴的运动轨迹

可以看出,在仅有电极板倾斜的情况下,每次提升过程中,油滴都会沿横向(x轴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经测量移动距离为0.456 9 mm. 实验中,假定需要重复测量5次油滴的下降时间,那么至少需要提升油滴5次,其横向移动距离约为2.48 mm. 通常密立根油滴仪测量的窗口宽度为2 mm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则无法完成5次的重复测量.

当密立根油滴仪整体倾斜时,显微镜目镜分划板为参考系,油滴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均会引入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分别为0.471 3 mm和0.015 mm. 提升和下落5次以后,水平横移2.356 5 mm,竖直方向上移0.075 mm.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无法完成5次的重复测量.

综上所述,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水平调节不但决定着测量结果误差的大小,而且决定了实验能否完成.

参考文献:

[1]Millikan R A. On the elementary electric charge and the avogadro constant [J]. Physical Review, 1913,2(2):109-143.

[2]王国栋. 大学物理实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215-222.

[3]郑立军. 密立根实验中油滴选取原则的理论依据分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4):19-20,23.

[4]李波欣. 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的新方法[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355-356.

[5]刘宇,谢琬琰,郑艺,等. 利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J]. 物理实验,2010,30(5):43-46.

[6]陈森,刘昳,付硕,等. 一种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的新方法[J]. 大学物理,2014,23(9):32-34.

[7]刘智新,李慧娟,穆秀家. 密立根油滴实验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探析[J]. 大学物理,2008,27(4):33-36.

[8]陈西园,徐铁军. 密立根油滴实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价[J]. 大学物理,1999,18(1):34-35,48.

[9]穆松梅,张家生. 密立根油滴的横向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19(2):68-70.

[10]吴卫锋. 密立根油滴实验中的横向漂移问题[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104-105.

[11]何雨华,方恺,倪晨,等. 数字化密立根油滴实验仪[J]. 物理实验,2014,34(11):30-33.

[责任编辑:任德香]

Importance of level adjustment in the 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

REN Wen-yi1a,2, JIANG Jian-gang1a, WU Dan1b, XIE Ying-ge1a,

DU Guang-yuan1a, ZHANG She-qi1a, WANG Guo-dong1a

(1a. School of Science; 1b.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Hazard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Fuling 408100, China)

Abstract:Some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level adjustment operation in 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 were carried out. The leaning of the plate electrode or the whole instrument would cause lateral movement every time when the oil-drop rose. The oil-drop would run out of the window after five times of lateral movement, leading to a failure of the experiment. The level adjustment of the instrument not only determined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but also determined whether the experiment could be completed or not.

Key words: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 level adjustment; lateral movement; error

作者简介:任文艺(1984-),男,陕西淳化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光谱偏振成像、遥感图像数据处理及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09;修改日期:2015-12-01

中图分类号:O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42(2016)02-0010-04

猜你喜欢

误差
电子天平偏载误差的检定与处理研究
北斗导航种萝卜百米误差仅2厘米
密度误差分析攻略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误差控制
Beidou, le système de navigation par satellite compatible et interopérable
压力容器制造误差探究
Lower bound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allowable initial error and its numerical calculation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误差分析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