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努力推进湖北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2016-03-07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易兵任耀武

湖北农机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监理农机全省

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易兵 任耀武

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努力推进湖北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易兵 任耀武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回望“十二五”,在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下,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在砥砺中前行。展望“十三五”,全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振奋精神,把握机遇,主动作为,推进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1 群策群力,全省“十二五”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取得可喜成效

2015年,在全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扎实推进。全省发生各类农机事故569起,死亡12人,受伤65人,直接经济损失285.8万元。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全省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个。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成绩显著:

(1)全省农机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农机事故2 121起,死亡102人,伤396人,直接经济损失1 398万元。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以内,全省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农机死亡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按照要求及时报送事故报表,其中,荆州市、荆门市、黄冈市、咸宁市报送和分析农机安全事故及时、准确、完整,为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

(2)全省“三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核换发拖拉机号牌13.96万副,联合收割机号牌4.96万副,核发驾驶证17.80万本,累计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99.28万台。“三率”水平排名从最低时期全国第29名上升到最新一次通报的全国第22名。武汉市、宜昌市、孝感市、潜江市在规范监理业务、提高“三率”水平方面抓出了很好成效。

(3)全省“平安农机”创建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省积极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27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23个,示范乡(镇)310个,示范村2 048个,示范户33 641户。通过“平安农机”创建,全省农机事故隐患明显减少,农机安全监理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其中,宜昌市、荆门市、黄冈市、襄阳市创建工作扎实,创建措施有力,创建效果非常明显。

(4)全省农机监理装备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实现了市所、县站全覆盖。累计争取国家资金配备农机安全检测车和移动检测设备10台(套),争取省级资金配备农机安全检测车和移动检测设备110台(套),为53个县(市、区)装备事故查勘定损设备和办公设施等固定资产552台(套)。为全省60个农机监理机构配备考试装备和事故处理装备,2016年将实现考试装备和事故处理装备全覆盖。其中,潜江市、新洲区、英山县、石首市充分发挥装备作用,大力开展标准化考试、规范化检测,有效改善了农机安全执法服务手段、提升了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能力。

(5)全省涌现了大批优秀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者。“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者怀揣梦想,意气风发,励精图治,共同推动着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向前迈进,农机安全监理队伍中涌现了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楷模。市州农机安全监理所所长,在为本地农机安全监理事业殚精竭虑,奔走争取。市州副职领导干部,摆正位置,钻研业务,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推动本地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发展。市、州农机安全监理所干部职工,众志成城,爱岗敬业,谋事创业,不断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各项业务工作。县(市、区)农机安全监理站同志,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兢兢业业,钻研工作,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度,值得每一个农机人学习。全省基层一线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为全省农机监理和安全生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直面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当前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随着全省机构改革的深入和惠农力度的加大,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着新的形势,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把握新形势,认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是摆在同志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1)关于经费保障的问题。根据鄂财综发〔2015〕39号文件要求,从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暂停征收6项农机监理费。农机监理机构一定要严格执行文件要求,不得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政策红线,也是纪律底线,我们千万不能突破底线踩红线。对于暂停收费后影响到工作经费的问题,鄂财综发〔2015〕39号文件也明确给出了解决办法——“取消、停征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后,……影响市县的财政收入通过省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对市县部门(单位)必要的经费支出,由同级财政通过部门预算安排。”监理机构应该吃透文件精神,努力争取将农机监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这个争取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不用每年担心收的牌证费不够,不用为经费问题发愁了。目前,市州一级(包含整个市州监理系统),人员最多的是襄阳市169人,财政经费最多的是武汉市,647.92万元,人均财政经费最多的是鄂州市,人均15.66万元;县市区一级监理站,人员最多的是老河口市28人,红安县28人;争取到财政经费保障最多的是石首市,141.93万元;人均财政经费最多的是洪山区,人均18.2万元,其次是建始县17.4万元。目前自收自支额度最大的是天门市90万元,还有5个地方完全靠自收自支财政无拨款。2015年财政经费增加最多的是老河口市,增加80万元。财政鄂财综发[2015]39号文件是我们争取经费的“令箭”。我们不能拿着令箭当“鸡毛”,而应该以拿“鸡毛”当令箭的精神,充分利用财政鄂财综发[2015]39号文件,把争取经费保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

(2)关于深化改革的问题。改革势不可挡,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应该主动适应改革的要求。2011~2013年,受益于购机补贴政策,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业务飞速增长。2014年联合收割机业务停止收费后,全省监理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到2015年,受深化改革和暂停征收6项农机监理费等客观因素影响,全省监理业务显著下滑。但不管怎样,农机化工作和农机监理的重要性不可动摇。目前,湖北省有的地方将农机监理机构并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中,有的地方将农机监理行政审批权收归到统一的行政审批机构。不管怎么改,大家都应该摒弃“等、靠”的消极思想,找准定位,积极融入,据理力争,积极争取保留农机监理的职能和编制。应该积极做工作,争取从法律的角度、从政府职能的角度,保证农机安全监理至少纳入公益一类。未纳入公益一类的市县应该将已经纳入公益一类的地方作为例子,向当地政府编制部门做好争取工作。另外,全省绝大多数市、州都已经下放行政审批权。下放了的地方要做好工作衔接,切实履行市一级工作职责,组织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做好督导和指导工作,确保农机安全监理业务正常开展。

(3)关于法规和政策问题。第一,法规修改问题。针对反映强烈的执法权、交强险、培训考试等法律法规问题,农业部和农机化司正在组织人员进行法规和部门规章的修改调研工作。目前《农业机械登记规定》、《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完成意见征集,2个规定适当简化了培训考试,放宽了申领人年龄限制。随着法规的修改,执法权、交强险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体制机制也将进一步顺畅。在具体法规未出台前,各地应该严格遵守道交法,积极做好联合执法。2014年,省农业厅联合省公安厅、省安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机道路安全联合执法工作的通知》。从文件执行情况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监理机构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多与公安交警开展联合执法活动,通过“警监联勤”、“队站联勤”,解决上道路拖拉机管理难的问题;第二,农机互助保险问题。根据国家和湖北省相关要求,协会各级组织要做到与主管部门职能、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场所、人员、机构“五分开”。目前,协会根据《农业保险条例》和中国保监会《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点办法》规定,成立了区域性、专业性、公益性的农机互助保险联合社,并已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农机互助保险经营资质,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下一步将以相互保险组织资质进行市场化运作。根据《农业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农机保险属于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各地应该争取将农机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因地制宜开展农机保险保费补贴,依法开展农机互助保险、相互保险等,继续发挥农机互助保险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三,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问题。目前试点工作进行了一年,工作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中小机具补贴额度过低、补贴机具范围过窄、政策宣传及开展经费不足、回收单位参与积极性不高、报废和更新的捆绑加大工作难度。各地应该积极向上反馈意见。农机主管部门应该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调整湖北省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设置回收点。各地监理机构也应该做好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宣传,做好回收机具的监销工作。同时,应该注意从农机总量中核减报废机具的数量。

3 恪尽职守,努力开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新局面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应该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思路,依法履职,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1)提高认识,切实履行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随着近期安全事故频发,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安全事故的问责也越来越严厉。农机部门和农机监理机构应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农机监理工作是确保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真正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应该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经常研究部署,加强检查督导,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目标到岗、责任到人。应该坚持在抓源头、查隐患、补漏洞上下功夫,确保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统筹推进,全面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各项工作。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该统筹安排工作,协调推进各项业务。应该全面开展检验员、考试员、事故处理员等业务岗位培训,做好业务岗位人员培训、考试、换证工作,规范做好注册登记、驾驶人考证、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应该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作为终极目标,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体系、平安农机宣传教育体系、农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联合交警大力开展路检路查和隐患排查。应该大力宣传和充分利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切实将这一惠民政策宣传好,推广好,用好。应该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淘汰达到报废年限、存在安全隐患的机具。应该全面推进安全监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互相促进。

(3)主动作为,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各地农机监理机构应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努力构建“政府负责、农机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应该积极争取财政预算资金,保障工作经费。应该密切联系公安交警部门,完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掌握道路上农机安全事故情况。应该落实“警监联勤”、“队站联勤”制度,大力开展道路交通联合执法检查。应该加强与安监部门的协调配合,主动接受安监部门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监督指导,努力融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中去,让乡村安全监管员成为农机生产一线的安全协管员。

(4)开拓创新,推动农机安全监理事业更好发展。各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该把握机构改革机遇,拓宽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特别是并入综合执法部门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找准定位,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手段,改变工作方式,扩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影响力。各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该抓住“互联网+”的机遇,积极探索北斗导航系统在农机安全生产上的运用,加快农机监理装备信息化步伐。应该切实发挥配备的监理装备的作用,大力开展标准化考试、规范化检测、信息化服务,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应该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扶持农机互助保险发展,积极争取将这个创新性的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该继续保持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状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推进农机化和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快速向前发展。

2016-01-11)

猜你喜欢

监理农机全省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不一样的农机展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