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哲学唯心主义

2016-03-04赵纪河

理论月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唯心主义科学评价唯物主义

□赵纪河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哲学唯心主义

□赵纪河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摘要]唯心主义作为哲学的一个基本派别,从人类社会诞生时起就和唯物主义“相伴而生”。唯心主义本质上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历史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学说和具体形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此外,在阶级社会,还有其阶级根源。从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唯心主义本质上是非科学的,甚至是反动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将唯心主义当做死狗一样完全抛弃,应该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哲学唯心主义,充分利用其合理因素和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揭示哲学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

[关键词]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基本派别;科学评价

[DOI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16.03.006

唯心主义作为哲学的一个基本派别,从人类社会诞生时起就和唯物主义“相伴而生”。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形态。唯心主义本质上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历史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学说和具体形式。这些唯心主义的不同学说和形式都是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而不得不采用的那种表现方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此外,在阶级社会,还有其阶级根源。从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唯心主义本质上是非科学的,甚至是反动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将唯心主义当做死狗一样完全抛弃,应该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哲学唯心主义,充分利用其合理因素和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对哲学唯心主义的“扬弃”。

1 正确揭示哲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基本形态

从人类社会早期开始,人们就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因此,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哲学家们根据各自对这个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为两大阵营,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坚持思维、精神是第一性的,是存在和物质的本原,进而最终承认某种创世说。由此可见,哲学唯心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把物质和自然界看成是意识和精神的产物,否认其客观性和先在性。例如在黑格尔那里,自然界只是绝对观念的“外化”,由绝对观念下降而生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者更是表现为非历史的观点,他们把人们的各种动机,尤其是伟大人物的意志作为社会发展的泉源,进而否认人类社会是在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支配下的“自然历史过程”。在唯心主义者眼里,“历史至多不过是一部供哲学家使用的例证和图解的汇集罢了”。[2]唯心主义者总是以各种先入为主的怪想,而不是按照它本身在人面前所呈现出来的那样来理解现实世界,理解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他们总是从幻想的联系而不是从事实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实。

坚持思维决定存在、精神决定物质是一切哲学唯心主义的党性原则。但是,根据对思维和精神的不同理解,哲学唯心主义被划分为两个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凡是主张人的思维和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例如:我思故我在、心外无物,等等。客观唯心主义者则主张在人之外有一种神秘的精神或意志决定着外部世界的产生、存在和运动变化。例如: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中国“二程”的“理”等等。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学说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种基本形态。

要想全面准确地揭示哲学唯心主义的实质,正确区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必须搞清楚二者形成的条件,即二者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在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意义上使用的。除此之外,这两个用语没有任何别的意思,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如果在哲学基本问题以外,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混乱。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批评施达克在找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时找错了地方。施达克指责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原因是费尔巴哈“相信人类进步”。恩格斯从三个方面批判了施达克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错误:第一,不能把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叫做唯心主义。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先验的唯心主义”,绝不是因为康德讲了道德理想。施达克的这种错误观念来自于一种迷信,即认为哲学唯心主义的中心就是对道德理想的信仰。第二,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感觉、动机、思想等等“理想的意图”。如果人们因为追求“理想的意图”而就是唯心主义者,那么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人都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了。第三,认为人类总体上是不断进步的这种观念,是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毫不相干,并不能把二者区别开来。施达克把这一切都说成是唯心主义,这充分表明他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而造成了多么大的混乱。正是由于这些混乱造成了施达克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庸人偏见作了不可饶恕的让步。关于庸人的偏见,典型的就是把低俗的欲望和崇高的美德作为区别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恩格斯深刻批判了这种对哲学原则的错误理解。他指出:“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对‘美好世界’的信仰。”[3]

2 全面分析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哲学唯心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分析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时,指出:“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4]这样就科学地揭示了哲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它同样来源于人类历史过程本身,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2.1正确区分哲学上的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论路线

要正确分析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首先要弄清楚哲学上的认识论路线问题。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哲学上区分为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论的基本路线:第一条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即唯物主义的路线;第二条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即唯心主义的路线。沿着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路线,必然得出物是感觉的复合,整个世界不过是人的表象而已,等等,诸如此类的结论。这样,在分析认识论的根源时,必然局限于感觉、动机和精神本身,而不可能从客观的外部世界去寻找,把感觉当做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沿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我论,从而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于是,坚持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的人不是把感觉看做客观实在的正确反映,而是用成套臆造的字眼来推演出客观这一概念,因而直接和自然科学发生矛盾。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也不愿意把客观真理和关于鬼神的教义分开,这就为信仰主义大开方便之门。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是否接受物质概念这一问题,是关于我们认识的泉源问题。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显然是拒绝列宁的这一物质概念的。

2.2从认识的发生机制来分析哲学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的机能,其内容来自外部客观世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从总体上说,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不断趋近的过程,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6]唯心主义只是把人的认识过程碎片化、独立化,直至将其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话了的东西。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段、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7]恩格斯在《终结》中指出:“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级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8]哲学认识的领域,以及任何其他的认识领域,和实践行动的领域、社会历史领域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派别,例如自然科学中现代的“认识论者”、折中主义者等等,都把认识看做一串圆圈。为了满足哲学体系的要求,黑格尔尽管如此强调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的或历史的过程本身,他还是不得不借助于绝对观念给这个过程一个终点,进而在某个地方结束自己的体系。在《逻辑学》中,黑格尔把绝对观念既作为起点,又作为终点。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中和历史中,再回到自身。“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是矛盾的;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在哲学的认识上是这样,在历史的实践上也是这样”。[9]按照这种封闭圆圈式的认识道路,我们达到了所谓绝对真理,世界历史就完结了。但是,在事实上,世界历史是一定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这便出现了不可解决的矛盾。面对这一不可解决的矛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沿着这种封闭圆圈无法达到的“绝对真理”抛到一边,而沿着辩证思维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

2.3正确分析哲学唯心主义的阶级根源

唯心主义除了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外,在阶级社会里,还有其必然的阶级根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除了原始社会外,到目前为止,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正如一句格言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阶级利益是一切阶级成员采取任何行动的直接动机。敌对阶级之间由于根本利益的对立,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便不可避免,包括哲学和宗教等在内的意识形态也成为阶级斗争的必要手段之一。

唯心主义作为颠倒的世界观把思维、精神看做世界的本源,否认物质和存在的第一性,进而在历史观上必然是错误的,把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看做人类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往往把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神圣化、固化,否认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否认广大劳动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列宁强调说,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就会把唯心主义颠倒的世界观和错误的认识论巩固起来。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往往是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相违背的,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相对立的。因此,他们需要利用哲学唯心主义中最根本的错误——颠倒了的世界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来歪曲历史,麻痹和欺骗劳动人民,达到巩固其政治统治和维护其经济利益的目的。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形态取决于各个时期的各种历史条件,尤其是生产力水平、劳动方式与分工,以及阶级关系等等。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的发展与生产力(科技)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唯心主义的演变则与生产力(科技)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但是,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存在和演变又受到认识自身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直接影响。唯物主义必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及人们对认识规律的通晓而最终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此之前,在私有制、阶级、国家消失之前,唯心主义及其各种变种是不会完全消失的。

3 充分认识哲学唯心主义的合理因素和积极作用

哲学唯心主义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真实强大的、客观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花,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其中包含着一定合理的因素,对于人的认识的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发挥积极的作用。古今中外,许多唯心主义者用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从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休谟的“怀疑论”、康德的“现象与自在之物关系论”,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从中国老子的“道”、“二程”的“理”,到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等等。这些思想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世界本源、历史发展、人类命运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有益探索与终极思考。

例如康德就提出过太阳和一切行星由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过程。这为后来自然科学的许多新发现所证实。恩格斯高度评价康德的星云假说是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曾经把对象规定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认为在人的对象世界中贯注着主体的性质和作用,并且明确提出“人是目的”的命题,充分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是最高价值。费希特把主体理解为属于自我意识的本质,提出“自我”不仅能够建立本身,而且能够为自己创造必要的对象——“非我”。黑格尔直接把人等同于自我意识,认为作为物的对象只是人所设定的,即自我意识的外化。马克思认为这些思想是把“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黑格尔认为“对象”是一种否定的东西、自我扬弃的东西,是一种虚无。以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来理解,这一思想是正确而深刻的。他表明,对象具有可以改造的性质,而不是固定不变的。黑格尔认为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在人身上拥有被人们称为理性的东西。他把这种理性称为人类身上最神圣的东西。笛卡尔明确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主张用人的眼光去观察和评价一切事物,把人看做认识各种问题的主体,而不是去寻求上帝。他还进一步提出“人有高于动物的思维能力”的命题,并且把思维和理智规定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唯一可靠的标志。康德认为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以“我在认识”为前提。黑格尔则直接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这些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合理内核,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改造和吸收了。

在中国哲学里,是从重视“人”开始的。《老子》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易经》中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在儒家的仁学体系中,把个人限定在血缘群体内。道家认为,要想体认道,必须从主体自身出发建立起主体与自然、主体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儒家讲有为,但不逾矩;道家讲无为,但是为了无不为。中国佛家的禅学则把人的直觉思维发展为顿悟的认识方法。总之,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传统中有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内容。

在人类历史的很长时期,这些有益探索与终极思考往往成为历史转折的理论先导。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和十九世纪的德国革命,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中一次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往往以唯心主义的某种形式作为理论先导。从哲学史上看,唯物主义并不总是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而更多的是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则通常和辩证法走得“更近”。唯心主义在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马克思逝世后,德国的古典哲学在欧洲各国有了某种形式的复活,恩格斯感觉有必要把马克思和他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他们怎样从黑格尔哲学出发又怎样同它脱离,作一个系统的说明。恩格斯在《终结》中充分肯定了黑格尔本人及其哲学思想的历史功绩。认为黑格尔的体系包括了从前任何体系所不可能比拟的广大领域,而且阐发了直到现在还会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法哲学等等,所有这些领域,黑格尔都力求找出贯彻其中的发展线索。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富于创造性的人物,他在自己的各种领域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恩格斯评价黑格尔的最大功绩在于他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认为这一辩证法是指引我们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从而达到真正地切实认识世界的道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在哲学基本问题意义上具有对立性,在其他更广泛的领域二者作为人类智慧大树上的“两朵花”,唯心主义本身包含着一定的合理成分。这些合理成分可以被唯物主义加以吸收和利用。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半截子”唯物主义等等,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深刻社会历史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条件的和可以变动的,任何一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都将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正如列宁在《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中所说:“我们始终是辩证论者,我们同诡辩论作斗争的办法,不是根本否认任何转化的可能性,而是在某一事物的环境和发展中对它进行具体分析。”[10]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种二分法,更不能把唯心主义等同于错误、落后和反动,而粗暴地加以否定和排斥。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说:“我们必须明白:哲学系统的分歧和多样性,不仅对哲学本身或哲学的可能性没有妨碍,而且对于哲学这门科学的存在,在过去和现在都是绝对必要的,并且是本质的……这种哲学系统的分歧,绝不意味着真理与错误是抽象地对立着的。”[11]

唯物主义在过去的不同阶段上由于历史条件不具备或者不充分而暴露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必然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就具有反辩证法的特点,可以通过吸收唯心主义的积极因素来加以克服。马克思就是通过吸收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而克服了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缺点。马克思进一步把这一思想贯彻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4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揭示哲学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

哲学唯心主义虽然为人类思想史书写下了有益的内容,具有某种积极性,比如提倡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发挥人的能动性等等。甚至为唯物主义克服自身缺陷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哲学唯心主义的这些积极作用,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并加以利用。同时,作为辩证论者,我们并不否认唯物主义历史上也存在不同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不能否认哲学唯心主义本质上是颠倒的世界观和错误的认识论。

4.1哲学唯心主义不能正确地解释世界

哲学唯心主义坚持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物质第二性。因此,在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时,哲学唯心主义者总是从精神、原则等这类主观的东西出发,而不是从外在客观世界出发。像休谟这类“怀疑论者”干脆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放弃解释世界的任务。黑格尔一类的唯心主义者坚持可知论,并努力从过程的角度来全面地解释外部世界。但是,外部世界在他们那里不过是精神、意志的产物或者某种存在形式。例如黑格尔把自然界看做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这样必然导致他们把对精神、意志、观念的解释当做对外部世界本身的解释,从而忽略了对外部世界的解释。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删去了这样一段话:“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自身的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几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而不管这种表现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12]只要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人出发,描绘出这个能动的人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在思辨终止的地方,面对现实生活,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生活过程真正开始的地方。

4.2哲学唯心主义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哲学不仅要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哲学唯心主义由于不能正确地解释世界,所以不能成为人们有效改造世界的强大工具。正如列宁所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而把教授的经院哲学的无数臆说一脚踢开”。[13]同时,“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4]

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只是把人的各种动机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不是进一步去探寻隐藏这些动机背后的根本动因,因而不能在发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把人类社会看做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知道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而且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质利益。所以,在它们那里,生产和一切经济关系只是被当做“文化史”的一部分内容简单提及一下而已。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哲学唯心主义坚持“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找不到真正的历史主体。

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以及其他历史条件的不充分,唯物主义某些具体形态的缺陷都随时会被哲学唯心主义所利用,进而导致唯心主义的再次“复活”(尽管唯心主义自产生以来从未绝迹)。自然科学的许多新发现,甚至造成了物质“消失”的假象,使得唯物主义的某种具体形态因为自身的缺陷而难以自圆其说,而授人以柄地被哲学唯心主义“驳倒了”。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总体上是证实了而不是证伪了唯物主义,是证伪了而不是证实了唯心主义。这里必须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它们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

4.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解释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并把这一原则贯彻到人类社会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是现实无产阶级解放,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当然,实践这个标准是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1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应该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这样一来,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16]

哲学唯心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因而不能科学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不能有效指导人们成功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在人类历史上,唯心主义往往成为反动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被用来欺骗广大劳动人民,阻碍历史进步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

这种颠倒的世界观和错误的认识论,使哲学唯心主义最终成为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无实花。无产阶级把哲学当做自己思想武器,但无产阶级决不能选择唯心主义作为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武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7]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包括解放自身在内的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要胜利完成这一伟大事业首先需要拥有“批判的武器”。无产阶级的这一“批判的武器”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能是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因为唯心主义的非科学性决定了它不能成为有效的“批判的武器”,更不可能转化为无产阶级强大的“武器的批判”,即无产阶级的现实的革命运动。而要彻底摧毁旧世界,砸断禁锢在无产阶级身上的锁链等“物质力量”,是必须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一“物质力量”不可的。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总是采取各种手段把哲学唯心主义中的反动思想“灌输”给广大劳动群众。掌握了这种理论的群众,只会成为维护旧制度的力量。如果反动统治阶级把唯心主义中根本错误的思想在广大劳动群众中间传播开来,就会造成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事业严重的损失,甚至把无产阶级政党变成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者。何况各种唯心主义的理论不可能真正掌握群众,因为它们从根本上说,不具有科学性,即彻底性,不可能真正说服群众。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彻底的理论,因为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即人的根本,揭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历史必然趋势和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2][3][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7,283,286,269-270,271.

[4][5][6][7][10][13][1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3,89,560,560,693,103,104.

[11]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47.

[12][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500.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责任编辑刘宏兰

作者简介:赵纪河(1978—),男,河南新乡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生。

[中图分类号]B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6)03-0032-06

猜你喜欢

唯心主义科学评价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早期斯拉夫派宗教哲学家对德国唯心主义的阐释与批判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初探
论文层面指标ALMs)计量理论发展及实践探索
“星座”的哲学探究
寓教于乐,打造快乐而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践行研究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与唯物史观的理论空间(一)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