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地区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6-03-04王慧然

理论观察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发展策略高职

王慧然

[摘 要]首都北京是国内民航运输的最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着巨大的客货运输流量。近年来,民航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在民航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校企合作存在瓶颈、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以及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政府进行政策倾斜,开展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模式,校企共建航空实训基地以及建设优秀的教师师资团队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建设;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2 — 0157 — 02

一、首都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1.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发展背景

民航业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据航空运输协会预测,中国将成为民航业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国家,未来20年间,中国将需要2400架新飞机,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将民航相关专业列为未来十年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之一。民航业的空前发展,为行业人才带来了多样化的职业机遇。民航业紧缺岗位多达数十种,对各类服务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都有需求,如空乘、安检、机务等岗位一直需求旺盛。随着机场的扩建和民营航空公司的加入,航空市场对航空地面服务人才及航空商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呈现飞速增长趋势,民航商务专业因此应运而生。

目前,大多数民航企业的人才招聘更青睐于高职毕业生。首先,与中职生相比,高职毕业生在服务意识、英语能力、综合素质及心理成熟度上更有优势,晋升机会及成长速度也更快;其次,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相比,高职毕业生稳定性强,更适合民航服务业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民航服务人才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2.首都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民航相关专业相对较少,民航总局已经意识到行业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在“十一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欢迎各种力量参与兴办与民航相关的教育事业,鼓励各类高校开设民航类专业。截止2014年,全国有十几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民航商务专业,如北京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虽然各高职院校民航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略有差异,但主要以培养航空电子商务、航空商务管理及航空地面服务人才为培养目标,就业领域多为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地勤服务岗位或在航空旅游及民航关联企业里从事电子商务及商务管理工作岗位等。据统计,2014年全国民航商务等相关专业高职在校生仅有1.8万人,到2020年,民航商务人才市场的需求缺口将达4万至5万人,依然不能满足航空市场对民航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民航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虽然旺盛,除民航局直属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外,部分开办民航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就业率有所降低,招生人数近年来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在首都经济发展和民航业市场需求的大背景下,北京城市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毗邻首都空港的有利地理位置和高速发展的临空经济着力打造民航商务特色专业,于2012年开设了民航商务专业并在当年招生,至今已毕业学生200多人,就业良好。在学生培养中,本文作者对民航商务专业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目前客观上存在着一些困难影响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影响民航商务专业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

1.校企合作存在诸多瓶颈

目前,大多数航空公司和机场进行人才对接多以民航局直属高等院校为主,这样必然对普通高职院校形成一定竞争压力。除外,民航企业相对门槛较高,大部分都是国企,若没有政府的推动和引导,高职院校和知名民航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存在较大困难。即使与民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也只是停留在合作表面,合作进展也由民航企业所牵制,学校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实现校企共赢。

2.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

航空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高的教学实践条件作支撑,完备的实训室条件是保证学生进行职业角色零距离转换的必要手段。由于经费有限,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资金导致实训设备不完善,同时由于民航实训耗材存在行业特殊性,供应商提供的耗材与实际民航企业规定不太相符,给实训环节带来较大困难。除外,民航商务专业教学离不开校外航空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校企合作存在困难,校外航空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落后,这样很难让学生走出教室充分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3.民航资格证书费用高,存在行业垄断

由于民航系统存在一定垄断性,目前只有民航局直属高等院校具有颁发民航技能证书的资格,如五级安检员证书和民航客运员上岗证书等。除外,学生若想取得民航岗位资格证书需到指定民航培训机构如中国航协或中国航信进行培训学习,培训费用较高,基本都在千元以上,导致部分在校生不能承受。当然学校也可以申请培训点,但对于缺少民航背景的高职院校来说,申请考试培训点几乎不可能。

4.民航师资队伍薄弱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要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至少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民航“双师”素质教师严重缺乏,在好多开办民航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很少有专业教师具备民航企业一线工作经验。据统计,在整个民航专业教师比例中,具备“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却不超过30%,更甚的情况是有些民航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民航商务类专业的教学工作。

5.民航教材建设及教学内容都相对滞后

目前,民航类教材建设整体滞后,不仅教材种类少,可选择性也差。由于好多民航教材属于高等本科院校适用教材,不适于高职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甚至个别民航课程在市场上仍然找不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上课带来极大不便。除外,高职院校部分民航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滞后于民航生产实际的,如民航机场及航空公司的一些专业实操技能每年都会有更新,如民航计算机订座系统和离港系统业务操作指令。由于教材不及时更新,教师又脱离民航实际生产,导致学生掌握的业务操作技能未能与民航实际岗位匹配。

三、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建设的发展策略

1.打造民航特色品牌,开展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模式

(1)打造民航商务专业特色品牌

对于开设民航商务专业的普通高职院校来说,要想与航空公司、机场实现人才对接和校企长期合作,必须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业务操作技能和较高的民航服务水平,打造民航名牌特色专业,提高学校专业知名度,从而增加高职院校与民航企业进行商谈合作的筹码。

(2)开展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应积极与民航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建民航专业,共同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航空高技能人才,为民航企业输送合格民航人才,提升民航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进一步为地方社会经济作服务;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民航企业的主体作用,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发挥企业优势,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校本教材开发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两方共赢。最后,建立高职院校与民航企业合作的制约机制,实现权力和义务的相互制约以及利益冲突规则,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如可以成立校企合作监督委员会,保障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2.产教融合,校企共建航空实训基地

鉴于民航行业领域的实训设备稀缺且昂贵,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有限难以购买所有设备,因此只能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寻求民航企业对实训设备及基地建设的帮助和支持,共同以技术、师资、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投入,实现校企共建模式。除外,航空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可以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手合作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航空实训基地,以立足航空产业推动首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政府进行政策倾斜,破除民航教育垄断

目前,民航局直属高等院校具有绝对办学优势,对于开设民航商务专业的普通高职院校来说,竞争压力很大,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民航局直属的一所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民航飞行、机务维修、空管签派、交通运输、航空服务等民航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其在办学条件、政策支持、资金力度和技能鉴定方面都受到民航局及国家的大力支持。相反,普通高职院校则存在政策约束、资金限制及资格考证等多重困难。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要求从国务院到教育部到地方教育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因此建议政府在政策、规划和资金方面给予开设民航专业的高职院校一定倾斜,逐步减弱和破除民航教育垄断,加大政府部门的协调力度,推动和引导校企合作项目的发展。

4.建设优秀的民航师资教师团队

(1)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

第一,高职院校可以采用民航企业挂职、参加中国航协协会及派出参加国内外民航类学术研讨和高端会议等方式,拓宽校内专业带头人的的宏观视野和全局战略,及时了解和学习民航行业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第二,与中航协、中航信进行合作,使专业带头人能够参与到民航运输培训和岗位技能鉴定考试业务当中,为教师和学生参加民航岗位资格职业技能考证提供基础条件;第三,积极鼓励参加国内外重大民航科研课题,培养教师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专业带头人在民航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2)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积极培养校内中青年骨干教师,每学期可派出2位“骨干”教师去民航企业锻炼和实践,提高教师民航实际工作业务操作技能,并鼓励教师考取民航客货销售代理人和教员培训职业资格证等。

(3)培养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可聘用民航企业有实践经验和高级技术资格职称的专家,以及具有多年民航一线工作经验积累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增加兼职教师数量,并使兼职教师更多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如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顶岗实习指导、民航实训技能竞赛等,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

5.与民航企业及行业进行对接,鼓励自编教材

由于民航商务专业属于新兴专业,起步较晚,具有专业区域性和灵活性特点,目前只有少数民航专业教材为全国统编,教学可行性不大,而且统编教材所需时间也较长,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建议高职院校鼓励教师进行自编教材。教材编写要从高职民航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与民航企业或行业组织进行紧密对接,挑选具有丰富企业锻炼经验、文字底蕴深厚和较高业务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教材开发,同时聘请企业专家进行共同编写以及审稿,使编写的教材符合民航企业工作流程及岗位技能要求,突出教材的实用及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杨超,霍连才.高职民航商务专业“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构建〔J〕.科教文汇,2014,(08):124-126.

〔2〕黄锦祝.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02):164-165.

〔3〕杨超,张华,李海峰.基于校协合作的民航商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战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04):144.

〔4〕熊越强,王化.对桂林航专航空服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203-205.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发展策略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