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成果梳理和问题分析

2016-03-07蒋桂莲

关键词:大学生评价研究

蒋桂莲

(郑州大学 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



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成果梳理和问题分析

蒋桂莲

(郑州大学 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我国廉政反腐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最终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整体研究进展、相关调查研究和其他研究情况三个层面对已有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梳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中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主要不足。并对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和问题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学生;廉洁教育;反腐败

大学生廉洁教育正成为我国廉洁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新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前一时期网络上报道的,大学生社团换届季成了大学生社团干部走场吃喝季,引发网友和社会热议,以至引起党报对大学生社团干部走场吃喝现象发声批评。党报在文章中呼吁大学生主动抵制不良现象,拒当油头滑脑的官油子式的大学生干部。这一事件说明,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已经不能再拖延了,必须切实认识到,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我国廉政反腐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最终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认清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形势和相关研究的进展,是不断深化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工作,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更好开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1 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现状

1.1 整体研究进展

我国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较晚,且以政治推动为主要动力。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并实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年,我国国家教育部根据《实施纲要》精神和要求印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 从此“青少年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在我国大、中、小学全面展开,也就是在同一时期我国的大学的廉政教育也被视为全国反腐倡廉教育整体布局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工作开展时间略早。2002年,胡成功在《思想·理论·教育》发表《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廉洁自律教育——从“二十六岁现象”谈起》[1],是目前以“大学生廉洁教育”为搜索策略在CNKI找到的发表时间最早的研究文献。可见在我国有关部门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前,我国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并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廉洁教育自觉,能很好发挥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是对政治推动力的有效补充。

在中央和国家教育部文件出台后,我国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工作伴随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迅速升温,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一批学者脱颖而出,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动相关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不断取得进展。例如,许国彬撰写的《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产生了较大影响[2]。夏云强先后发表15篇相关文章,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特点,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意义、途径,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基本框架和管理机制,需要把握的问题等开展了探讨,对如何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和学校管理机构如何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3-8]。邓纯余介绍了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社会化大环境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讨论了大学生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合作和协调等问题[9-11]。

1.2 相关调查的进展

调查和实证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也越来越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与改进,取得的成果往往更细致、客观和可靠。为更好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关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针对教育对象的廉洁观和廉洁行为现状、教育途径对不同地区大学生和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先后发表了近50篇调查报告和现状性研究成果。

潘国廷在调查大学生廉洁现状与校园腐败亚文化状况时发现:①大学生对腐败现象存在“知行不一”问题。从现实危害看,校园的腐败亚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明显相悖,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形成有可以观察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大学生的事业规划与定位;他指出受大学校园腐败亚文化严重影响的大学生,如果奉腐败文化为圭臬,距离他们成为腐败分子就不远了。②大学生对于腐败现象的看法与态度,是社会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社会的腐败现象,父母、朋友、邻居中一些领导者的特权与利益,对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③部分大学生对廉洁与成才的关系缺乏清晰认识。一是大部分大学生承认成才的主要要素是知识、能力与素质,二是多数大学生有过不廉洁现象。他认为如果没有引导与教育, 12%的“认为社会关系更重要”的大学生群体可能进一步扩大,将加剧我国社会腐败问题[12]。

赵光元撰写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与创新》,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简单分析[13]。张羽、高建军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过不廉洁现象,说明有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已经受到腐败的侵蚀[14]。李红权、张春宇有选择地对全国范围内20所大学的大学生就大学生对腐败的态度开展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学生涵盖了理、工、农、林、师范等专业,获取的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显示,在举报腐败的态度上,大学生对危害自身利益的腐败行为举报的可能性很大,而对事不关己的腐败行为则明哲保身。当举报腐败行为时,有6.5%的大学生选择愿意实名举报, 57.9%的大学生不愿实名举报, 33.5%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大学生举报腐败行为的动力不足,而且对实名举报有担忧[15]。

王建国、傅鸿颖针对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方法进行了调研,他们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国内10余所高校2200余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对于丰富和创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6]。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西北政法大学的孟鸿、李玉华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廉洁观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廉洁意识,厌恶、憎恨腐败现象,意志坚定,能够抵制不廉洁行为;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对廉洁教育存在认知模糊,对腐败现象比较认同,意志薄弱,思想和行为不一致等问题,提出应该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廉洁观培养[17]。刘碧强、巫俊和陈齐樑从廉洁信仰、廉洁认知、廉洁态度和廉洁自律意识等层面入手,调查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虽然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代大学生仍存在廉洁信仰模糊、廉洁认知不足、廉洁态度亟待转变和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推动高校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18 ]。2015年,董伟武、程银、金娇撰写的《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认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相当多的同学存在着对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目的和具体内容等认知不清,对廉洁教育信息知之甚少,对廉洁教育态度冷淡、评价消极等诸多问题。提出需从加强廉洁观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认知度[19]。

林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了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大学生廉洁教育矛盾分析及原则探讨——基于广东省10所高校1466份问卷调查》,他发现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需供、高低、严宽和茫清四对矛盾。他提出应遵循自愿性、正当性、针对性与多样性的“四性”原则,提高大学生廉洁理论水平,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廉洁意识,促使大学生坚定反腐必胜的信心[20]。刘洁珠通过调查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路径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从大学生应用主要新媒体的状况,大学生对学校廉洁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与认同度状况,大学生对自身和周边同学廉洁诚信行为的认同状况,大学生对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认同状况四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应用,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新媒体廉洁文化环境,利用易班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是大学生认同廉洁教育的新媒体路径[21]。

吴丽波、李斌雄课题组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行为状况以问卷形式对武汉地区4所高校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在廉洁意识方面,大学生对廉洁概念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对腐败行为和腐败的危害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对社会腐败现象有一定的关注,但对校园廉洁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偏低;大学生对我国反腐倡廉的形势把握得较准。调查同时发现,我国大学生对我国反腐倡廉政策的认识十分有限,亟待提高;大学生对我国反腐倡廉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的成效评价不高,对我国取得反腐斗争胜利的信心不足。在廉洁行为倾向方面,大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敬廉崇洁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树立了较正确的廉洁价值观,但在面临利益冲突时,大多数学生仍然抵制不住诱惑,在取向上倾向于不廉洁行为。另外,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缺乏与腐败行为做坚决斗争的勇气[22]。

1.3 其他研究

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成果的内容涉及范围有一定的广度[23-24],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科学化问题研究。这类成果主要集中了学者们对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目标的分析,就是对大学生廉洁教育自身进行系统分析;同时还包括对大学生廉洁教育原则、动力机制,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类是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意义和途径;重视对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基本框架和管理机制的讨论;还有学者探讨了大学生廉洁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机制。第三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学科建设问题,例如分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等。研究重点集中在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实践性等问题上,重视分析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同构问题。第四类成果集中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环境问题和职能研究等方面。有学者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还有学者探讨了基于家庭的大学生廉洁教育问题,少数学者研究了高校纪委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工作创新问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第五类主要是介绍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经验类成果等。

2 现有研究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已有研究的不足

2.1 已有研究发现的问题

2.1.2 大学生对廉洁教育问题不重视

几乎所有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均发现,大学生对廉洁教育不重视。潘国廷通过调查发现,在对廉洁、孝顺、义气、尊重别人的重要性排序中,我国大学生中,54%的认为孝顺最重要,27%的认为义气最重要,12%的认为尊重别人最重要,只有6%的大学生认为廉洁最重要[12]。其他相关调查结论与此项调查结论大致相同,多数大学生认为廉洁教育不重要,对校园廉洁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偏低,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廉洁认知体系。

2.1.3 大学生廉洁观和不廉洁行为问题突出

现有国内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对社会腐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反腐败工作信心不足,而且不少大学生对反腐败存在内外有别、知行不一问题,已经或正在形成两面人的复杂性格,而两面人正是目前我国腐败分子的典型性格特征,值得我国高度重视。

潘国廷在对大学生廉洁现状与校园腐败亚文化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知行不一”,大学生对家庭腐败、同事腐败的揭发不积极、不主动,大多采取漠视的态度,对腐败的关注度不高;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部分大学生认可腐败现象的发生[12]。孟鸿、李玉华的调查也表明:有部分大学生对廉洁教育存在认知模糊、对腐败现象比较认同、意志薄弱、思想和行为不一致等问题[ 17]。张羽、高建军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调查发现: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过不廉洁现象[14]。上述研究和对社会的观感大致接近,但也稍有不同。例如,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过不廉洁现象,应超过了不少人的常识。一般认为,不廉洁也是有条件的,对此数据需要进一步核实或开展补充调查。

2.2 已有研究的主要不足2.2.1 缺乏有效控制和消除环境不利影响的研究

现有研究都注意到了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不利影响,不少成果正是由针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开展的实效性研究而得来的,也有部分学者从实践视角开展相关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提出了部分针对性很强的对策建议和改进措施。但是,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整体效果不佳,出现了“一年辛勤教育成果,假期回家全被抵消”的现象。正因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廉洁教育的理论更值得探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目前相关理论探讨严重不足,导致大学生对廉洁教育口服但不心服,入耳但不入脑,入脑但不愿付诸行动,如此巨大的落差反映的是反腐理想和社会现实的巨大差距,从提高廉洁教育效果看,需要科学的理论来解释与弥合这两者的差距。因此,对有效控制和消除环境不利影响的研究是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

从认识不断深化和理论要解释现实问题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相关课题的研讨,必须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好以下问题:我国的反腐能成功吗?从历史过程和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看,我国反腐何以必能成功?我国大学生反腐的历史价值和大学生在我国反腐过程中的时代使命是什么?大学生如何参与我国社会反腐行动?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目前我国的社会腐败问题?大学生如何参与校园反腐尤其是参与反大学生腐败问题的治理行动?大学生反腐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回应?上述问题是一个互相支撑的整体,可以构成一个涵盖“树立大学生反腐信心,认清我国反腐败工作大势,大学生合理参与反腐败治理行动”等多个环节的大学生反腐败信心链条,亦是我国高教廉洁教育的信心支撑链条。

由于涉及社会所有个体的利益和前途命运,我们必须承认廉洁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实践性。众所周知,实践可以检验真理,比较可以得到真知。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社会个体对社会经验的积累主要是靠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比较得到的。我们应可以进一步推演出以下认识:无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学校的理论教育都必然要接受大学生对理论和现实比较的检验。思想认识和理论教育内容符合现实,大学生就易于接受并信服;如果思想认识、理论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鸿沟,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必须能够给予科学解释,通过我们的教育和研究工作有效弥补大学生存在的认识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从而消除大学生理解的误区,促进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前文提出的必须回答好的问题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提出的一个逻辑体系和廉洁教育信心体系,对实现大学生在廉洁态度上的知行合一至关重要。

2.2.2 廉洁教育的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评价机制在改进大学生廉洁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高考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巨大影响一样,我国的大学生廉洁教育也必须重视教育教学评价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重视对教学环境、设施、教材内容、教学理论、管理机制、师资等方面的探讨,严重忽视了对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机制、指标体系、评价过程、评价手段和方法、评价主体等的研究。在不多的相关研究成果中,赵光远强调构建和创新大学生廉洁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体系,要突出评价内容的系统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彰显廉洁教育评价的以人为本的导向,等等。赵光远提出,大学生廉洁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内容应包括:领导体制、机构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廉洁教学课时设置情况;廉洁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比例;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渗透廉洁教育情况;廉洁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廉洁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廉洁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廉洁教育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廉洁教育教学的总体效果,等等[13]。可以看出,赵光远只是提出了大学生廉洁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的内容,强调了评价机制体系要突出的内容,并没有深入地提出评价的过程、手段、主体、评价体系等,而且他提出的内容过于偏重对硬件和可视性条件的评价,忽视了对软的环境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可谓本末倒置。吴肇庆、李向成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对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体系有所涉及[23],仍然存在指标体系建立和赋权不明确问题,过于突出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他们忽视了对大学生廉洁信仰、信心、意志和长期廉洁行为的评价。

[1] 胡成功.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廉洁自律教育——从“二十六岁现象”谈起[J].思想·理论·教育,2002(03):32-34,37.

[2] 许国彬.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8):20-23.

[3] 夏云强,邹兰香.试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和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43-145.

[4] 夏云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56-57.

[5] 夏云强.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基本框架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6)85-87.

[6] 夏云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改革与战略, 2006(08):97-99.

[7] 夏云强.构建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管理机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67-69 .

[8] 夏云强.《大学》[J].德财观与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7(04):19-20.

[9] 邓纯余.国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其借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01):15-17.

[10] 邓纯余.社会化境遇中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论与实践检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119-121.

[11] 邓纯余.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同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17-19.

[12]邓纯余.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述评[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148-151.

[12]潘国廷.对大学生廉洁现状与校园腐败亚文化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7(1):36-37,38.

[13]赵光元.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与创新[J].教育与现代化,2010(03):52-56.

[14]张羽,高建军.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6):42-43.

[15]李红权,张春宇.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现状与对策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119-121.

[16]王建国,傅鸿颖;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方法调研报告前沿[J].2013(05):142-144.

[17]孟鸿,李玉华;大学生廉洁观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01):111- 116.

[18]刘碧强,巫俊,陈齐樑.当代大学生廉洁观调查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8-93.

[19]董伟武,程银,金娇.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49-154.

[20]林兴.大学生廉洁教育矛盾分析及原则探讨——基于广东省10所高校1466份问卷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6-79.

[21]刘洁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路径探究——基于佛科院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的调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203-204.

[22]吴丽波,李斌雄.武汉地区大学生廉洁意识和廉洁行为现状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41-44.

[23]吴肇庆,李向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4]曲吉山.风正好扬帆-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专题调研文集[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JIANG Guilian

(SchoolofNursing,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Integr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China’s anti-corruption work,and it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final victory of China’s anti-corruption struggle.The paper briefly sorts out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from such 3 aspects as the overall research progress,the relevant research and other research situation,and analyzes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in China.And then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key direction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in the future as well as the questions that need answering.

higher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integrity education;anti-corruption

2016-06-18

2014年郑州大学骨干教师研究项目

蒋桂莲(1974-),女,河南商丘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673-1751(2016)03-0154-05

G641

A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评价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