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补阳还五汤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探析

2016-03-07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补阳汤加减偏瘫

王 利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口眼歪斜、眩晕、意识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等。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为了进一步探究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后遗症,且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在联合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龄为57~81岁,平均年龄为(69.15±4.32)岁,其脑卒中的病程为2~8个月,平均病程为(3.73±0.68)个月。在针刺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龄为58~82岁,平均年龄为(69.72±4.62)岁,其脑卒中的病程为3~8个月,平均病程为(4.33±0.7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我院对针刺组患者使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采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患者进行疗,选择其水沟穴、双内关穴以及双三阴交穴作为主穴,选择其尺泽穴、极泉穴、合谷穴以及委中穴作为辅穴,选用的毫针为华佗牌30号1.5~2寸毫针。在对患者进行针刺前,首先用浓度为75%的乙醇对其主穴和辅穴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若患者对乙醇过敏,则可用碘伏对其皮肤进行消毒。使用平补平泻法对患者进行针刺,每个穴位要捻针30秒钟,并留针30分钟,每天为患者治疗2次,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6h,连续为患者治疗2~3周。

1.2.2 我院对联合组患者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与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该组患者使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的方法与针刺组患者相同。补阳还五汤加减的药物组成及制用法为:赤芍、当归、地龙各12g,红花、川芎各10g,桃仁9g,黄芪60g。对于语言不利的患者,应在其药方中加入远志、菖蒲各12g;对于痰盛的患者,应在其药方中加入12g天竺黄与15g制半夏;对于偏瘫久治不愈的患者,应在其药方中加入适量的水蛭;对于口歪眼斜的患者,应在其药方中加入9g全蝎、10g僵蚕以及10g白附子;对于下肢肿胀的患者,应在其药方中加入牛膝、杜仲各15g。用清水对以上药物进行煎煮,叮嘱患者每天服用1剂,连续治疗2~3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我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基本治愈:患者经治疗后可以独立行走,其上肢可以高举握物,其生活可以自理。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可以独立行走,其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上下肢的功能有所改善,可在别人的搀扶下行走。无效: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的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 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联合组中治疗结果为基本治愈的患者有11例,为显效的患者有17例,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1%。针刺组中治疗结果为基本治愈的患者有4例,为显效的患者有6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6例,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79%。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该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该病具有病情危重以及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多数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目前,西医尚无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特效药物[3]。近年来,我院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针刺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增加其脑部血液的灌注量,从而达到治疗其脑卒中偏瘫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用补阳还五汤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扩张其脑血管,降低其脑损伤,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

[1] 王在凤.中医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5,20:119-121.

[2] 侯丽,郭海英.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03:283-285.

[3] 曾庆云.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补阳汤加减偏瘫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World Integrated Medicine Master SHI Xuemin (石学敏)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