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囊胚培养与囊胚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16-03-07张雪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卵裂体外受精囊胚

张雪瑞

囊胚培养与囊胚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张雪瑞

目的探究囊胚培养与囊胚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326例进行囊胚培养与囊胚移植,比较卵裂期胚胎质量对囊胚形成率的影响关系,同时选取该期间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267例进行卵裂期胚胎移植,比较囊胚移植组和卵裂期移植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结果研究中的326例患者共1258个胚胎进行了囊胚培养,共获取了535个囊胚,囊胚形成率为40.22%,Ⅰ~Ⅱ级胚胎组与Ⅲ~Ⅳ级胚胎组的囊胚形成率和第5天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移植组和卵裂期移植组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囊胚移植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并且有效避免多胎妊娠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尽自身最大限度对胚胎进行利用。

囊胚培养;囊胚移植;临床应用效果

就目前而言,囊胚培养和囊胚移植逐渐成为助孕技术中的主要探究课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取相应的发展,逐渐应用到临床中,此方法能够提升胚胎着床率以及临床妊娠率[1]。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其中326例进行囊胚培养与移植,267例进行卵裂期移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326例进行囊胚培养与移植,267例进行卵裂期移植,年龄最大34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29.3±1.8)岁。

1.2方法 选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促性腺素对患者进行超促排卵,当患者卵泡直径>20 mm或平均直径达18 mm时,需要对其注射10000 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注射36 h后对患者进行阴道取卵。取出的卵子放置在37℃,体积分数在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在4~6 h后对其进行体外受精技术(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受精后将其放入卵裂液中培养。在第3天时对胚胎分裂状况进行观察并根据第3天的胚胎形态学评级标准对胚胎进行评级。随后将胚胎更换到囊胚培养液中,放置在培养箱中继续进行培养,在第5天时观察第3天时为Ⅰ~Ⅱ级胚胎的囊胚形成情况及第3天时为Ⅲ~Ⅳ级胚胎的囊胚形成情况。并在第6天以及第7天继续对囊胚形成状况进行观察。

对于卵裂期移植的患者移植时间为第3天,选取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其优质胚胎的选取范围包括: 第3天卵裂球数量≥6个,第3天胚胎评级达到二级以上。对于囊胚期移植的患者,移植时间为第5~7天,选取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根据Gardner囊胚评分标准对形成的囊胚进行评分,评分为4AA、4AB、4BA、4BB的囊胚视为优质囊胚。对于第1次进入试管周期的患者移植1枚囊胚或者2枚卵裂期胚胎,对于2次以上周期的患者移植2枚囊胚或者3枚卵裂期胚胎。

胚胎移植15 d后,检测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判断有无妊娠;待胚胎移植25 d后,行B超检查后并判定宫内妊娠,进行安胎,直到妊娠周期达到13周为止。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卵裂期胚胎质量和囊胚形成情况分析 Ⅰ~Ⅱ级胚胎组与Ⅲ~Ⅳ级胚胎组的囊胚形成率和第5天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卵裂期胚胎质量和囊胚形成情况分析(n,%)

2.2囊胚移植组和卵裂期移植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情况分析 囊胚移植组有55例因无优质囊胚形成未计入移植周期,卵裂期移植组有5例因胚胎停育,取消移植。两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囊胚移植组和卵裂期移植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情况分析(n,%)

3 讨论

目前,影响囊胚的形成以及质量存在多种因素,而主要影响因素则为培养基以及相关环境[2]。因此囊胚培养通常情况下选择第三日序贯培养手段,也就是第3天对胚胎更换囊胚培养液后继续进行培养,从而对其营养状况进行改善,进而提升囊胚的形成率。

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实,胚胎自身质量的好坏对囊胚形成率以及着床率等存在一定的影响[3]。伴随胚胎碎片的不断增多,囊胚的形成率有所下降,因此囊胚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碎片会对细胞间的连接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细胞的融合会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从而阻碍囊胚的形成。本研究比较了第3天时Ⅰ~Ⅱ级的胚胎与Ⅲ~Ⅳ级的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和两组的第5天囊胚形成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实了碎片对细胞间连接活动的影响。卵裂期胚胎通常采用形态学评分法,但是此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4]。胚胎早期发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然而伴随发育进程的不断加大,会产生相应的生理特征,而所产生的生理特征均和胚胎发育潜能存在一定的关系[5]。

自然生理中,早期胚胎发育在输卵管中,在靠近囊胚期的过程中才会进入到子宫腔里,所以囊胚移植减少了胚胎移植后和着床之间所产生的距离,同时大大降低了子宫收缩程度以及胚胎排出体外的现象。而大量研究发现,囊胚移植能够提升临床妊娠率,并且降低多胎妊娠的风险。本研究中,囊胚移植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明显高于卵裂期移植的患者,充分佐证了这一论点。

综上所述,囊胚移植更加遵循自然生理现象的相关规则,可以有效降低胚胎移植的数量以及多胎妊娠率,还能够避免异位妊娠的产生。

[1]唐永梅,韦立红,韦继红,等.选择性囊胚培养和移植的临床应用和效果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4(18):2958-2960.

[2]敖磊,马艳萍,高梦莹,等.囊胚培养患者选择标准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2):143-146.

[3]偶健,王玮,马燕琳,等.囊胚培养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5,32(3):312-317.

[4]刘艳丽,杨晓娜,许小燕,等.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囊胚培养及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264-267.

[5]顾亦凡,陆长富,龚斐,等.人类发育欠佳胚胎在卵裂期及囊胚期移植后的临床结局比较.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7): 67-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63

2015-11-18]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卵裂体外受精囊胚
TLI筛选猪胚胎初次卵裂时间以预测早期胚胎发育
绵羊体外胚胎高效利用的研究
基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节点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应用
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形成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IVF-ET周期中2、4细胞卵裂球多核细胞发育情况及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观察
冻融囊胚的发育天数和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再治疗观察
移植早期卵裂胚胎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后分娩情况随访的准确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